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泉州洛陽橋屹立上千年,靠的是牡蠣

牡蠣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牡蠣在我國分佈極廣, 北起遼東, 南到海南, 都有牡蠣的身影。 尤其在河流入海之處, 海水與河水交匯的地帶的牡蠣格外肥美多汁。

采過牡蠣的人都知道, 牡蠣附著在礁石上, 需用尖銳的鐵鏟, 才能把它們鏟下來, 有的牡蠣雖被鏟下來, 殼上仍粘著礁石的殘片, 巨大的粘合力令人吃驚。 原來牡蠣的殼分為兩層, 上層的殼較薄, 能在潮水來時微微扇動, 使海水進入蠣房內, 蠣房內的活體就會從海水中過濾矽藻等食物, 潮水落時, 這層殼就關閉了, 牡蠣躲在殼裡, 處於休眠狀態。 而牡蠣下層的殼較厚, 可看做是牡蠣的基座, 可分泌粘液, 和礁石融為一體。 古人早就注意到了牡蠣的附著性, 聶璜《海錯圖》中說, “蠣生於石, 層壘而上, 常高至二三丈, 粵中呼為蠔山……水沫凝石, 無中生有, 惟蠣最多, 堅而且久”, 層層疊加的牡蠣, 甚至可以形成兩三丈高的小山丘,

正是所謂的“牡蠣礁”。

清代畫家聶璜繪製的牡蠣, 見《海錯圖譜》

牡蠣本是野生, 近年來也有養殖, 早在宋代, 人們就把牡蠣應用在橋樑建築中。 泉州的洛陽橋是北宋名臣蔡襄主政泉州時修建的, 始建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 泉州自唐代以來就躍升為第一大港,

往來商旅北上的行程被洛陽江阻隔, 須渡船才能過, 而又因潮水險急, 險象環生, 商旅視為畏途, 所以稱之為“萬安渡”, 以企盼安全之意。 當時建橋已成為急務。 大橋的選址位於泉州洛陽江的入海處, 因位於海港, 漲潮時波浪滔天, 石橋難以立住根基, 蔡襄等人集思廣益, 苦思造橋之法, 終於有了計策, 先在水底投下巨石, 鋪成一條水下長堤, 然後在這條堤上鋪設橫條石, 這就是後世津津樂道的“筏形結構”, 橋成之後, 眾人擔憂年深日久之後, 橋會被潮水沖壞, 蔡襄又想到了牡蠣, 《宋史·蔡襄傳》載:“襄立石為梁, 其長三百六十丈, 種蠣於礎以為固, 至今賴焉”, 牡蠣的幼崽能在水中遊動, 一旦找到了可以附著的岩石,
它們就會定居下來, 捕到牡蠣的幼仔, 種在橋墩之上, 不出幾年, 牡蠣便層層疊疊, 潮水也難以撼動。 蔡襄還下令, 不准捕食牡蠣, 到宋神宗時, 泉州地方官甚至立法:若有捕撈洛陽橋附近“蠣房”者, 須“徒二年”, 人與牡蠣的合作在此進入了蜜月期, 牡蠣幫人們守橋, 人們也不再捕食牡蠣, 洛陽橋能在海潮中屹立上千年不倒, 多賴牡蠣之功。 洛陽橋建成之後, 南北變為通途, 往來商旅淩波而過, 小小牡蠣, 正在橋下擔當著粘合劑的角色。

洛陽橋上的牡蠣痕跡

蔡襄, 北宋名臣, 也是著名書法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