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日本女明星片酬低?是國內“天價片酬”太離譜

一張今年夏季日劇頂級女明星電視劇片酬排行榜, 讓人無比震驚。

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新垣結衣, 拍電視劇的片酬, 是每集10.3萬。

緊隨其後的深田恭子和真木陽子, 每集都是9.8 萬。 考慮到日劇的篇幅都很短, 她們拍一部劇的毛收入, 也不過一兩百萬。 這和國內演員的片酬, 是完全不能相比的——頂級女明星在內地拍電視劇, 一部的片酬, 已經在一億上下了。

許多網友開始憤憤不平——國內明星的片酬, 為什麼這麼高?那原因實在太複雜了, 單純用日本演員的片酬進行比較, 很難找到真實的原因。

如業內不良競爭和互相抬價, 各路大牌明星經紀人匪夷所思的試探性報價, 導致了演員行業看上去生機勃勃。

不管你是一夜走紅, 還是實力派偶像派,

只要你有話題和賣點, 你就是可以通貨膨脹的。

相比之下, 日劇片酬相對合理, 這與其獨特的製作和估價機制有關。 日劇產業幾乎被日本各大民營電視臺和NHK壟斷, 和中國影視劇公司製作完成後再分銷給電視臺的運作模式完全不同。

當中國粉絲心疼日本“愛豆”工資低時, 其實是長期被“藝人就是身價高昂”的刻板印象洗腦了。 和日本藝人同樣經常被粉絲心疼的還有韓國藝人, 以及資歷更淺的“練習生”, 粉絲總覺得他們是長期被公司盤剝的對象。

但從日韓演藝圈生物鏈最頂層的明星收入並不算太誇張的情況來看, 國內藝人巨大收入差的原因, 或許才是最值得思考的。 因為在這個行業, 收入可以不關乎資歷、不關乎業務水準(演技), 強烈依靠毫無規律邏輯的“人氣”和“話題”。

影視行業的生產模式——從編劇為主到導演中心制再到明星中心制, 又助長了這一趨勢。 不斷惡性循環到現在, 個別明星的“天價片酬”成了至今難解的病症, 造成了娛樂產業裡糟糕的“通貨膨脹”。

要解決這個問題, 與其罵明星, 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娛樂產業的生產機制, 在根源就出了問題。

說實話, 一個付出的勞動並不比你多多少的影視藝人, 拿著高你百倍的薪酬, 真的存在就是合理嗎?資本的邏輯就是真理嗎?從這個層面, 新垣結衣、全智賢們的片酬, 真不算低。 畢竟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後, 有許多優秀的團隊在支撐著。 我們呢?讓產業鏈裡的其他幕後工作人員分明星片酬的零頭, 才是不可思議。

圖片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