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都知道《高山流水》俞伯牙的古琴大有來頭,你知道麼?

《高山流水》的故事講的是上大夫俞伯牙在八月十五雨夜奏琴, 相遇知音鐘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也是個高官, 但是鐘子期乃是一界砍柴樵夫。 頭戴箬笠, 身披蓑衣, 手持尖擔, 腰插板斧, 腳踏芒鞋!但是沒有人比鐘子期更懂伯牙的琴聲。

俞伯牙將琴弦續上, 沉思許久, 意在高山。 琴聲一出, 樵夫贊許, 聲音洋洋灑灑大人的意欲在於高山之上。 俞伯牙沒有回應, 再次聚精會神意在流水, 砍柴樵夫又稱讚說, 汪洋恣肆志在流水。 就兩句話, 道出伯牙的心事。

先撇開別的不談, 就單單說這古琴, 可真是大有來頭。 且聽我一一道來。

伯牙的古琴是由伏羲氏所雕琢, 取材於棲息鳳凰的良材梧桐樹, 梧桐樹高約三丈, 分為三段即天、地、人。 最上一段聲音太清, 最下一段聲音太濁。 所以取材中段, 聲音清濁相濟。 放入流水之中浸泡七十二天, 等到七十二天時候取來陰乾, 用高手匠人劉子奇精心打造。

此乃瑤池之樂"故名瑤琴!長三尺六寸一分, 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 前闊八寸, 按八節, 後闊四寸"按四時, 厚二寸, 按兩儀。

有金童頭、玉女腰、仙人背、龍池、鳳沼、玉軫、金徽。 那徽有十二, 按十二月。 又有一中徽, 按閏月。 先是五條弦在上, 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 內按五音宮、商、角、徵、羽。

後因周文王被囚於羑裡, 其子伯邑考添弦一根, 聲音清幽哀怨, 叫做文弦。 後武王伐紂, 前歌後舞, 再添弦一根。 聲音激烈發揚, 叫做武弦。 先是宮、商、角、徵、羽五弦。 後加二弦, 稱為文武七弦琴。

此琴有六忌、七不彈、八絕。 何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 何為七不彈?聞喪者不彈、奏樂不彈、事冗不彈、不淨身不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香不彈、不遇知音者不彈。 何為八絕?總之:清奇幽雅、悲壯悠長。

後來伯牙和子期徹夜長談, 怎奈又到天明。 於是二人約好在明年的中秋十五還在這個地方相會, 兩人含著淚分別了。

等到第二年俞伯牙在老地方等待鐘子期的時候, 卻發現他並沒有來。 就自己親自去四處打探, 來到鐘家莊, 遇到一個老者, 乃是子期的父親。 問過之後才知道, 自上次之後, 鐘子期白天砍柴, 晚上讀書, 心力耗廢, 染成怯疾, 已經不在人世。

伯牙聽到後, 五內崩裂, 淚如湧泉。 彈完一曲後從衣夾間取出解手刀, 割斷琴弦,

雙手舉琴, 向鐘子期祭石臺上用力一摔, 摔得玉軫拋殘, 金徽零亂。 瑤琴也隨著知音一同隕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