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炎炎夏日,看古代人納涼解暑之神器……

驕陽似火的天氣, 對於生活在空調屋裡的我們來說, 扇子已經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可對於古代人來說, 它不僅是必不可少的解暑神器,

同時還有著其它的用途......

扇子的由來

扇子最早被稱為“翣”[shà], 在中國已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 自遠古時期, 我們的祖先便習慣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子或禽類的羽毛來遮擋陽光。 杜甫的《秋興》中就曾提到:“雲彩雉尾開宮扇, 日繞龍鱗識聖顏。 ”

《步輦圖》(局部)

而中國真正的扇文化其實起源于殷代。 為了給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 人們用野雞毛製成了巨大的扇子。 由於當時的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的, 而是統治階級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與特權的物品, 所以稱之為“障扇”或“宮扇”。

宮扇

“扇子解招風, 本要熱時用。 秋來掛壁間, 卻被風吹動。 ”後來, 人們發現扇子本是實用之物, 不但輕薄而且面積大, 從而可以扇風取涼。 漸漸地, 扇子從地位和權利的象徵轉變成為了納涼的生活用品。

但早期納涼的扇子大多是專為皇家御用而特製的。 匠人們以象牙為主要材料, 通過篳絲、磨光、編織等技法製作出可以扇風取涼的扇子。 由於材料貴重, 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是無法負擔的。

宮扇

《甄嬛傳》劇照

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 匠人開始用玉雕、牙雕、骨雕、紫檀雕等技法來製作扇柄。 而扇面則用絹、綢、紗、綾、紙等為主要材料。 同時, 製作扇子的匠人為了使日常器物具有裝飾性, 他們也會在扇面上進行簡單的繪畫或題詞, 從而使扇子變得更加大眾化。

隋唐之後,隨著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各種有才華的文人墨客便開始在扇子上進行創作。因此,扇子也逐漸演變成為了具有實用功能性的藝術品。同時,由於這時期的人們極其喜愛把玩扇子,扇子也被視其為“懷袖雅物”。

文人雅士的“標配”

由於扇子工藝與書畫藝術的相結合,使古代的文人墨客意識到了手執扇子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若是手中無扇,就如同富人不養寵物狗一樣,顯得沒品位。

不僅是夏天,就連在天氣涼爽的季節裡,他們都要隨身帶把扇子。手執一扇,時而打開收攏、時而佩掛在腰間或藏於袖中,這都顯得極其風流儒雅。

蘇東坡

諸葛亮便是鵝毛扇的忠實愛好者。羽扇綸巾顯得儒雅從容。仿佛他輕輕搖一下扇子,便有了新的計謀。於是,扇子一時成為了儒雅智慧的象徵,使得許多謀士、幕僚也開始效仿諸葛亮手持羽扇。

諸葛亮

同時,以“江南四大才子”著稱的唐寅(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禎卿也都是扇不離手。不僅如此,他們還喜愛在扇面上寫詩作畫,從而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高尚的文明修養。由此可見,中國的古扇是藝術的載體,古人以在扇面上題詩繪畫為樂、為雅。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唐寅書畫扇子作品

扇子在古代也是一種“撩妹神器”。特別是像唐寅、鄭板橋等這類有些書法、繪畫和文字功底的文人,他們喜歡拿有題字的扇子跟香閨裡的小姐們交換絹帕、荷包等物件,從而當作定情信物。由此可見,扇子在古代的書生小姐們手裡更像是一種調情的物件。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江南四大才子》劇照

扇子的全球化

隨著各國經濟貿易的往來,扇子也逐漸開始流傳于日本、歐美等一些國家。早在唐代,中國的絹扇就流傳入了日本宮廷內,日本的匠人以紫檀木鑲嵌螺鈿為柄,中國紅羅為扇面,製作出了風格華貴的檜扇。

日本檜扇

18世紀,法國也開始進口中國的竹扇骨,並在巴黎組裝、生產摺扇,這使巴黎成為了歐洲扇子工藝的中心。

當時,法國宮廷貴婦主要使用的摺扇以象牙、珍珠貝殼、玳瑁、椴木等材料為扇柄,而扇面上則是鏤雕上精巧的紋路、洛可哥風格的圖案。

歐洲的扇子

而如今,扇子的功能逐漸被各種電器所取代,但是,扇子所蘊涵的文化內涵卻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許多設計師都以扇子為靈感來源,將其中的元素融入到了服裝、飾品等日常器物中。由此可見,扇子作為傳統文化的精粹,其背後的藝術文化內涵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

Tara Keens Douglas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歲月中,扇子除了是納涼解暑的生活用品外,同時還蘊含著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藝術,的確是可以代代相傳的藝術瑰寶。

精彩回顧:

止步於模仿是抄襲,臨摹且鑽研,你才是大師!

笑臉背後,遠不止快樂一種情感。

西方立體主義與中國山水畫如何相提並論?

[編輯、文/蘆鑫瑩]

隋唐之後,隨著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各種有才華的文人墨客便開始在扇子上進行創作。因此,扇子也逐漸演變成為了具有實用功能性的藝術品。同時,由於這時期的人們極其喜愛把玩扇子,扇子也被視其為“懷袖雅物”。

文人雅士的“標配”

由於扇子工藝與書畫藝術的相結合,使古代的文人墨客意識到了手執扇子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若是手中無扇,就如同富人不養寵物狗一樣,顯得沒品位。

不僅是夏天,就連在天氣涼爽的季節裡,他們都要隨身帶把扇子。手執一扇,時而打開收攏、時而佩掛在腰間或藏於袖中,這都顯得極其風流儒雅。

蘇東坡

諸葛亮便是鵝毛扇的忠實愛好者。羽扇綸巾顯得儒雅從容。仿佛他輕輕搖一下扇子,便有了新的計謀。於是,扇子一時成為了儒雅智慧的象徵,使得許多謀士、幕僚也開始效仿諸葛亮手持羽扇。

諸葛亮

同時,以“江南四大才子”著稱的唐寅(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禎卿也都是扇不離手。不僅如此,他們還喜愛在扇面上寫詩作畫,從而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高尚的文明修養。由此可見,中國的古扇是藝術的載體,古人以在扇面上題詩繪畫為樂、為雅。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唐寅書畫扇子作品

扇子在古代也是一種“撩妹神器”。特別是像唐寅、鄭板橋等這類有些書法、繪畫和文字功底的文人,他們喜歡拿有題字的扇子跟香閨裡的小姐們交換絹帕、荷包等物件,從而當作定情信物。由此可見,扇子在古代的書生小姐們手裡更像是一種調情的物件。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江南四大才子》劇照

扇子的全球化

隨著各國經濟貿易的往來,扇子也逐漸開始流傳于日本、歐美等一些國家。早在唐代,中國的絹扇就流傳入了日本宮廷內,日本的匠人以紫檀木鑲嵌螺鈿為柄,中國紅羅為扇面,製作出了風格華貴的檜扇。

日本檜扇

18世紀,法國也開始進口中國的竹扇骨,並在巴黎組裝、生產摺扇,這使巴黎成為了歐洲扇子工藝的中心。

當時,法國宮廷貴婦主要使用的摺扇以象牙、珍珠貝殼、玳瑁、椴木等材料為扇柄,而扇面上則是鏤雕上精巧的紋路、洛可哥風格的圖案。

歐洲的扇子

而如今,扇子的功能逐漸被各種電器所取代,但是,扇子所蘊涵的文化內涵卻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許多設計師都以扇子為靈感來源,將其中的元素融入到了服裝、飾品等日常器物中。由此可見,扇子作為傳統文化的精粹,其背後的藝術文化內涵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

Tara Keens Douglas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歲月中,扇子除了是納涼解暑的生活用品外,同時還蘊含著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藝術,的確是可以代代相傳的藝術瑰寶。

精彩回顧:

止步於模仿是抄襲,臨摹且鑽研,你才是大師!

笑臉背後,遠不止快樂一種情感。

西方立體主義與中國山水畫如何相提並論?

[編輯、文/蘆鑫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