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4家乳企發出《福州宣言》力挺巴氏鮮奶

24家乳企共同簽署《福州宣言》。 論壇供圖

8月22日,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優質乳工程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 首次明確國家優質乳的核心標準為“天然活性營養”。 同時, 包括長富乳業在內的24家乳企共同簽署《福州宣言》, 推進巴氏鮮奶發展戰略等。

作為論壇承辦方, 福建長富乳業用19年時間完善巴氏鮮奶冷鏈管理體系,目前在福建擁有超120萬訂戶, 首批通過國家優質乳工程驗收, 並躋身全國奶業20強。

國家優質乳工程自2013年實施以來致力於推行巴氏鮮奶。 報告顯示, 我國優質乳在新鮮度和營養活性方面相對進口奶有較大優勢。

優質乳工程確定“天然活性營養”標準

本屆論壇上, 國家優質乳工程的核心標準首次明確為“天然活性營養”, 為消費者選擇好奶提供參照標準。

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委員會副主任顧佳升表示, 牛奶中含有乳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數百種活性物質, 因此“獲取天然活性才是喝奶更重要的目的”。 巴氏保鮮工藝能最大程度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

作為最早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的企業, 長富乳業董事長蔡永康介紹, 從2014年起, 長富從奶源、生產工藝和冷鏈運輸等環節著手, 實施全產業鏈的升級改造。 如對位於武夷山脈的18座生態牧場優化升級, 進一步提升奶牛養殖水準和生乳品質。 並投入1億多元引進歐盟標準的巴氏保鮮工藝和生產設備。

此外, 還對從牧場-工廠-市場的全程冷鏈系統實行無縫管理升級。

在優質乳工程實施過程中, 長富乳業的產品品質得到提升。 截至2017年6月, 長富牧場生鮮牛乳菌落總數平均3萬CFU/ml, 體細胞數28.5萬個/ml, 均比此前有大幅降低。 其巴氏殺菌溫度穩定在80℃/15s, 對熱處理強度的有效控制使巴氏鮮奶中糠氨酸含量始終低於8mg/100g蛋白質, 最大程度保留了牛奶中的天然活性營養。

24家乳企共同簽署《福州宣言》

由農業部發起的國家優質乳工程目的在於推行巴氏鮮奶, 解決國人“喝好奶”的問題, 進而重振中國奶業。

福建長富、新希望、完達山、聖牧高科、花花牛、燕塘等24家乳企此次共同簽署《福州宣言》, 承諾推動創建優質乳標識制度、升級奶牛養殖技術、實施乳製品加工工藝標準化監管;推進巴氏鮮奶發展戰略;確立“天然活性營養”為國家優質乳工程核心標準,

推進這一知識普及。

據瞭解, 目前已有包括長富乳業、新希望、輝山、現代牧業、天友等在內的9家乳企通過了國家優質乳工程驗收, 還有7家乳企處於申請階段。

優質乳有助增強民族奶業競爭力

統計顯示, 近年我國乳製品新增消費中八成被進口所占, 優質巴氏鮮奶的普及程度明顯不足。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更是直接指出, “中國奶業的落後體現在巴氏鮮奶的落後”。

長富乳業董事長蔡永康認為, 全面實施國家優質乳工程可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完成產業價值向消費價值的轉變;二是通過牛奶品質和行業標準的升級,

使中國奶業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三是抵禦進口奶衝擊, 實現奶業全面振興。

按照國家優質乳特優級原料奶(生乳)標準規定, 乳脂率和蛋白率分別高於3.3%和3.1%, 牛奶體細胞數低於30萬個/ml, 細菌總數低於10萬CFU/ml。 這一標準達到甚至超過國際優質乳的營養品質和安全水準, 形成我國奶業競爭力的基礎。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農業部奶及乳製品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主任王加啟在會上表示, 2016年我國奶產品持續保持較高品質水準。 而進口奶產品的保質期偏長, 糠氨酸含量偏高, 存在過度加熱或添加復原乳風險。

來自《中國奶產品品質安全研究報告(2016年度)》顯示,

我國優質乳工程的奶產品奶源品質可控, 工藝穩定可靠, 實現了綠色低碳目標, 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新京報記者 郭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