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世間真的有鬼狐?看看古代落第才子的心聲,唯剩下感歎

蒲松齡才如江海, 在詩、詞、文、曲、賦各方面均有成就, 其中尤以小說《聊齋志異》最為膾炙人口, 廣為流傳, 成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集。

蒲松齡, 字留仙, 一字劍臣, 別號柳泉居士, 世稱聊齋先生, 出生于淄川的一個商人家庭。 科場失意, 屢試不第, 使蒲松齡看清了世態炎涼, 人間百態。

他在接觸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 熟悉他們的疾苦, 蒲松齡常常聽到一些奇聞異事, 市井傳聞, 每聽到這些, 他都馬上回家用紙筆記下。

日積月累, 這些取材於民間的故事, 就成了寫作《聊齋志異》的素材。 在蒲松齡筆下, 鬼狐比人類更加有情有意。 蒲松齡不僅僅要借談狐說鬼表達自己的不得志, 更是要鞭撻整個社會的不平。

在營造的鬼狐世界中抒發悲憤之情,

鞭撻世態醜惡, 謳歌美好的愛情和生活。 這不僅是感歎個人的得失, 更是抒發民間的積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