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看清外貿形勢要校準刻度與測准溫度

看清外貿形勢要校準刻度與測准溫度

白 明

與上半年進出口貿易靚麗的統計資料相比, 剛剛公佈的2017年7月的對外貿易統計資料表明, 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力度相對溫和。 進入下半年後, 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的實際業績與人們的預期有較大出入。 海關總署公佈的統計資料表明, 以人民幣計算, 7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32萬億元, 同比增長12.7%。 其中出口增長11.2%, 進口增長14.7%。 儘管7月份的進出口、出口、進口三項指標還都出現兩位數的增長, 但與上半年相比, 這一增長幅度略顯遜色。 至此, 不妨看一看外貿的上半年表現。

同樣以人民幣計算, 上半年我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出口額、進口額的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9.6%、15%、25.7%。 經過7月份的“拉低顏值”, 2017年前7個月我國的進出口額、出口額和進口額的同比增長幅度分別收窄至18.5%、14.4%和24%。

無論是2017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 還是7月份的“溫和”增長, 都不能夠據此對中國外貿形勢武斷地加以判斷。 衡量外貿增長的實際業績, 必須要用一把相對客觀的尺子, 讀出尺子上的“刻度”。

首先, 對於我國外貿形勢加以判斷必須要從歷史統計基數上找准刻度。 眾所周知, 去年上半年我國的外貿形勢不樂觀, 一些月份出現負增長, 對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帶來更多“翹尾”影響, 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 隨著國際市場形勢好轉, 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一些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措施,

外貿形勢開始逐漸好轉起來, 相應墊高的今年7月份以後的基數。 不難看出, 由於基數出現變化, 今年7月份的進出口貿易同比增長率也會被打些折扣。

其次, 判斷我國的外貿形勢也需要從匯率因素上校正刻度。 眾所周知, 近些年來我國公佈的對外貿易統計資料是以人民幣資料為主。 相比之下, 去年下半年的人民幣貶值幅度要大於去年上半年, 因而, 2017年上半年以人民幣計算的外貿增長幅度資料就容易看起來更大一些。 如果以美元計算, 2017年前7個月的進出口額、出口額和進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2.3%、8.3%和17.7%, 分別以人民幣統計的同比增長率少6.2個百分點、6.1個百分點和6.3個百分點。 不過, 相對於年初接近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的匯率,

201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總體上是升值的, 到8月10日甚至達到1美元兌換6.65元人民幣的水準, 因而7月份匯率因素對於以人民幣計算的外貿資料“加分”不多。 如果僅看7月份單月, 以美元計算的進出口額、出口額、進口額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8.8%、7.2%和11%, 比起以人民幣計算的增長率僅僅分別少掉3.9個百分點、4個百分點和3.7個百分點。

再次, 看待我國的外貿形勢還需要通過橫向比較對標刻度。 例如, 同樣是面對著國際市場形勢好轉, 越南就比我們捷足先登許多。 越南國家統計總局公佈的資料表明, 2017年前7個月商品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累計同比增長18.7%和24%, 比同期中國以美元計算的出口額增長率和進口額增長率分別高出10.4個百分點和6.3個百分點。

又如, 同樣是按美元計算, 7月份韓國的出口同比增長19.5%, 比同期中國的出口增長率高出12.3個百分點。 不難看出, 儘管世界經濟形勢有所復蘇, 但不同國家“沾光”程度不盡相同, 至少迄今為止中國還不是最“沾光”的。

在針對近期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形勢進行評價的過程中, 除了技術和匯率這兩大因素構成尺規上的“刻度”外, 也需要從外部環境與內生動力這兩個方面來測量2017年7月份外貿發展的“溫度”。

應當看到, 測准中國外貿發展的溫度, 首先必須要從分析外部環境入手, 看一看外貿發展的冷暖, 以免外部環境過冷造成中國外貿的“凍傷”。 與一兩年前相比, 當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部環境的改善,

至少在這一點上體現出了某種程度的“熱度”。 隨著美國經濟出現復蘇, 歐洲經濟也走出最困難的時期, 世界貿易環境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改善。 世貿組織公佈的資料表明, 2016年世界貿易量僅增長1.3%, 2017年預計增長2.7%。 如果看一看世貿組織70個主要成員國的貿易資料, 2017年前5 個月平均增長10%以上, 與剔除基數和匯率因素後的外貿資料比較後不難看出, 世界上主要的貿易國景氣程度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也要看到, 現階段判斷我國外貿發展的外部環境也會存在著一些憂慮。 眼下, 逆全球化力量在局部範圍內得勢是不爭的事實, 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外貿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 特朗普上臺後, 推行“美國優先”的政策,拿中美貿易不平衡當作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對中國施壓。2月2日,美國商務部就對華不銹鋼板材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做出終裁,裁定中國企業63.86%至76.64%的反傾銷稅率和75.6%至190.71%的反補貼稅率。

測溫不僅僅是為了讓中國外貿“知冷暖”,更要為中國外貿發展做好“天氣預報”。除了“落下的靴子”,國際市場上有些“沒有落下的靴子”更加困擾中國外貿。近日,美國藉口國家安全,正在對進口的鋼鐵和鋁進行232調查,而如果調查結果成立,對於德國、日本、法國、中國、韓國等鋼鐵製造大國會帶來較大的衝擊。也有消息說,美國正在考慮援引《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從打擊盜版、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公平貿易等方面對中國“找茬”。

除了貿易保護主義對出口市場構成壓力外,國際產業格局的新一輪轉移也會帶走一些外銷訂單。現階段,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是支撐中國貿易大國地位的重要支點。不過,現階段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在勞動力成本上比我們更有優勢,因而,伴隨著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這些具有後發優勢的國家轉移,我們的出口訂單也有一部分被這些國家搶走。

為中國外貿測溫不僅是要從測量“室溫”入手,為的是測出周邊環境的冷暖,更需要測准自身的“體溫”,從而準確研判外貿發展的內生動力。現階段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受到許多內在因素的推動。作為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在相當長時間內主要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之上,但從現階段打造貿易強國的要求來看,當務之急就是要從品質、技術、品牌、服務入手,培育國際貿易競爭新優勢。客觀來看,近年來我們在推進貿易便利化建設、建立自貿試驗區、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而這些成就對於支撐今年以來對外貿易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內生動力的作用。如果進行溫度分析,那麼,內生發展動力的提升客觀上有助於為中國外貿發展“加溫”。不過,現階段中國外貿的發展也存在著諸多內在約束。例如,近些年來,我國在工資、土地、融資等方面的要素成本上升速度比較快,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受到影響較大。又如,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按人民幣計算雖然僅下降0.1%,但如果這算成美元,則下降幅度就比較明顯。聯合國貿發會議的預測表明,2017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將會擴大5%左右。顯然,對中國利用外資金額的減少不能掉以輕心。相比服務業而言,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眼下中國的製造業利用外資下降更為明顯,這一點也很難構成中國外貿發展的加分因素。

通過校準刻度與測准溫度,我們對現階段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形勢有了更為清晰的判斷。這樣,我們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

一是要從改善外貿發展環境入手多做文章。要利用好現有的11個自貿試驗區,為對外貿易的發展進行一系列制度創新,並在此基礎上在更大範圍推廣複製。要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振興東北、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性佈局,在更大範圍內、在高水準上擴大開放。要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建設,大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努力嘗試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與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要加快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

二是要從拓寬外部空間入手多做努力。要借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東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專案落地,特別是要重視“五通”之一的貿易暢通。要進一步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在現有的14個自貿協定基礎上,爭取中國格魯吉亞自貿協定早日生效,促進APEC、RCEP、中日韓、中國海合會等自貿協定談判早日走向“快車道”。要積極開展積極外交,為推動外貿發展鋪路搭橋。要在防止盲目對外投資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走出去”戰略,結合國際產能合作,通過促進資本輸出與商品輸出的良性互動,鑄造自身有更大話語權的國際產業鏈條。

三是要從夯實產業基礎入手多下功夫。要抓緊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相對接,形成外貿轉型升級的強力支撐。要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製造業跨國公司在中國進的來、留得住、有發展。要用好現有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等園區建設,營造外貿發展的小環境。

總之,針對現階段中國外貿發展的形勢,進行刻度校準與溫度測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進行“望聞問切”,這也是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加快從貿易大向貿易強國跨越的“規定動作”。對此,您認同嗎?

推行“美國優先”的政策,拿中美貿易不平衡當作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對中國施壓。2月2日,美國商務部就對華不銹鋼板材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做出終裁,裁定中國企業63.86%至76.64%的反傾銷稅率和75.6%至190.71%的反補貼稅率。

測溫不僅僅是為了讓中國外貿“知冷暖”,更要為中國外貿發展做好“天氣預報”。除了“落下的靴子”,國際市場上有些“沒有落下的靴子”更加困擾中國外貿。近日,美國藉口國家安全,正在對進口的鋼鐵和鋁進行232調查,而如果調查結果成立,對於德國、日本、法國、中國、韓國等鋼鐵製造大國會帶來較大的衝擊。也有消息說,美國正在考慮援引《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從打擊盜版、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公平貿易等方面對中國“找茬”。

除了貿易保護主義對出口市場構成壓力外,國際產業格局的新一輪轉移也會帶走一些外銷訂單。現階段,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是支撐中國貿易大國地位的重要支點。不過,現階段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在勞動力成本上比我們更有優勢,因而,伴隨著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這些具有後發優勢的國家轉移,我們的出口訂單也有一部分被這些國家搶走。

為中國外貿測溫不僅是要從測量“室溫”入手,為的是測出周邊環境的冷暖,更需要測准自身的“體溫”,從而準確研判外貿發展的內生動力。現階段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受到許多內在因素的推動。作為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在相當長時間內主要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之上,但從現階段打造貿易強國的要求來看,當務之急就是要從品質、技術、品牌、服務入手,培育國際貿易競爭新優勢。客觀來看,近年來我們在推進貿易便利化建設、建立自貿試驗區、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而這些成就對於支撐今年以來對外貿易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內生動力的作用。如果進行溫度分析,那麼,內生發展動力的提升客觀上有助於為中國外貿發展“加溫”。不過,現階段中國外貿的發展也存在著諸多內在約束。例如,近些年來,我國在工資、土地、融資等方面的要素成本上升速度比較快,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受到影響較大。又如,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按人民幣計算雖然僅下降0.1%,但如果這算成美元,則下降幅度就比較明顯。聯合國貿發會議的預測表明,2017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將會擴大5%左右。顯然,對中國利用外資金額的減少不能掉以輕心。相比服務業而言,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眼下中國的製造業利用外資下降更為明顯,這一點也很難構成中國外貿發展的加分因素。

通過校準刻度與測准溫度,我們對現階段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形勢有了更為清晰的判斷。這樣,我們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

一是要從改善外貿發展環境入手多做文章。要利用好現有的11個自貿試驗區,為對外貿易的發展進行一系列制度創新,並在此基礎上在更大範圍推廣複製。要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振興東北、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性佈局,在更大範圍內、在高水準上擴大開放。要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建設,大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努力嘗試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與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要加快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

二是要從拓寬外部空間入手多做努力。要借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東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專案落地,特別是要重視“五通”之一的貿易暢通。要進一步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在現有的14個自貿協定基礎上,爭取中國格魯吉亞自貿協定早日生效,促進APEC、RCEP、中日韓、中國海合會等自貿協定談判早日走向“快車道”。要積極開展積極外交,為推動外貿發展鋪路搭橋。要在防止盲目對外投資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走出去”戰略,結合國際產能合作,通過促進資本輸出與商品輸出的良性互動,鑄造自身有更大話語權的國際產業鏈條。

三是要從夯實產業基礎入手多下功夫。要抓緊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相對接,形成外貿轉型升級的強力支撐。要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製造業跨國公司在中國進的來、留得住、有發展。要用好現有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等園區建設,營造外貿發展的小環境。

總之,針對現階段中國外貿發展的形勢,進行刻度校準與溫度測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進行“望聞問切”,這也是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加快從貿易大向貿易強國跨越的“規定動作”。對此,您認同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