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亞洲都在歡呼:只有這個國家到處自殺痛哭

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 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 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 結束戰爭。 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 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5年9月9日上午, 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中國首都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 1945年10月25日, 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 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誌。

在二戰結束的時候, 日本國內有數千人自殺, 但是在這個日本天皇宣佈戰敗投降, 全亞洲的人都要歡呼雀躍一片喜氣洋洋的日子裡, 卻有一個亞洲國家的人痛苦不已還有很多人自殺——這就是韓國。

日本在對這個半島進行了半個世紀的皇民化運動以後, 起日本名字、說日語、拜天照大神, 都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當時很多韓國人以可以起日本名字為自豪, 並且從小上學就學習日語。

在二戰有至少20萬半島人參加了日軍, 至於參加日本軍屬和軍夫的人就更多了。 從瓜島、塞班島、硫磺島一直到關島、佩里硫島,

實際上都有大批半島軍夫, 他們主要是修建機場的航空工兵隊。

日本軍隊裡面的軍屬和軍夫屬於基建工兵, 基礎運輸兵和一些雜役工作, 但是他們不入日本軍籍, 基本上就是軍隊雇傭人員的性質(實際上存在大量強行徵發)。

美軍登陸瓜島的時候,

當時在瓜島修機場的日軍其實就是2個日軍步兵中隊和數千韓國軍夫, 甚至到了日本戰敗以後, 韓國軍隊高級軍官和中級軍官還是以吃日料為光榮和高級食品。

在當時, 日本也對所有半島人實行了青少年軍訓制度, 所有年滿16歲少年都必須定期參加軍訓,

到成年以後, 哪怕沒有參軍, 也已經完成了所有步兵戰訓練。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 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亞瑟上將, 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 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至此, 日本帝國主義歷時15年的侵略戰爭, 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以全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而結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