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訪餘永定:“六問”外匯儲備,中國需克服匯率浮動恐懼症|社會科學報

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編者按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 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外匯儲備資料顯示, 今年1月, 我國外匯儲備降至2.99萬億美元, 跌破3萬億外匯儲備整數關口。 2014年6月, 我國的外匯儲備總額曾一度接近4萬億美元。 為何短時間內我國外匯儲備陡降?有人認為, 適度使用外匯儲備是為了“藏匯於民”;也有人認為用外儲干預匯率市場, 得不償失。

本報記者就此話題于“兩會”期間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貨幣專家余永定研究員。

原文:《中國應克服匯率浮動恐懼症》

作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余永定

採訪:本報記者 汪仲啟

外匯儲備結構

記者:中國國際收支長期以來維持“雙順差”, 幾十年來積累的外匯儲備於2014年已近4萬億美元。 而此後外匯儲備規模不斷下降, 到2017年1月份, 跌破3萬億美元, 2月份的資料略有回升, 為30051.2億美元。 在您看來, 目前這種外匯儲備結構是否更加合理?

餘永定:外匯儲備是重要的國民財富, 然而中國的國際收支結構也存在一些令人憂慮的地方。 首先, 中國依然是一個“窮國”, 外匯應該更多地用於國內投資與提高人民生活水準。 而目前, 作為世界第三大引資國,

甚至做空人民幣。 其二, 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 居民出現實現資產多樣化要求。 居民希望持有更多的美元資產, 如充分行使購買5萬美元額度。 其三, 由於中國經濟出現下行趨勢, 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信心減弱, 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比較優勢發生變化, 以及其他原因, FDI減少、ODI增加。 其四, 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的變化導致資本外流的增加。 其五, 同政治、法律相關的一些變化導致資本外逃增加。 其六, 逐步形成的貶值預期對資本外流、外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預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穩定預期有助於穩定貶值壓力, 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穩定預期其實就是拼外匯儲備。 目前通過各種手段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借入外債以穩定匯率也是一種違背經濟規律、惡化資源配置的做法。

管控與使用

記者:那麼在預期已經形成的情況下, 不加以管控, 如果造成更大的波動, 豈不是更加被動?

餘永定:現在的問題是, 我們不肯讓人民幣匯率浮動, 又不想過快損耗外匯儲備。 這樣, 就不得不進一步加強資本管制。 資本管制可能會對正常貿易往來, 正常的海外投資造成很大不利影響。 匯率浮動的實現可以分擔資本管制的壓力。 我們的匯率越是靈活, 越是能夠對市場迅速作出反應, 資本管制的必要性和強度就越低。

按理說, 中國是最不應該害怕浮動的國家。 有經常專案順差、有世界最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有世界上最高的外匯儲備、有非常能幹的政府,

還有資本管制。 怕什麼?最不應該害怕反成為最害怕。 升值害怕, 貶值也害怕。

在存在貶值預期、資本管制不是百分之百密不透風的情況下, 外匯儲備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撐著不讓貶值, 剛好可以給熱錢提供“勝利大逃亡”的機會。 這樣下去, 除非不惜代價人為引入外資, 我們的外匯儲備會越來越少。

央行本來是外匯市場的一個莊家, 外匯市場有多頭和空頭, 兩邊博弈, 莊家收錢。 現在的干預政策使得央行成為外匯市場唯一的多頭, 整個市場都是空頭。 冒著外匯損失風險跟市場鬥來鬥去, 也是不明智的做法。 沒有必要在敵人還距離很遠的時候消耗過多的彈藥, 當兵臨城下時, 反而會彈盡糧絕。

記者:雖然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有所降低, 但總量依然很大。 您認為, 對於這筆巨大的國民財富, 應該如何使用比較好?

餘永定:外匯儲備的作用非常大。 為什麼中國能夠硬氣地推動“一帶一路”倡議, 是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外匯儲備。 如外匯儲備進一步減少, 我們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外匯儲備的作用至少有這麼幾個方面:其一, 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提供必要流動性。 其二, 在匯率劇烈波動時候, 進行干預, 熨平波動。 其三, 應對不時之需, 購買糧食、燃料等戰略或應急物資。 其四, 用於抵禦投機者的攻擊, 保衛本幣。 其五, “泊車儲蓄”(parked savings)。 中國的大量儲蓄無法被國內外投資所吸收, 於是暫時“泊”在美國國庫券上, 一旦具備了吸收能力, 再會把這部分儲蓄轉化為海內外投資或用於國內消費。中國外匯儲備中的絕大部分應該屬於這類儲蓄。

多年來,出於前面提到的原因,我們團隊一直反對過度積累外匯儲備,支持減持外匯儲備,但我們不主張為維持匯率穩定,在干預外匯市場的過程中消耗外匯儲備,因為這不是一種合理的資源配置方式。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增加進口、購買戰略物資、ODI、證券投資和國際金融合作等方式逐步用掉外匯;也可以通過設立主權基金和其他形式的基金,通過某種方式將央行擁有和管理的外匯儲備轉移到這些機構名下,由它們負責管理和運用。

由於歷史原因和各種政策扭曲,中國形成了不盡合理的國際收支和海外資產-負債結構,這種結構同匯率缺乏彈性密切相關。 2010、2011年以來的資本專案自由化使這種狀況進一步惡化,匯率維穩政策導致外匯儲備大量流失不能籠統地說成是“藏匯於民”,中國應該克服匯率浮動恐懼症。匯率當升不升,熱錢大量流入,匯率當貶不貶,熱錢“飽食遠颺”。當前的匯率維穩在很大程度上是方便套利、套匯平倉、沽空平盤和資本外逃。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51期第1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長按二維碼關注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社會科學報

shehuikexuebao

社會科學報官網:http://www.shekebao.com.cn/

再會把這部分儲蓄轉化為海內外投資或用於國內消費。中國外匯儲備中的絕大部分應該屬於這類儲蓄。

多年來,出於前面提到的原因,我們團隊一直反對過度積累外匯儲備,支持減持外匯儲備,但我們不主張為維持匯率穩定,在干預外匯市場的過程中消耗外匯儲備,因為這不是一種合理的資源配置方式。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增加進口、購買戰略物資、ODI、證券投資和國際金融合作等方式逐步用掉外匯;也可以通過設立主權基金和其他形式的基金,通過某種方式將央行擁有和管理的外匯儲備轉移到這些機構名下,由它們負責管理和運用。

由於歷史原因和各種政策扭曲,中國形成了不盡合理的國際收支和海外資產-負債結構,這種結構同匯率缺乏彈性密切相關。 2010、2011年以來的資本專案自由化使這種狀況進一步惡化,匯率維穩政策導致外匯儲備大量流失不能籠統地說成是“藏匯於民”,中國應該克服匯率浮動恐懼症。匯率當升不升,熱錢大量流入,匯率當貶不貶,熱錢“飽食遠颺”。當前的匯率維穩在很大程度上是方便套利、套匯平倉、沽空平盤和資本外逃。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51期第1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長按二維碼關注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社會科學報

shehuikexuebao

社會科學報官網:http://www.shekebao.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