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守財奴皇帝為保財寶用鐵汁築墓,沒過幾年竟然被雷劈開

劉龑(yan)(889~942年), 曾用名劉岩、劉陟、劉龔, 長的是“身長七尺, 垂手過膝”, (917年)七月, 在番禺(今廣州)自立為皇帝, 國號大越, 改元乾亨。 918年, 改國號為大漢, 史稱南漢, 疆域統治疆域約為今廣東、廣西及雲南的一部分。

南漢疆域範圍

劉龑, 作為開國之君, 卻沒有一點開國之君的樣子, 據史料記載此人妄自尊大、狂妄不羈, 蔑視後唐皇帝為“洛州刺史”, 經常對人說自己“恥為蠻夷之主”;在統治時殘忍苛酷, 動不動就使用“刀鋸、支解、刳剔”等極刑。 最出格的, 還是他執政期間以及死後窮奢極欲的“風流”生活。

劉龑畫像

劉龑在位期間, “悉聚南海珍寶”,

庫房中的珍奇異寶如同山堆。 劉龑把這些財寶竟然全都用在了修建宮殿方面。 (還有個開國皇帝樣子沒?)在位期間, “惟治土木, 皆極環麗”, “唯以治宮殿為務”, 他修建的昭陽、秀華等宮殿, 一律“飾以金碧翠羽”。 具體豪華程度令人驚歎修建昭陽殿時, 黃金飾頂, 白銀鋪地, 殿中開設水渠, 渠底遍佈珍珠, 又將水晶琥珀雕琢成日月形狀, 鑲嵌到東西兩柱的頂端。 晚年修建的南薰殿, 更是窮極豔麗。 據《清異錄》記載, “劉龑僭大號, 作南薰殿柱, 皆通透刻鏤礎石, 各置爐燃香, 故有氣無形。 ”對此, 《南漢春秋》載, “南漢高祖曾作南薰殿, 柱皆通透刻鏤”;《清閒供》載:“先主建南薰殿, 柱皆鏤空, 各置爐燃香其中。 ”這要放到現在, 估計得是排名世界第一的人類文化遺產。

劉龑墓遺址

作為一個酷愛財寶的皇帝, 死後自然有大量財寶陪葬, 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盜, 臨終前用鐵水澆鑄封死墓道,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他的鐵墓在明朝崇禎九年遭遇雷擊, 墓穴出現了巨大裂縫, 附近農民發現墓地地面以“金蠶珠貝”所築, 寶鏡“光燭如白日”, 墓中分列整齊有12個金人, 18個銀人。 最神奇的是, 一尊寶硯的硯池中“有一玉魚能遊動”;同時發現一個碧玉盤加滿水, “有二金魚影浮出”。 還有其他叫不上名字的寶貝, 數不勝數, 這些奇珍異寶, 後被當地官民“搜發無餘”。

被破壞的墓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