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希特勒用13年從流浪漢變身帝國元首,幕後支持他的老闆有多厲害

我們都知道希特勒挑起了二戰, 是重大戰犯。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他在年輕時曾是一個街頭賣畫行乞的人, 被雇傭給客人拉行李的流浪漢。 而他, 僅僅用了13年, 從一個被踩在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一步步攀上了人生之巔。

希特勒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做到了這一切呢?這與希特勒的個人才能和當時整體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希特勒有著極強的演講天賦, 他激昂的情緒帶動著民眾的情緒。 他利用戰後社會的不穩定和民眾對一戰失敗的憤慨與不甘, 使大家產生共鳴。

當然希特勒成功的原因並不局限於這兩點,

成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德國壟斷企業資本家們的大力支持。 當時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勢如破竹, 資本大佬們急於尋覓一個能為他們謀取巨大利益的人。 他們在納粹黨中尋找有潛力的人, 這人便是希特勒。 他與企業簽訂盟約, 只要自己掌權, 一定給他們巨大的回饋。 而在希特勒掌權後, 確實也做到了這一點, 他給予很多公司大規模的戰爭訂單和政策支援。 比如我們現在常見的“香車”品牌寶馬、賓士, 當然也少不了國家工業方面的法本化工, 克虜伯等。

法本化工, 它支援希特勒選舉並提供了巨額經費。 希特勒上臺後便與它合作, 德軍每打敗一個國家, 它就迅速接手該國的化工企業,

佔有豐富的化工資源, 成為各國的心腹大患。 德軍作戰中絕大部分物資, 如炸藥, 硫酸, 都由它提供, 它也憑藉戰爭大發橫財, 收益在一年內暴漲20多倍, 成為富可敵國的超大企業。 不光是法本化工, 其他企業也從戰爭中獲益良多。 如:克虜伯, 這個企業在一戰中遭到了沉重打擊, 導致其對西方列強極其痛恨, 轉而倒戈向希特勒。 在二戰中, 著名的裝甲部隊和新式坦克都由它發明出來, 給德國納粹提供了巨大的支援。 不得不說, 真正的大boss不是站在台前的希特勒, 而是隱藏在他身後的這些寡頭企業。

在二戰中, 眾多企業都對侵略戰爭有過或多或少的支持, 從而獲得了企業的飛速發展和和平年代無法想像的巨大收益。

二戰結束後, 這些企業紛紛被盟軍接管, 它們的新興技術也被接手的國家所吸納, 在技術上形成了新突破。 但是他們的持有者——那些在背後協助希特勒的劊子手與殺人犯卻依舊“逍遙法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