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七夕絕對不是情人節,那到底是什麼節?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 大家把它定義成了東方的情人節。 可是, 有史以來, 七夕, 真的, 絕對, 不是情人節!!!

那七夕到底是什麼節?

在中國古代, 七夕與愛情無關。 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 乞巧節, 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 乞巧的方式, 不同地區各有不同。 穿針引線, 小物品競巧是最常見的乞巧方式, 也是最早有記載的。 《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 人具習之。 ”

曬書節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從歷史文獻上看, 至少在三四千年前, 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 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 合稱二十八宿, 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 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

又稱魁首。 後來, 有了科舉制度, 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 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 又稱“曬書節”, 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曜節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 “七”與“期”同音, 月和日均是“七”, 給人以時間感。 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 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 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 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 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七”又與“吉”諧音, “七七”又有雙吉之意, 是個吉利的日子。 在臺灣, 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 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 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炫富節

漢朝的七夕節有登樓曬衣的民俗。 家家戶戶在這一天, 都會把衣物拿到戶外曬。 但這習俗到了魏晉卻開始變了味, 成了土豪們炫富顯擺的日子。 土豪紛紛把家裡的綾羅綢緞晾曬出來, 屌絲們自然不意思把地攤貨晾出來。 到了東晉年間, 就變成土豪們炫富的方式, 有錢的大地主, 就紛紛把家裡的綾羅綢緞曬出來撩妹, 沒錢的屌絲也有炫耀的方法, 怎麼辦?屌絲雖然沒錢, 但是有才就行, 於是這些屌絲文人士子就把家裡面看的發皺的書拿出來曬, 想表達就是飽讀詩書意思, 總之各顯身手,

各種套路。

七夕為什麼會變情人節?

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 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做是“中國情人節”。 而美麗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 善良的人們寧願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 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