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筆墨染春色:趙曉照國畫個展鄭州茶庫站作品掠影

王謝舊時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學書習畫是非貴即富人家孩子的專享, 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是沒有這個權利的。 收藏鑒賞更是達官貴人酒足飯飽之後的消閒。 現實書畫已是這個學齡孩子必修, 所以今時社會的孩子們是幸福的。 而今時成長的這年輕的一代又一代更是各具個性, 連買件衣衫也是不要與人撞衫的, 所以每件收藏品都是獨具個性不與他人雷同的, 何況掛在家中占一面牆的書畫藝術品。 未來的收藏力量一定是民間大眾的, 不只是高端動軋數萬數十萬甚或千金萬銀。

我是草根,

自幼如王冕般喜歡畫畫寫字。 也幸運的生活在這樣的時代, 能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進入四川美院這樣的專業學院學習, 有幸遇到那麼多在藝術道路上辛勤耕耘的老師。 如白德松老師, 張春新老師、黃越老師、劉明孝老師、譚紅老師……成長之路上老師們的音容教導歷歷在目, 在眾多學子中或許老師已不記得我是那一屆的學生, 于我卻師恩難忘!

我是草根, 更明白勤奮學習充實自己的實力。 基礎如砍柴刀, 是必需的修行。 我是草根也是棵幸運的小草, 總能適時的遇到貴人。 2010年機緣巧合拜入陳發源老先生門下為入室弟子, 跟隨老師學習大寫意山水花鳥。 老師于我有別於其他同門:要求極嚴!師傅常說:畫畫很難, 學一輩子未必能成!剛入門師傅手書一匾:專精精進!只是個字卻要用一生來踐行!

時間過得很快, 師從陳老師之日至今已快7載, 于師傅一生所成也只是領會皮毛。 只是師傅這苦行僧般的藝術修行的精神卻也是深有體會。 最初三年的學習幾乎是閉關一般, 一日三餐之餘隻寫字畫畫少有外出交往。 與之前的眾多行走於山水之間的朋友也幾近斷了聯繫。 七年的苦修也只是藝術道路的一小段路程。

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 有這樣的一個平臺讓我做一個正式的小結。

以回饋親人朋友一直的關注支持。 本次展出的作品分四部分:大寫意山水一組、大寫意花鳥一組、傳統文人梅蘭竹菊一組、大寫意大品一組。 所有作品旨在表現一種和協中庸的意境……

山水組畫:且聽泉聲戀翠薇。 早年每每與眾山友意悠游于野山野水之中, 于人跡罕至的山林間常念一種:時有落花至, 深柳讀書堂的世外生活。 山野之中鹿過幽溪如入無人之境的靜謐, 一種歲月靜好的簡單生活。 城市冰冷車水馬龍, 但有我們的親人愛人朋友, 當真要割捨卻也極難。 所以在16年盛夏酷暑時節創作了這組山水, 以慰心中的清涼。

花鳥組畫:葫蘆秋聲。 葫蘆與麻雀(也喚家雀)是年幼時於秋季屋前院後葫蘆掛滿架時常見的景, 一種最鄉土的情結。 一陣風過, 家雀驚飛葫蘆撞的響成一片, 偶而還有架下的一群雞的撲騰追逐。 這景象如今農村也是少見了, 只在證憶裡用這樣的筆墨寫意懷念了!

梅蘭竹菊:這四君是老百姓認知度最高最常見的題材。 越常見的越難表現, 我更喜歡表現畫的文氣, 喜歡讀配詩的意境。 也許這才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吧!

小品組畫:四時疏果, 尋常所見的牽牛花卻有不凡的生命體驗, 那麼的頑強那麼的隨遇而安的挺拔綻放。 喜歡蘇東坡的詩, 最愛他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尋常百姓家, 最好的幸福既是平淡平安和睦的清歡。

畫尋常的畫, 畫百姓欣賞美好的畫, 並讓這種靜美能進入他們的生活為他們日日能賞能懂!

師傅緘言:專精精進。 讓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