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文化類綜藝迎來井噴式爆發,坐了這麼多年冷板凳為啥突然成了“香餑餑”?

- 烹小鮮, 發現娛樂新鮮價值! -

discover the new value of entertainment

導語

2017年以來, 《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詩歌大會》三檔文化類綜藝節目接連收穫良好口碑, 各大衛視紛紛開拓此類綜藝節目市場,

但文化類綜藝紮堆的背後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文:吳曉亞

在這個暑期, 文化類綜藝的春風似乎有越吹越勁的勢頭。

繼浙江衛視《向上吧詩詞》、東方衛視《喝彩中華》之後, 江蘇衛視將于今晚推出文化情感特色節目《閱讀·閱美》, 以“美文推薦+美文朗讀+人物訪談”三位一體模式, 試圖發掘沉澱在生活之中的文學之美。

與此同時, 明晚22點, 湖南衛視精心籌備的家風觀察類節目《兒行千里》也將露出廬山真面目。 該節目由何炅主持, 這也是何炅繼《背後的故事》後, 再一次擔任文化觀察節目的主持人, 這檔節目集結了王琴團隊、張丹丹陳鵬飛團隊、餘淑君團隊和楊霖團隊四支製作團隊, 聯手打造。 文化類綜藝的比拼進入白熱化階段。

文化類綜藝迎來井噴式爆發

今年的暑期螢屏, 可謂是文化類綜藝的天下, 浙江衛視繼《漢字風雲大會》後打造了《向上吧!詩詞》, 央視推出《中國戲曲大會》, 北京衛視力推《念念不忘》, 安徽衛視的《少年國學派》和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聚焦國學, 河北衛視打造了《中華好詩詞》……從戲曲到背詩再到漢字、國學, 文化類綜藝在這個暑假一窩蜂的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

誰也不曾預料到, 坐冷板凳坐了好多年的文化綜藝竟然能有如此熱度。

文化類綜藝最早引起人們關注是在2013年, 那時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陝西衛視的《唐宋風雲會》讓很多人意識到,

原來綜藝節目也可以通過傳遞文化的方式呈現。 之後, 湧現出了像浙江衛視的《中華好故事》、中央電視臺的《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歌大會》、《漢字聽寫大會》等一批文化綜藝。 這一階段的文化類綜藝雖然在數量上實現了猛烈增長, 但收視率和口碑並不理想, 依然處在“有沒有”的初級階段, 並未有影響力較大的爆款出現。

2017年以來, 《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詩歌大會》三檔文化類綜藝節目接連收穫良好口碑。 引爆了文化類綜藝的從數量到品質的雙重增長。

這一方面源自觀眾對多元綜藝節目的需求, 另一方面, 也要歸功於各種政策的扶持。

2015年, 隨著“限真令”的出現, 傳統綜藝節目開始減少,

文化類綜藝開始增多。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 2015年的文化類綜藝節目主要出現在二三線衛視的黃金檔, 而一線衛視的文化節目只能放到晚十點之後的非黃金檔。 從今年開始這種狀況逐漸改變, 文化類綜藝成為一線衛視的必備節目。 浙江衛視把重磅打造的大型闔家歡詩詞文化節目《向上吧!詩詞》放在周日晚21點檔。黃金時段已成為文化綜藝的戰場。

除了硬性的政策規定外,文化類綜藝的優先性顯露在各個方面。今年五月份,廣電總局發佈2017年第一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其中有8檔電視類節目、1檔廣播類節目入圍,並獎勵每個節目10萬元。而這幾檔節目中以文化和紀實類節目為主,包括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和《朗讀者》、黑龍江衛視《見字如面》、北京衛視《非凡匠心》等。

在今年的上海電視節上,雖然《真正男子漢》和《極限挑戰》都入圍最佳季播電視節目,但最終《朗讀者》和《開講啦》分別獲得最佳季播和周播電視節目。而去年的最佳綜藝欄目則由《中國詩詞大會》摘得。

隨著政策的硬性規定和扶持,不少平臺已打算於2018年推出大量圍繞“中華文化”研發的新節目,比如湖南衛視《詩詞天下星》,浙江衛視《中國讀書會》,江蘇衛視《成語中華》。紅極一時的《見字如面》也將推出第二季。

文化類綜藝火爆背後問題不少

從上文所提到的諸多文化類綜藝名稱可以發現,詩詞、成語幾乎是大部分文化類綜藝的首選內容,這兩個題材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本無可厚非,但架不住以換湯不換藥的形式重複出現,並且多是書本上的固定知識。

以《詩書中華》為例,每個家庭派出兩個成員作為代表答題,在節目組給的四個字中選一個,背誦一句以該字為開頭的詩,另一人若順利答出下一句則通過。顯然,節目組為照顧最大多數的觀眾,選取的字眼比較日常簡單,導致答題內容的最高水準不過中學語文課本。偶爾一期可以引導觀眾參與到答題中來,但重複的形式和毫無爆點的平淡過程很難持續留住觀眾,畢竟誰也不想在脫離了應試教育的束縛後還要在放鬆時間繼續考試。

前幾年易中天講三國、袁騰飛說歷史、于丹談《論語》讓《百家講壇》一時聲名鵲起。如今高曉松以《曉說》聚攏了一批年輕粉絲。這充分說明,不是年輕受眾不愛傳統文化,只是他們更喜歡符合自己習慣的內容和形式,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將歷史故事娓娓道來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灌輸知識的方式。

一談到文化,我們總是習慣談歷史、談古代文化,這些內容雖好,但聚焦現代文化的節目相對較少。面對當下巨大的社會壓力,年輕人對現代社會的思想衝擊和疑問可能更需要解答和指導。

引進自韓國的《非正式會談》和《世界青年說》則是少有的探討當下社會文化的節目。世界文化的碰撞、討論,一些刻板印象的解答,該節目兼具文化普及和社會意義,同時沒有放棄作為綜藝節目的娛樂性,將三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一檔文化類綜藝的正確打開方式。

正如董卿所說,文化類綜藝必須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如何讓文化節目的傳播更符合大眾傳播的特性,即讓一檔電視節目能夠引發最大多數人的參與和共鳴,真正實現‘共情’”。

相信隨著湖南衛視的《兒行千里》,江蘇衛視《閱讀·閱美》節目的開播,綜藝製作人們會探索出文化類綜藝更多元的內容,在當前的綜藝大環境下,湧現出更多優秀的文化類綜藝。

1

END

1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烹小鮮】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

新浪看點|網易號|鳳凰網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公眾號ID

pengxx01

浙江衛視把重磅打造的大型闔家歡詩詞文化節目《向上吧!詩詞》放在周日晚21點檔。黃金時段已成為文化綜藝的戰場。

除了硬性的政策規定外,文化類綜藝的優先性顯露在各個方面。今年五月份,廣電總局發佈2017年第一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其中有8檔電視類節目、1檔廣播類節目入圍,並獎勵每個節目10萬元。而這幾檔節目中以文化和紀實類節目為主,包括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和《朗讀者》、黑龍江衛視《見字如面》、北京衛視《非凡匠心》等。

在今年的上海電視節上,雖然《真正男子漢》和《極限挑戰》都入圍最佳季播電視節目,但最終《朗讀者》和《開講啦》分別獲得最佳季播和周播電視節目。而去年的最佳綜藝欄目則由《中國詩詞大會》摘得。

隨著政策的硬性規定和扶持,不少平臺已打算於2018年推出大量圍繞“中華文化”研發的新節目,比如湖南衛視《詩詞天下星》,浙江衛視《中國讀書會》,江蘇衛視《成語中華》。紅極一時的《見字如面》也將推出第二季。

文化類綜藝火爆背後問題不少

從上文所提到的諸多文化類綜藝名稱可以發現,詩詞、成語幾乎是大部分文化類綜藝的首選內容,這兩個題材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本無可厚非,但架不住以換湯不換藥的形式重複出現,並且多是書本上的固定知識。

以《詩書中華》為例,每個家庭派出兩個成員作為代表答題,在節目組給的四個字中選一個,背誦一句以該字為開頭的詩,另一人若順利答出下一句則通過。顯然,節目組為照顧最大多數的觀眾,選取的字眼比較日常簡單,導致答題內容的最高水準不過中學語文課本。偶爾一期可以引導觀眾參與到答題中來,但重複的形式和毫無爆點的平淡過程很難持續留住觀眾,畢竟誰也不想在脫離了應試教育的束縛後還要在放鬆時間繼續考試。

前幾年易中天講三國、袁騰飛說歷史、于丹談《論語》讓《百家講壇》一時聲名鵲起。如今高曉松以《曉說》聚攏了一批年輕粉絲。這充分說明,不是年輕受眾不愛傳統文化,只是他們更喜歡符合自己習慣的內容和形式,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將歷史故事娓娓道來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灌輸知識的方式。

一談到文化,我們總是習慣談歷史、談古代文化,這些內容雖好,但聚焦現代文化的節目相對較少。面對當下巨大的社會壓力,年輕人對現代社會的思想衝擊和疑問可能更需要解答和指導。

引進自韓國的《非正式會談》和《世界青年說》則是少有的探討當下社會文化的節目。世界文化的碰撞、討論,一些刻板印象的解答,該節目兼具文化普及和社會意義,同時沒有放棄作為綜藝節目的娛樂性,將三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一檔文化類綜藝的正確打開方式。

正如董卿所說,文化類綜藝必須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如何讓文化節目的傳播更符合大眾傳播的特性,即讓一檔電視節目能夠引發最大多數人的參與和共鳴,真正實現‘共情’”。

相信隨著湖南衛視的《兒行千里》,江蘇衛視《閱讀·閱美》節目的開播,綜藝製作人們會探索出文化類綜藝更多元的內容,在當前的綜藝大環境下,湧現出更多優秀的文化類綜藝。

1

END

1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烹小鮮】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

新浪看點|網易號|鳳凰網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公眾號ID

pengxx0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