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出手!銀監會擬發資訊披露,P2P合規成本或再次上升

在起初的野蠻生長時期, 因為門檻低、無監管等“優勢”, P2P一度被視為“淘金聖地”, 只需萬元買一套交易系統、租個辦公室, 繼而打著P2P旗號就能上線的交易。 正是因為如此, P2P在行業初期風險不斷攀升, 頻繁暴出種種亂象。 而隨著監管不斷完善趨嚴, P2P行業逐漸得到規範, 市場亂象也不斷減少, 與此同時P2P平臺的合規成本也隨之提高, 其資本實力面對著越發嚴格的考驗。

2016年8月24日, 銀監會、工信部等四部委下發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P2P監管整改正式拉開序幕。 從ICP備案到借款限額, 從債權轉讓到銀行存管, 每個合規要求都影響著P2P平臺的資金收入與成本輸出,

為了完成這些合規要求P2P平臺至少要花費數百萬元至千萬元不等。 其中銀行存管無疑是支出最多的一項, 辦理銀行存管的費用因平臺規模、存管銀行而異, 普遍在百萬元起步,

加上一些輔助費用, 每個平臺為銀行存管所支出的資金至少有200~300萬元。 只是這一項就足以讓那些規模不大、實力較弱的平臺被迫選擇退出。

資料顯示, 自《暫行辦法》發佈以來, 已經有882家平臺退出P2P行業, 惡性退出的問題平臺225家, 其中貸款餘額超過千萬元的有47家;良性退出的停業和轉型平臺657家。

停業、轉型平臺的占比分別由原來的43.12%、0.78%上升至70.41%、4.08%, 這也表明在《暫行辦法》後, 行業內跑路、提現困難等問題平臺的數量大幅下降。 據統計, 在監管整改的大潮下, 各級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累積發佈有關P2P的各項監管政策超50份, P2P市場得到了強力、有效的淨化。 而監管層面仍未滿足於現狀, 據悉, 包括《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資訊披露指引》、《網路小額貸款管理指導意見》等監管檔將在年內逐一落地, 而《信披指引》最快在本月內就會下發。

互金行業若要實現規範發展, 完善的資訊披露制度不可或缺。 目前, 資訊披露在行政監管層面是個空白, 而如果銀監會出臺《信披指引》, 不但能偶填補該空白, 還能夠進一步規範仍存風險的P2P市場。 對於投資者而言, 完善的資訊披露可以有效避免投資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 充分識別投資項目風險, 做到萬無一失。 而對於P2P平臺來說, 雖然資訊披露是平臺自身規範的提現, 良好的資訊披露還可以贏得投資者的信賴,

但是如果資訊披露變為監管的硬性指標, 也就意味著P2P平臺的合規成本將再次上漲。

在如此巨大的合規壓力面前, 已經經歷過整改洗禮的留存平臺, 一定會憑藉其強勁的實力, 繼續進行合規建設。 拓天速貸就是其中之一, 自監管整改以來, 拓天速貸一直堅持擁抱監管, 在ICP、銀行存管等合規業務方面積極進取, 不斷完善, 同時平臺自身的風險控制、資訊披露能力也在持續提升, 平臺以安全、透明、高效的原則, 努力為用戶打造放心、可靠的投資環境。 未來, 拓天速貸仍將全力以赴, 為P2P規範化市場貢獻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