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八個名字最好聽的人,有佳人更有才子 且看各人命運如何

一、【高漸離】

高漸離, 戰國末燕(今河北省定興縣高裡村)人, 荊軻的好友 , 擅長擊築(是古代的一種擊絃樂器, 頸細肩圓, 中空, 十三弦), 高漸離與荊軻的關係很好。 荊軻刺秦王臨行時, 高漸離與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 高漸離擊築, 荊軻和而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後秦滅六國後, 秦王因為高漸離擊築太好了, 就請他來王宮為他擊築, 可是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 秦王也就有所防備, 事先命人將高漸離的眼睛弄瞎, 以為這樣高漸離就沒法刺殺他了。 但高漸離往築裡灌鉛, 趁秦王聽曲正入迷時,

使勁朝秦王砸, 想殺死他, 但是很遺憾失敗了, 所以就被殺了。

二、【扶蘇】

扶蘇(?—西元前210年), 嬴姓, 名扶蘇, 常稱公子扶蘇, 秦始皇長子, 母羋氏。 扶蘇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 秦始皇對其給予厚望。 嬴扶蘇認為天下初定, 百姓未安, 反對實行焚書坑儒等嚴峻政策, 因而觸怒秦始皇, 秦始皇便將其派到上郡監督蒙恬軍隊, 協助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西元前210年, 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病逝, 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蘇登基後, 對他們不利, 於是偽造詔書, 扶持胡亥登基, 並逼令扶蘇自殺而死。

三、【東方朔】

東方朔(生卒年不詳), 本姓張, 字曼倩, 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縣)人。 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漢武帝即位,

征四方士人。 東方朔上書自薦, 詔拜為郎。 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 他性格詼諧, 言詞敏捷, 滑稽多智, 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 他曾言政治得失, 陳農戰強國之計, 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 不以重用。

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 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的名篇。 亦有後人假託其名作文。 明人張溥匯為《東方太中集》。

四、【柳如是】

柳如是, 女詩人, 本名楊愛, 字如是, 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故自號如是。 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 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

幼即聰慧好學, 但由於家貧, 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 妙齡時墜入章台, 改名為柳隱, 在亂世風塵中往來于江浙金陵之間。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 此外, 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 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 其舉動之慷慨, 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 非真愛國者不能。 ”

五、【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 複姓上官, 小字婉兒, 又稱上官昭容, 陝州陝人, 祖籍隴西上邽,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 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 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 掌管宮中制誥多年, 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 封為昭容, 權勢更盛, 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 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曾建議擴大書館, 增設學士, 在此期間主持風雅, 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 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710年, 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 與韋後同時被殺。

六、【王羲之】

羲之(303年—361年, 一作321年—379年), 字逸少, 漢族, 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 有“書聖”之稱。 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 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甯遠將軍、江州刺史, 後為會稽內史, 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 精研體勢, 心摹手追, 廣采眾長, 備精諸體, 冶於一爐, 擺脫了漢魏筆風, 自成一家, 影響深遠。 風格平和自然, 筆勢委婉含蓄, 遒美健秀。 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在書法史上, 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七、【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 又字和仲, 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 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 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欒城,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 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 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 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 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 途中於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 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 清新豪健, 善用誇張比喻, 獨具風格, 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八、【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一度因避諱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之後又改回納蘭性德之名,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歎,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西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八、【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一度因避諱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之後又改回納蘭性德之名,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歎,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西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