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現金獎勵!濰坊發佈22條政策支持虛擬實境產業發展

為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加快建設國家級虛擬實境(以下簡稱 VR)產業基地, 力爭“十三五”末全市 VR 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千億元以上, 努力將我市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電子資訊產業聚集區, 濰坊發佈22條政策支持虛擬實境產業發展。

1.支持新創辦VR企業。 對新成立的實繳註冊資本100萬元以上的VR企業,經投資主體申報、協力廠商評估認定,給予10-20 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支持;新註冊企業在投產運營5年內,上繳地方稅收彌補政府支援投入後,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補助給企業。

2.扶持企業發展壯大。 對晉升為規模以上的VR企業,同級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對產值首次達到2億元、4億元、10億元的VR企業,分別給予獎勵200萬元。

3.支援VR產業項目建設。 對實際投資達到2億元或年納稅總額1000萬元以上的VR招商專案(包括現有企業增加投資、企業並購增加投資),按實際投資額的5%給予企業獎勵,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補助資金主要用於支援企業購進先進設備,開展科技研發和技術升級。

4.政府貼息補助。 對落戶我市的VR企業在建設中實際發生的銀行貸款,由同級財政連續三年給予銀行貸款利息20%的補助,每年不超過150萬元。

5.設立50億元的VR及創新產業基金。 基金用於帶動VR相關產業發展,吸引國內外領先的VR產業企業和專案落戶濰坊。

6.支援本地 VR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 對在主機板、中小板、 創業板上市,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或在境外上市的VR企業,給予 300萬元的獎勵;對實現“買殼”上市,或將上市公司註冊地和主營業務遷至我市的VR企業,給予300萬元的獎勵;對在全國中小企 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VR企業,給予180萬元的獎勵;對在省內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VR企業,給予50萬元的獎勵;對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融資的VR企業,按照融資額的5‰,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7.實施投資風險補償。 對市金融控股集團產業基金參股的子基金,投資於種子期和初創期VR企業,三年內發生投資損失的, 對社會出資人分別按不超過其實際投資損失的60%和30%給予一次性補償,單一項目補償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單一投資機構補償金額最高不超過600萬元。

8.鼓勵開展技術創新。 對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等創新項目,經協力廠商評價機構認定,由同級財政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資金支持。

9.支持承擔重大專項。 對VR企業作為第一承擔單位獲批立項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案,按照當年度國家實際到位資金的10%,由同級財政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資金支持。

10.落實VR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開發新技術、 新產品、新工藝產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11.支持科研平臺建設。對經認定為國家級企業(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行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的VR企業,給予2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經認定 為省級科研平臺的VR企業,給予5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在我市批准設立的VR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建設投入的50%給予補助,每個平臺補助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對建設VR產業公共技術研究院的企業,市級財政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資金 支持。對認定的國家級和省級孵化器、加速器,市級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孵化器、加速器內的VR 企業被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每認定1家,給予孵化器、加速器5萬元獎勵。

12.支持企業重組並購和品牌建設。對通過商標國際註冊的VR企業,由市級財政給予官費50%的補助,單戶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40萬元。

13.支援國內、省內首台(套)產品。對投保的國家、省首台 (套)產品,在享受國家和省保費補償政策後,剩餘保費給予等額資 金支持,對單個企業年度財政扶持額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15.鼓勵高端人才創建研發機構。對新引進的具有國際一流水準、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VR產業人才,在VR基地設立研發機構的,同級財政給予250-1000萬元的資金扶持。對重要國際科 技組織在VR基地設立的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搆,根據其建設和投 資規模、服務水準、引進專案和人才(團隊)數量、產業帶動力以及品牌影響力等情況,給予100-2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

16.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園、入學提供優質服務。對VR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及關鍵技術人員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由當地教育部門根據本人意願予以協調安排。

17.土地保障。對VR企業建設用地優先統籌安排,對進駐VR基地內的VR 資料中心、渲染中心、超算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等專案優先供應用地。對 VR基地內收儲地塊收益及各種規費地方留成部分,原則上全部用於VR基地的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

18.電力保障。對VR基地內的企業實行雙回路電力保障,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並支援發電企業直接交易。

19.網路通信支援。在VR基地內,建設互聯網國際通信業務專用通道,提供互聯網骨幹網路直連和雙路由鏈路保障;依託我市雲計算中心及物聯濰坊公共服務平臺等已建基礎設施,為進駐基地企業提供雲服務;加快推進5G實驗網路建設,實行寬頻網路、 雲服務租費價格補助政策。每年由基地運營主體統一提出申請, 對入駐企業寬頻網路、雲服務租費給予20-40%的價格補助,年補助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20.生活設施建設支持。對VR企業貸款進行生活配套區建設的,財政給予其銀行貸款50%的一次性利息補貼,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21.辦公用房補貼。VR企業在VR基地購置自用辦公場所且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含)的,可享受每平方米1000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每個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租賃VR基地內辦公場所且自用的,前3年免除房租,後2年按50%收取,每個企業每年免除房租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期間不得出租、出售或改變用途。

22.強化組織保障。成立全市虛擬實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全市VR產業發展規劃,推動落實相關政策,組織開展專業招商;統籌協調科技創新園建設推進工作組、智慧硬體產業園推進工作組、虛擬實境內容產業推進工作組,負責組織推進、協調指導虛擬實境產業基地建設和運營。

10.落實VR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開發新技術、 新產品、新工藝產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11.支持科研平臺建設。對經認定為國家級企業(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行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的VR企業,給予2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經認定 為省級科研平臺的VR企業,給予5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在我市批准設立的VR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建設投入的50%給予補助,每個平臺補助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對建設VR產業公共技術研究院的企業,市級財政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資金 支持。對認定的國家級和省級孵化器、加速器,市級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孵化器、加速器內的VR 企業被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每認定1家,給予孵化器、加速器5萬元獎勵。

12.支持企業重組並購和品牌建設。對通過商標國際註冊的VR企業,由市級財政給予官費50%的補助,單戶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40萬元。

13.支援國內、省內首台(套)產品。對投保的國家、省首台 (套)產品,在享受國家和省保費補償政策後,剩餘保費給予等額資 金支持,對單個企業年度財政扶持額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15.鼓勵高端人才創建研發機構。對新引進的具有國際一流水準、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VR產業人才,在VR基地設立研發機構的,同級財政給予250-1000萬元的資金扶持。對重要國際科 技組織在VR基地設立的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搆,根據其建設和投 資規模、服務水準、引進專案和人才(團隊)數量、產業帶動力以及品牌影響力等情況,給予100-2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

16.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園、入學提供優質服務。對VR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及關鍵技術人員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由當地教育部門根據本人意願予以協調安排。

17.土地保障。對VR企業建設用地優先統籌安排,對進駐VR基地內的VR 資料中心、渲染中心、超算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等專案優先供應用地。對 VR基地內收儲地塊收益及各種規費地方留成部分,原則上全部用於VR基地的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

18.電力保障。對VR基地內的企業實行雙回路電力保障,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並支援發電企業直接交易。

19.網路通信支援。在VR基地內,建設互聯網國際通信業務專用通道,提供互聯網骨幹網路直連和雙路由鏈路保障;依託我市雲計算中心及物聯濰坊公共服務平臺等已建基礎設施,為進駐基地企業提供雲服務;加快推進5G實驗網路建設,實行寬頻網路、 雲服務租費價格補助政策。每年由基地運營主體統一提出申請, 對入駐企業寬頻網路、雲服務租費給予20-40%的價格補助,年補助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20.生活設施建設支持。對VR企業貸款進行生活配套區建設的,財政給予其銀行貸款50%的一次性利息補貼,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21.辦公用房補貼。VR企業在VR基地購置自用辦公場所且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含)的,可享受每平方米1000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每個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租賃VR基地內辦公場所且自用的,前3年免除房租,後2年按50%收取,每個企業每年免除房租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期間不得出租、出售或改變用途。

22.強化組織保障。成立全市虛擬實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全市VR產業發展規劃,推動落實相關政策,組織開展專業招商;統籌協調科技創新園建設推進工作組、智慧硬體產業園推進工作組、虛擬實境內容產業推進工作組,負責組織推進、協調指導虛擬實境產業基地建設和運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