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劍橋大學“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開通運行

1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首次換展 “一帶一路”元素濃

痕都斯坦玉器

“域外神工——故宮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器展”29日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開展。 這也是故宮首個在地方設立的主題分館開館3個多月來, 首度更換展品。 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從院藏品中遴選出50件痕都斯坦玉器, 其中大多數是首度在公眾面前亮相。 這些玉器包括17至19世紀莫臥兒帝國、印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及中亞至東歐地區的各類典型玉器, 尤以莫臥兒帝國產品作工最為精緻、細膩, 曾被乾隆帝贊為“仙工”、“鬼工”。 這些展品充分反映了歷史上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

這也體現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開辦的宗旨——在享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的鼓浪嶼, 持續展示故宮收藏的大量外國文物珍品。 故宮博物院薈萃了中國最多的古代文化藝術珍品, 藏品達180多萬件, 尤其外國文物的收藏也是國內最多, 共13000多件。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則是故宮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設立主題分館, 填補中國沒有外國文物館的空白, 廈門也因此成為故宮博物院當今在全國第一個設置實體館舍、開展文物展覽活動的合作城市。

2

---打造世界保護與傳承昆曲的重要平臺 劍橋大學“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開通運行

作為在全球範圍內保護與傳承中國昆曲藝術的重要平臺,

“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日前在英國劍橋大學正式開通運行。 昆曲數字博物館旨在收藏、整理、展示世界各國所保存的與昆曲有關的文物和影像資料。 “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是世界首個中英雙語的昆曲數字博物館。 2015年10月,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與中國江蘇省文化廳簽署合作協定, 共建“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 該專案被納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康河計畫——保護即將消失的世界”。 劍橋大學方面表示, 這是中英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全新成果, 將給人類留下一筆寶貴的遺產。 劍橋大學希望該數字博物館成為一個全球性昆曲門戶網站, 讓在世界各地觀看昆曲演出的觀眾, 能夠通過該網站資料, 加深對昆曲的瞭解。 另外, 該數位博物館未來還將提供全球範圍的昆曲演出資訊,
滿足世界各國昆曲愛好者的資訊需求。

3

---書壇“最娘男人”王國聲:將“女書”傳播到全球

留著最具男人標誌的八字鬍, 卻癡迷於鮮為人知的“女書”研究, 業內人士稱王國聲為書壇“最娘男人”, 王國聲則坦然接受這個稱謂。 他在遷西縣國聲女書傳播中心通過網路教學和學院教學的方式傳授女書, 將一生獻給瀕於失傳的“女書”事業, 將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到全世界。 “女書”是世界上唯一的女人文字, 它誕生在宋朝。 “女書”脫胎於方塊漢字, 是漢字的變異。 “女書”基本單字共有1000個左右, 字的外觀形體呈長菱形的“多”字式體勢, 右上高左下低。 斜體修長, 秀麗清臒。 乍看上去似甲骨文,

又有許多眼熟的漢字痕跡。 在中國, “女書”最早是湖南江永一帶專用的漢語方言音節表音文字。 那時, “女書”作品書寫在扇面、布帕、紙片上, 分別叫做“三朝書”、“歌扇”、“帕書”、“紙文”。 有的繡在帕子上, 叫“繡字”。 這裡的婦女有唱歌堂的習慣, 常常聚在一起, 一邊做女紅, 一邊唱讀、傳授女書。 婦女們唱習女書的活動被稱作“讀紙”“讀扇”“讀帕”, 形成一種別具特色的“女書”文化。

4

---山東沂源傳統特色活動亮相 中國郵政《喜鵲》特種郵票首發

8月27日至28日, 第十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在“牛郎織女”傳說之鄉——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舉行。 本屆七夕節圍繞“牛郎織女·情定沂源”這一主題, 開展了“七夕乞巧”手工集市、“愛的永恆”穿越相館、“愛情印記”手模製作、“愛的祈福”七夕廟會等一系列傳統特色文化活動。

8月28日(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當天, 中國郵政《喜鵲》特種郵票在沂源同步首發。 這是中國郵政繼2015年《鴛鴦》和2016年七夕《相思鳥》特種郵票發行之後, 延續愛情鳥類郵票, 又一典型的中國愛情題材郵票。 主辦方還設置了“愛的時光”沂源愛情主題郵局, 並製作了牛郎織女景區印章, 開展慢遞和愛情印章業務。 沂源縣先後被認定為“牛郎織女傳說”的核心傳承地、“中國牛郎織女傳說之鄉”。 沂源“牛郎織女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並在該縣設立了國內唯一的“牛郎織女傳說”專門研究機構——“中國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中心”。

5

---第四屆四川省少兒曲藝大賽在成都彭州寶山舉行

少兒們表演曲藝四川清音

27日,第八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四川賽區選拔賽暨第四屆四川省少兒曲藝大賽決賽在成都彭州寶山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市州的46個參賽節目隊伍參賽,演員最大年齡15歲,最小年齡6歲。全國優秀少兒曲藝節目展演,是中國曲協與有關單位共同舉辦的培養少兒曲藝人才、傳承曲藝藝術的重要品牌活動。自2004年以來已成功舉辦7屆,已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少兒曲藝新苗,得到了廣大曲藝家的贊同,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積極的影響。據記者瞭解,該賽事主辦方圍繞“薪火傳曲韻·青綠滿彭州”為活動主題,創新策劃組織了三場優秀少兒曲藝節目決賽、四川曲藝流動講堂、優秀少兒曲藝節目展演和大賽頒獎等主題活動。本屆大賽將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以及作品獎、新苗獎等,獲得一等獎的節目將參加全國少兒曲藝大賽。

6

---首屆“鳳凰藝術年展”9月登鳳凰古城

記者從28日在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的發佈會上獲悉,首屆“鳳凰藝術年展”將於9月22日在美麗的鳳凰古城開幕。靳尚誼、唐勇力、亞瑟·榮格等中外藝術家作品將參展。首屆“鳳凰藝術年展”將以“超當代”為主題,分新媒體藝術、當代水墨藝術、當代油畫、雕塑藝術和新手工藝五大展區。展覽彙聚中國、法國、義大利、德國、盧森堡、瑞士的19名藝術家的200余件作品,包括國畫、油畫、雕塑、裝置藝術、影像藝術等,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具有鮮明的國際性和學術性。與展覽同期還將舉辦鳳凰國際藝術高端論壇,將評選出“鳳凰藝術獎”,並在“鳳凰藝術之夜”晚會上向獲獎者頒發。組委會主任葉文智說,鳳凰這座小城誕生了陳師曾、黃永玉等許多知名的畫家,這座小城的血液中流淌著繪畫藝術的基因,鳳凰藝術年展會為更多人創造夢想,也會幫更多人實現夢想。該展將每年舉辦一屆,其目的旨在推動中國當代藝術挖掘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傳統的當代性轉換,建構與西方當代藝術和而不同的藝術標準和價值體系,擔負起探索全新藝術方位與路徑的重任。

7

---50餘件象園木雕精品福州展出 “非遺”木雕藝術煥發生機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林秀敏參展木雕精品《遐想》

福州象園木雕精品展27日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啟幕。此次展覽共展出林學善、潘發清、鄭大木、林秀敏、葉國強、鄭新一等象園木雕老、中、青三代木雕藝術家,創作的流派傳承藝術精品50餘件。此次展覽再現象園木雕傳統流派藝術風格,作品中既有繼承傳統,又有創新,昭示著象園木雕明天會更好。據《福州地方誌》記載,福州木雕技藝可追溯到唐宋,從民間建築和佛像神龕雕刻發展起來。明末清初,福州木雕發展達到興盛時期,木雕藝人集聚在象園村,隨後產生輻射效應,周邊的大阪村、雁塔村等受其影響,從而形成了三支各具特色的流派:象園、大阪、雁塔。象園派以圓雕半圓雕人物、動物為主,造型簡樸粗獷,刀法剛勁,講究神韻,既保留了木質原有的的色澤和紋理,凸顯自然本色又不失其精湛技藝。木雕藝術是福建省傳統民間雕刻藝術之一,福州的象園木雕更是淵源流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派並且代代有傳承人,借此次展覽專門把象園精品木雕作品作一個展示,參展作品中有幾代人共同完成的心血製作,也有中國工藝大師之作。

8

---魯迅與國際友人交往的文物在上海展出

80多件文物展現了80多年前魯迅與百余名外國友人在上海的深厚友誼。上海魯迅紀念館8月下旬起至11月20日舉辦“風波浩蕩足行吟——魯迅與國際友人在上海”特展。此次特展以魯迅的文學、美術、社會活動為線索,分為“荷戟尚彷徨”“只研朱墨作春山”“鬥士誠堅共抗流”三部分,分別展示魯迅與國際友人的文學活動及交往、藝術活動及交往,以及共同參與支援國際反法西斯鬥爭的情況。展品包括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17件、三級文物60件,加上複製件,有140餘件。魯迅所作《鐵流》插畫說明、魯迅購於上海的玩具“牛若丸”和上海須藤醫院記錄魯迅晚年每日體溫波動的登記表等,都是首次公開展出。從1927年寓居上海到1936年去世,魯迅在上海時期,著述和創作達到高峰,與國際友人交往也特別密切。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人員近年來通過對館藏文物和史料深度梳理發現,魯迅在上海虹口大陸新村的寓所,不斷推動中外文學、美術、出版及先進文藝思想的交流。

27日,第八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四川賽區選拔賽暨第四屆四川省少兒曲藝大賽決賽在成都彭州寶山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市州的46個參賽節目隊伍參賽,演員最大年齡15歲,最小年齡6歲。全國優秀少兒曲藝節目展演,是中國曲協與有關單位共同舉辦的培養少兒曲藝人才、傳承曲藝藝術的重要品牌活動。自2004年以來已成功舉辦7屆,已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少兒曲藝新苗,得到了廣大曲藝家的贊同,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積極的影響。據記者瞭解,該賽事主辦方圍繞“薪火傳曲韻·青綠滿彭州”為活動主題,創新策劃組織了三場優秀少兒曲藝節目決賽、四川曲藝流動講堂、優秀少兒曲藝節目展演和大賽頒獎等主題活動。本屆大賽將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以及作品獎、新苗獎等,獲得一等獎的節目將參加全國少兒曲藝大賽。

6

---首屆“鳳凰藝術年展”9月登鳳凰古城

記者從28日在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的發佈會上獲悉,首屆“鳳凰藝術年展”將於9月22日在美麗的鳳凰古城開幕。靳尚誼、唐勇力、亞瑟·榮格等中外藝術家作品將參展。首屆“鳳凰藝術年展”將以“超當代”為主題,分新媒體藝術、當代水墨藝術、當代油畫、雕塑藝術和新手工藝五大展區。展覽彙聚中國、法國、義大利、德國、盧森堡、瑞士的19名藝術家的200余件作品,包括國畫、油畫、雕塑、裝置藝術、影像藝術等,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具有鮮明的國際性和學術性。與展覽同期還將舉辦鳳凰國際藝術高端論壇,將評選出“鳳凰藝術獎”,並在“鳳凰藝術之夜”晚會上向獲獎者頒發。組委會主任葉文智說,鳳凰這座小城誕生了陳師曾、黃永玉等許多知名的畫家,這座小城的血液中流淌著繪畫藝術的基因,鳳凰藝術年展會為更多人創造夢想,也會幫更多人實現夢想。該展將每年舉辦一屆,其目的旨在推動中國當代藝術挖掘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傳統的當代性轉換,建構與西方當代藝術和而不同的藝術標準和價值體系,擔負起探索全新藝術方位與路徑的重任。

7

---50餘件象園木雕精品福州展出 “非遺”木雕藝術煥發生機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林秀敏參展木雕精品《遐想》

福州象園木雕精品展27日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啟幕。此次展覽共展出林學善、潘發清、鄭大木、林秀敏、葉國強、鄭新一等象園木雕老、中、青三代木雕藝術家,創作的流派傳承藝術精品50餘件。此次展覽再現象園木雕傳統流派藝術風格,作品中既有繼承傳統,又有創新,昭示著象園木雕明天會更好。據《福州地方誌》記載,福州木雕技藝可追溯到唐宋,從民間建築和佛像神龕雕刻發展起來。明末清初,福州木雕發展達到興盛時期,木雕藝人集聚在象園村,隨後產生輻射效應,周邊的大阪村、雁塔村等受其影響,從而形成了三支各具特色的流派:象園、大阪、雁塔。象園派以圓雕半圓雕人物、動物為主,造型簡樸粗獷,刀法剛勁,講究神韻,既保留了木質原有的的色澤和紋理,凸顯自然本色又不失其精湛技藝。木雕藝術是福建省傳統民間雕刻藝術之一,福州的象園木雕更是淵源流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派並且代代有傳承人,借此次展覽專門把象園精品木雕作品作一個展示,參展作品中有幾代人共同完成的心血製作,也有中國工藝大師之作。

8

---魯迅與國際友人交往的文物在上海展出

80多件文物展現了80多年前魯迅與百余名外國友人在上海的深厚友誼。上海魯迅紀念館8月下旬起至11月20日舉辦“風波浩蕩足行吟——魯迅與國際友人在上海”特展。此次特展以魯迅的文學、美術、社會活動為線索,分為“荷戟尚彷徨”“只研朱墨作春山”“鬥士誠堅共抗流”三部分,分別展示魯迅與國際友人的文學活動及交往、藝術活動及交往,以及共同參與支援國際反法西斯鬥爭的情況。展品包括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17件、三級文物60件,加上複製件,有140餘件。魯迅所作《鐵流》插畫說明、魯迅購於上海的玩具“牛若丸”和上海須藤醫院記錄魯迅晚年每日體溫波動的登記表等,都是首次公開展出。從1927年寓居上海到1936年去世,魯迅在上海時期,著述和創作達到高峰,與國際友人交往也特別密切。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人員近年來通過對館藏文物和史料深度梳理發現,魯迅在上海虹口大陸新村的寓所,不斷推動中外文學、美術、出版及先進文藝思想的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