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瓦格納再次引發古典音樂界“圍觀”

8月23日, 瓦格納經典《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舞臺版在中國的首度亮相, 是國家大劇院與大都會歌劇院、波蘭華沙國家歌劇院、巴登-巴登節日劇院的聯合制作,

其中,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更是當今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 此次邀請到的導演特雷林斯基, 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名望。 本次的版本雖然不是世界首演, 但也是四家劇院聯合制作的首輪演出和中國首演。 該版本非常特殊, 奇幻的現代軍艦空間的舞臺設計, 讓瓦格納的歌劇充滿了電影鏡頭式的詮釋性和現代感。 《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的中國首演陣容強大, 華人指揮家呂紹嘉指揮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 攜手傑·亨特·莫里斯、安·彼得森、李曉良等實力派瓦格納唱將, 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前所未見的長達五個小時的瓦格納歌劇盛宴。

瓦格納歌劇(更準確地說應該叫“樂劇”)每一次在北京或者在中國上演,

都會引爆超越古典音樂圈更廣泛的社會“圍觀”。 2005年, 北京國際音樂節引進德國紐倫堡歌劇院的《指環》、2008年, 引進柏林德意志國家歌劇院的《唐豪瑟》, 都曾引來古典音樂圈以外包括電影、戲劇、美術、哲學、文學甚至是流行音樂、搖滾樂等各路大咖的到場“圍觀”、熱議, 瓦格納從來都不會像義大利歌劇那樣僅僅是“盛況空前”, 它更會是所到之處引爆各路“神仙”、大咖和喜愛以及甚至從未接觸過瓦格納歌劇的人們的共襄盛會, “拜神”、獵奇、開眼、欣賞與懵懂、啟蒙同在, 話題和熱議都是必然出現的。

正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今晚最後一場瓦格納經典中的經典——《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 在8月23日首場演出之前, 已經引發了全國音樂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首演當天前三場的門票已經告罄, 第四場也以超過八五成, 更有“瓦迷”號稱一口氣買下三場演出票, 堪稱“瘋狂”。 首輪演出期間, 樂迷群裡每天都有發燒友, 希望能有演出票可以轉讓。 特別是價位適中又視野不錯的演出票, 剛一出票就被搶購一空。 票房之好不僅遠遠超過大劇院的預期, 其緊俏和受熱捧的程度也遠超大劇院以往的, 如《卡門》、《茶花女》這樣膾炙人口的法、意經典之作。 據大劇院介紹, 此次“特裡斯坦”最高票價僅為680元, 由於享受北京市惠民低價票補貼, 100元及以下演出票占可售票30%以上。 而不久前, 此版本的歌劇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演出時, 最高票價為180美元, 折合人民幣約1200元, 大劇院的票價也是相當實惠的。

《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全劇音樂時長4個小時, 加上兩次各30分鐘的幕間休息, 全程5個小時, 在瓦格納歌劇中算是最長的一部, 在世界歌劇史上, 也算是屈指可數的最長歌劇之一, 因此, 無論對於指揮、樂團和演員還是觀眾來說, 都是巨大的體力、精力和心理挑戰。 一般來講, 上演瓦格納的幾部超長歌劇, 歌劇院都會把演出時間向前提早起碼一個小時以上, 而對於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來講, 5點半開演, 10點半結束, 也已經是搭乘公交回家的最後時段了。 5點半開演, 趕不上第一幕是很多上班族的無奈, 但總歸不會耽誤了最後的“愛之死”, 不過, 晚餐就成了所有觀眾的最大問題。 記得《指環》時, 中場休息是50分鐘, 保利劇院周邊的餐館在那個時段最火爆,

但大劇院只有兩次30分鐘, 周邊也沒有餐飲相匹配, 於是大劇院專門為每一位觀眾準備了一份免費簡餐充饑, 還專門準備了素食款和清真款, 相當貼心, 這在中國當數頭一回, 而即便在國際上, 聽歌劇有免費簡餐也是難得一見的, 大劇院為這部瓦格納所用的心思真正值得眾人稱道!有人感慨“一座劇院在悄悄改變城市, 慢慢改變了市民, 藝術的崇高感在激發觀眾的榮譽感。 看似一件小事, 卻是十年磨一劍的結果。 ”如果說一個劇場的成功必須要有好戲, 一部好戲的精彩必須有優秀的藝術家, 一群好的觀眾也能成就舞臺上的藝術家, 而沒有最優質的觀眾教育與服務, 好的觀眾從何而來呢?國家大劇院, 十年的積累,積累的不僅僅是一部部精良製作的口碑,還有一個製作體系,一支劇院管理團隊,一份“藝術改變生活”的理想!

李澄

北京晨報記者 柴春霞/攝

十年的積累,積累的不僅僅是一部部精良製作的口碑,還有一個製作體系,一支劇院管理團隊,一份“藝術改變生活”的理想!

李澄

北京晨報記者 柴春霞/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