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改革守望者吳敬璉:為國建言,中國經濟學界的良心

87年前, 吳敬璉出生在江蘇南京一個有著幾代民族資本傳統的書香門第。 母親是律師、報業家、社會活動家, 父親是《新民報》的創辦人。 家學淵源的薰陶, 使他打下了良好的學識基礎。 少年時代就開始接觸“怎樣才能振興中國”這個好幾代追求真理的中國人魂牽夢縈的問題。

1949年, 吳敬璉懷著對新社會的美好憧憬, 先後在金陵大學和復旦大學求學, 畢業後, 他進入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工作。 1984年, 吳敬璉調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從此開始了為中國市場化改革不斷建言、傳播知識的歷程。 “如果說中國有一位經濟學家的意見永遠值得聽取的話,

那就是吳敬璉。 ”這是《中國改革三部曲》的廣告語, 以過去30多年的歲月為尺度, 這樣的評價並非過譽。

”吳敬璉以“敢言”著稱, 是中國經濟學界的泰斗, 被譽為“中國經濟學界良心”。 他的一生與“市場”為伍, 號稱“吳市場”的吳敬璉在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 1985年, 吳敬璉提出企業、競爭性市場體系和宏觀調節體系"三環節配套改革"的主張, 是我國理論界最具代表性的學派之一。 2001年, 吳敬璉對中國股市“賭場論”的判斷, 引發了一場由學者、公司、股民普遍參與的激烈爭論, 他對中國不規範的資本市場的真言與批評, 讓他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他提出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法治為基礎的現代市場經濟、宏觀經濟政策建議......都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為中國經濟學的理論發展和經濟與社會政策制定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除理論活動外, 吳敬璉在經濟學和企業管理教育以及經濟學資訊和知識傳播方面的卓著成績也為各方面人士所稱道。

吳敬璉對自己提出的學術思想, 堅持不“不惟上”, “不惟書”, 不“違背科學良知”, 不懼某種流行觀點的壓力。 他說, “我總是本著這種理念提出自己的主張。 哪怕它不被認可和接受, 也決不輕易放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