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福建篇」產業邁向中高端

迎接黨的十九大

人民日報特別報導

砥礪奮進的五年

【福建篇】

業之優

補短板 促升級 調結構

產業邁向中高端

廈門東渡港已成為海西物流的重要門戶。

趙建軍攝

補產業短板, 促轉型升級, 帶來真金白銀。 據統計, 今年上半年, 福建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924.34億元, 增長7.8%, 增速高於全國平均0.9個百分點, 居東部十省市第一位。

消費類電池市場佔有率超越三星和LG, 躍居世界第一;動力電池超過比亞迪, 居全國首位, 全球第二。 以新能源項目為“核”, 寧德正加速形成鋰電新能源產業集聚帶, “千億產業群”呼之欲出。 寧德加速打造的新動能, 折射的正是近年來項目帶動逐步成為福建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之一。

優質專案帶來 新起點

“高起點引進一批‘補短板’重大專案, 就是為了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 引領產業鏈向中高端揚升, 進而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福建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 福建省先進產能和新興產業占比不高等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 從產品層次上看, 省內消費品工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也相對較弱。 “推進這些項目, 其效應不僅是突破產業關鍵技術、核心技術, 而且將帶動產業鏈缺失環節的填平補齊, 延伸拓展產業鏈的上下游配套, 真正打造出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鏈、產業群。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四海認為, 這正是福建加快動力轉換接續、蓄積發展後勁的關鍵所在。

建設中的福建省能源集團石灰石預均化堆場。 王福平攝

技術創新造就 新動能

目前, 在石獅紡織龍頭企業聯邦三禾公司, 公司新設的3條太極石面料生產線保持全負荷生產狀態。 自引進太極石面料生產技術以來, 公司產品供不應求, 一改以往生產中低檔面料利潤率徘徊在個位數的歷史, 目前利潤率超過30%。 低端紡織服裝產能下降, 中高端產能在上升, 這正是技術改造注入的活力。

去年, 福建省設立規模80億元的企業技改專項基金,

通過股權投資、債權融資等方式支援重點技術改造專案建設, 推動基金儘早投放提速, 每年可為技改企業節約財務費用約2.4億元。

據福建省企業技術改造計畫, 到2020年, 福建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 累計完成投資3萬億元以上。 福建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認為, 福建技改基金為該省補產業短板, 促轉型升級不僅帶來低成本的資金, 也將有效促進技術提升與產品升級。

近年來, 福建省出臺一系列措施, 提升企業科技創新力。 如出臺的《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分段補助實施辦法》, 全省統籌13.96億元, 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給予分段補助、增量獎勵, 降低企業研發風險, 鼓勵企業研發投入。 2016年, 全省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從2010年的1.16%提高到1.55%。

同時, 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 建立重大創新專案成果轉化推進協調機制, 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發酵, 孕育一批在細分行業技術領先的“單項冠軍”“隱形冠軍”, 也極大促進了物聯網、智慧家居、大資料、虛擬實境、石墨烯、稀土、3D列印等福建有基礎、有優勢、有前景的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 成為福建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新動能”。

福建平潭海峽大橋。 念望舒攝

服務產業激發 新活力

2016年, 福建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7%, 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2.8%, 首次超二產, 金融業、物流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6.5%和7.1%, 這也預示著福建省的產業結構正日趨完善。

2017年以來, 在工業大軍爬坡過坎的同時, 福建省的現代服務業也在異軍突起。

位於晉江內坑鎮的普洛斯晉江物流園區,2.2萬平方米的天貓商城貨倉已經投入運營,作為天貓商城在福建唯一的貨倉,這將讓福建買家收貨時間縮短到一天。未來,這裡將成為集倉儲配送、物流總部經濟、商務配套等多功能的複合型現代化服務產業基地。

今年,福建省將重點推進15個以上物流園區建設,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提高園區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升物流園區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全年力爭完成投資30億元。(鐘自煒 林 侃)

案例·創新之城

晉江:傳統產業轉型高新製造

晉江經驗:工業4.0時代,創新是鞏固和發展的唯一答案。

縣域經濟總量連續23年領跑福建、連續16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前十……過去20多年,晉江人民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晉江經驗”。

在經歷連續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後,“晉江製造”進入調整期和轉型期。工業4.0時代,創新是鞏固和發展“晉江經驗”的唯一答案。

2014年,國務院發佈《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在國家層面大力推進積體電路產業發展。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晉江舉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記憶體產業基地:開工一年來,通過“項目建設、人才引進、產業招商”齊頭並進的強大推動力,晉江“芯”產業得以快步向前,積體電路產業鏈條初具雛形。

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是晉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晉江積極推動積體電路、汽車製造、光伏電子等產業鏈專案落地,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打造發展新動能。目標是“先進製造業立市、高新產業強市、現代服務業興市。”

近五年來,晉江先後生成三創園、高校科教園等五大創新載體;引進7家國字型大小科研機構、4個院士工作站,49個省級以上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中皮院、中紡院、中食院、哈工大等晉江分支機搆先後與晉江製造企業合作實施超百個產學研合作專案……

近五年來,晉江通過強化創新培育內化動能,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62%以上,一些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重已經超過5%。目前晉江全市1467家傳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中,176家企業已率先轉型成功,運行態勢良好;811家企業正在往智慧製造、產品創新、管道變革、管理變革等方向轉型。

一年一度的晉江企業創新發展大會,是晉江政企勠力同心、共謀未來發展的一個盛會。今年,這個大會以“緊抓實體,聚力創新”為主題。也就是在這場大會上,晉江梳理出臺了7份經濟發展鼓勵扶持政策,涵蓋製造業、服務業、金融、科技創新等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對於正處在轉型期的晉江製造業來說,這濃縮政府滿滿誠意的政策大禮包不僅是紅利,更是及時雨——正是這種由上至下堅守實業的理念和政策,促使晉江製造業不斷適時追隨市場變化,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

續寫“晉江經驗”新篇章,晉江企業正發力,晉江政府很給力。(趙 鵬 王志前)

案例·創新企業

安踏:傳統民企升級技術中心

安踏啟示:堅守實業、堅持創新。正是創新,讓安踏甩開了對手,和中國製造一起走得更遠,永不止步。

2017年7月10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上市10周年慶典活動在香港隆重舉行。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用“脫胎換骨”總結安踏10年之變:市值從130億突破700億,躋身全球體育用品管理公司市值四強之一;全集團收益從29.9億,增長到去年的133.5億元,年納稅超過23億元;正從一家傳統民營企業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和現代治理結構的公眾公司。

“堅守實業、堅持創新。依靠這顆初心,未來安踏的目標就是要和中國製造一起走得更遠,永不止步。”

在安踏,對於創新的投入從來都是集團的“第一保障”。目前,安踏擁有授權的專利300項,其中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專利73項。如今,每年安踏都至少有3—5個新科技的誕生,同時對舊有的科技進行升級。2017年3月,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安踏又推出國內體育用品品牌首個個性化產品定制服務體系,正式開展定制鞋業務。首批推出的多款定制鞋,30天之內完成從下單到貨到消費者手中。

據統計,安踏創新研發投入比例從10年前占銷售成本的2.5%,已增長到現在超過年銷售成本的5.8%。2009年安踏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稱號。安踏實驗室也于2012年成為首批“福建省企業重點實驗室”,2013年安踏獲評成為“福建省創新型企業”;安踏還身兼體育用品等多個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員單位,參與制定、修訂的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已近100項。

2015年安踏在國內又率先成立鞋類機械研究室,開展自動化、智慧化生產製造的研發。2016年安踏集團開始建設一體化科技產業園,該產業園包含了科技研發中心、智慧製造生產、智慧物流中心等。目前,安踏創新產品比例超過70%。從2009年到2016年8年期間,安踏累計成為國家五大運動中心24支國家隊專業運動裝備供應者。

回顧每一家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經歷,其身後都留有極為清晰的跟隨他人、跟隨對手的痕跡;然而能夠最終長大、最終成功的,安踏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佼佼者。正是創新,讓安踏不僅擺脫了跟隨,更是甩開了對手,安踏運動鞋全國市場綜合佔有率自2001年—2016年連續16年排名第一!(趙 鵬)

福建省的現代服務業也在異軍突起。

位於晉江內坑鎮的普洛斯晉江物流園區,2.2萬平方米的天貓商城貨倉已經投入運營,作為天貓商城在福建唯一的貨倉,這將讓福建買家收貨時間縮短到一天。未來,這裡將成為集倉儲配送、物流總部經濟、商務配套等多功能的複合型現代化服務產業基地。

今年,福建省將重點推進15個以上物流園區建設,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提高園區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升物流園區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全年力爭完成投資30億元。(鐘自煒 林 侃)

案例·創新之城

晉江:傳統產業轉型高新製造

晉江經驗:工業4.0時代,創新是鞏固和發展的唯一答案。

縣域經濟總量連續23年領跑福建、連續16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前十……過去20多年,晉江人民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晉江經驗”。

在經歷連續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後,“晉江製造”進入調整期和轉型期。工業4.0時代,創新是鞏固和發展“晉江經驗”的唯一答案。

2014年,國務院發佈《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在國家層面大力推進積體電路產業發展。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晉江舉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記憶體產業基地:開工一年來,通過“項目建設、人才引進、產業招商”齊頭並進的強大推動力,晉江“芯”產業得以快步向前,積體電路產業鏈條初具雛形。

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是晉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晉江積極推動積體電路、汽車製造、光伏電子等產業鏈專案落地,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打造發展新動能。目標是“先進製造業立市、高新產業強市、現代服務業興市。”

近五年來,晉江先後生成三創園、高校科教園等五大創新載體;引進7家國字型大小科研機構、4個院士工作站,49個省級以上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中皮院、中紡院、中食院、哈工大等晉江分支機搆先後與晉江製造企業合作實施超百個產學研合作專案……

近五年來,晉江通過強化創新培育內化動能,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62%以上,一些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重已經超過5%。目前晉江全市1467家傳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中,176家企業已率先轉型成功,運行態勢良好;811家企業正在往智慧製造、產品創新、管道變革、管理變革等方向轉型。

一年一度的晉江企業創新發展大會,是晉江政企勠力同心、共謀未來發展的一個盛會。今年,這個大會以“緊抓實體,聚力創新”為主題。也就是在這場大會上,晉江梳理出臺了7份經濟發展鼓勵扶持政策,涵蓋製造業、服務業、金融、科技創新等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對於正處在轉型期的晉江製造業來說,這濃縮政府滿滿誠意的政策大禮包不僅是紅利,更是及時雨——正是這種由上至下堅守實業的理念和政策,促使晉江製造業不斷適時追隨市場變化,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

續寫“晉江經驗”新篇章,晉江企業正發力,晉江政府很給力。(趙 鵬 王志前)

案例·創新企業

安踏:傳統民企升級技術中心

安踏啟示:堅守實業、堅持創新。正是創新,讓安踏甩開了對手,和中國製造一起走得更遠,永不止步。

2017年7月10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上市10周年慶典活動在香港隆重舉行。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用“脫胎換骨”總結安踏10年之變:市值從130億突破700億,躋身全球體育用品管理公司市值四強之一;全集團收益從29.9億,增長到去年的133.5億元,年納稅超過23億元;正從一家傳統民營企業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和現代治理結構的公眾公司。

“堅守實業、堅持創新。依靠這顆初心,未來安踏的目標就是要和中國製造一起走得更遠,永不止步。”

在安踏,對於創新的投入從來都是集團的“第一保障”。目前,安踏擁有授權的專利300項,其中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專利73項。如今,每年安踏都至少有3—5個新科技的誕生,同時對舊有的科技進行升級。2017年3月,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安踏又推出國內體育用品品牌首個個性化產品定制服務體系,正式開展定制鞋業務。首批推出的多款定制鞋,30天之內完成從下單到貨到消費者手中。

據統計,安踏創新研發投入比例從10年前占銷售成本的2.5%,已增長到現在超過年銷售成本的5.8%。2009年安踏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稱號。安踏實驗室也于2012年成為首批“福建省企業重點實驗室”,2013年安踏獲評成為“福建省創新型企業”;安踏還身兼體育用品等多個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員單位,參與制定、修訂的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已近100項。

2015年安踏在國內又率先成立鞋類機械研究室,開展自動化、智慧化生產製造的研發。2016年安踏集團開始建設一體化科技產業園,該產業園包含了科技研發中心、智慧製造生產、智慧物流中心等。目前,安踏創新產品比例超過70%。從2009年到2016年8年期間,安踏累計成為國家五大運動中心24支國家隊專業運動裝備供應者。

回顧每一家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經歷,其身後都留有極為清晰的跟隨他人、跟隨對手的痕跡;然而能夠最終長大、最終成功的,安踏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佼佼者。正是創新,讓安踏不僅擺脫了跟隨,更是甩開了對手,安踏運動鞋全國市場綜合佔有率自2001年—2016年連續16年排名第一!(趙 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