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博物館首推親子音樂會“大英展”再升溫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引導觀眾多感官感受博物館文化 首推親子音樂會“大英展”再升溫

親子音樂會結合“大英百物展”介紹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文化。

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博物館的展覽除了看, 還能怎樣感受?昨晚, 上海博物館攜手上海音樂廳為正在熱展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定制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音樂會。 這是上海博物館舉辦的首個親子音樂會, 它打破傳統的純演奏音樂會模式, 加入了歷史、文化和藝術等知識, 讓家長和孩子多感官感受博物館文化。 記者在現場看到, 聽完音樂會, 不少孩子迫不及待地拉著父母奔進展廳參觀實物。

“如今的觀眾素質越來越高, 原有的博物館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對此我們必須不斷地開拓新的活動形式, 深化觀眾在展覽之外對於博物館的認識和體驗。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達了舉辦此次親子音樂會的初衷。

他說, 此前, 親子課程和親子活動的成功實踐也反映了家長和孩子確實對形式豐富、體驗良好、具備專業度的博物館教育活動有著強烈的需求。 音樂和文物, 是藝術的不同表達形式, 都是人類記憶和感情的傳遞媒介, 兩者跨界融合更能碰撞出藝術的火花。

此次親子音樂會分為六個篇章, 每個篇章對應一段人類歷史發展的時期, 配以相應的曲目和現場講解, 讓觀眾在聆聽美妙樂曲的同時在歷史長河中徜徉, 探索每一件展品所代表的人類文明以及它們所承載的歷史。 比如, 整場音樂會是以《獅子王》開端的, 該曲目演奏完畢後, 上海博物館親子教育平臺的老師為觀眾生動地講解了大英博物館最古老的器物———來自坦尚尼亞的一件砍砸器,

以及其他早期工具, 還有令人歎為觀止的冰河時期藝術品。 而緊隨其後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權力的遊戲》《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馴龍高手》《指環王》《哆啦A夢》等曲目, 向人們娓娓道來人類各個時期文明的絢爛多姿。 親子音樂會後, 上海博物館安排現場觀眾參觀大英博物館百物展。 音樂加深了孩子們對展覽的期待。 “媽媽, 我們去看180萬年前的‘石頭’吧!”6歲的顧清然拉著媽媽跑到了隊伍的最前面……

楊志剛透露, 這次的親子音樂會只是該館親子教育平臺演出活動的開始, 今後還將結合詩歌、音樂、戲曲、講演、舞蹈等更多形式推出系列演出, 使博物館參觀從單線條的視覺感受變成鮮活的、多維的、多元化的文化體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