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Curator Team | 策展團隊:Bisi Silva、崔燦燦、王慶松

Openning| 開幕:2017.4.28

Duration | 展期:2017.4.28 – 2017.7.28

Venue | 展覽: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

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新聞發佈會於3月26日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召開, 策展團隊公佈此次雙年展徵集情況及公佈部分入選名單, 並詳細介紹此次展覽的理念與具體細節。 此次發佈會還特別邀請了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館長鄒玲, 參展藝術家莊輝、劉婷, 以及第一屆影像雙年展的獲獎者宗甯, 與策展人王慶松、崔燦燦共同討論。 本屆展覽的主題為“萬丈高樓平地起”, 試圖從影像藝術在自身發展的歷史中, 所經歷的來為出發點,

採用邀請和徵集兩種方式, 在全球範疇內進行為期一年的徵集評選, 最終於4月28日落地重慶, 呈現此次評選結果及展出, 展覽為期90天, 由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主辦。

策劃團隊經過一年的討論, 為本屆雙年展定下主題“萬丈高樓平地起”, 這一主題比喻再高的建築都要從平地建起, 事物才能從無到有。 作為展覽的主題, 它隱喻了影像藝術在自身發展的歷史中, 所經歷的種種變化, 每一塊磚, 每一個基礎的不斷確認與強調;也象徵了影像藝術在今天無所不在的現實, 以及它對各行業所起的或明或暗的影響。 同時, 它也彰顯了本屆雙年展全面進入公共文化的雄心與壯志。

與上屆影像雙年展一樣, 本屆雙年展將繼續以影像和攝影媒介作為呈現物件,

並廣泛地使用美術館的空間與場館, 開闢新的展示形式。 這些場館把來自全球各地、不同年齡的藝術家彙聚在一起, 藝術作品在不同的主題中形成新的敘事關係, 呈現影像藝術在各個系統中所發揮的影響與價值。

“萬丈高樓平地起”在中國的西部發生, 它在長江的上游, 在影像藝術的影響無所不在的今天, 匯成一股影像藝術的洪流, 如期而至。

關於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

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分為主題展和特別專案兩部分, 主題展分為五個單元, “影像與電影藝術”、“影像與視覺傳達”、“影像與書籍、經典雜誌、網路”、“影像與在地時間、自我組織、實驗空間”、“影像與現當代藝術”。 這五個單元,

將聚焦影像藝術與不同系統所發生的奇妙關係, 影像藝術既啟動了各個社會領域的發展與界限, 又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改變自身, 賦予影像藝術全新的屬性。 單元之間, 文獻相互交叉, 作品互為補充, 組成豐富而又繁雜的文化線索。

延續上一屆的結構, 本屆雙年展將繼續設立影像藝術大獎及相關獎項, 由五位重要的評論家、策展人、美術館館長等組成評審委員會。 在雙年展進行的90天中, 不定期的舉辦圓桌會議和工作坊討論, 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巡演、展播、再創作。 這也體現了“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宗旨, 即將藝術的展示和傳播、應用帶到社會的第一線, 強化雙年展和不同地區藝術實踐的關係。

策展團隊介紹

此次雙年展邀請奈及利亞策展人Bisi Silva、中國策展人崔燦燦、中國藝術家王慶松組成策劃團隊, 擔任本屆雙年展的總策展人。 三位策展人有不同的學術背景, 來自不同的地區, Bisi Silva是拉各斯當代藝術中心(CCA)的創始人和藝術總監, 從事國際當代藝術和女性藝術的研究與策劃工作, 曾擔任多個重要雙年展的聯合策展人;崔燦燦是行動在中國藝術現場的獨立策劃人, 活躍於藝術與社會運動的交接地帶, 一直以策劃實驗性展覽和批判性項目而備受矚目;王慶松是當代攝影藝術家, 參加過多個重要的國際雙年展, 也是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的創始人和總策劃人。

Bisi Silva是奈及利亞拉各斯當代藝術中心(CCA)的創始人和藝術總監, 從事國際當代藝術和女性藝術的研究與策劃工作,

給藝術論壇、藝術月刊等重要藝術雜誌撰稿。 2015年第10屆非洲攝影雙年展等多個重要雙年展聯合策展人。 2014年平丘克國際藝術中心及2013年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評委。

崔燦燦, 是一名活躍在中國的獨立策劃人, 曾獲CCAA中國當代藝術評論青年榮譽獎, 《YISHU》典藏海外版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獎。 策劃的主要展覽包括夜走黑橋(2013), FUCKOFFII(2013), 鄉村洗剪吹(2013), 不在圖像中行動(2014) , 六環比五環多一環(2015), 十夜(2016).

王慶松, 當代藝術家, 現居北京, 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的創始人和總策劃人。 參展過光州雙年展、上海雙年展、悉尼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等國內外重要展覽。 作品被三藩市現代美術館、聖地牙哥美術館、布魯克林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湖北美術館等收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