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三星新材,轉板後已賺26倍!新三板終止掛牌風還在繼續吹嗎?

導讀:進入2017年以來, 3個月內, 已經有43家企業終止掛牌。 人們不禁要問, 新三板到底怎麼了?

新三板終止掛牌風?

3月20日, 共13家企業發佈終止掛牌相關公告。 其中, 鋒尚傳媒、博信通信、光莆電子、星諾奇、瑞貝科技、德恩精工、唯捷創芯、易之園林、鑫聯環保等9家公司發佈公司股票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正式公告, 創下了單日退市企業數量的歷史記錄。

3月21日, 退市浪潮沒有停下。 環宇橡塑、遙望網路兩家公司發佈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正式公告;傑瑞特3月21日起正式終止轉讓。 截止至2017年3月21日,

新三板共有138家公司摘牌退市, 2016年退市公司數量為56家, 2017年不到3個月合計摘牌43家, 已達到去年全年的75%, 可以預計, 2017年又將是新三板退市的大年。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終止掛牌公司的平均在板時間呈下降趨勢。 最誇張的是眾益製藥, 掛牌剛滿1個月, 就宣佈以13億元的價格出售給華潤三九的全資子公司深圳華潤九新藥業有限公司, 因此而申請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虞滌新 果睿投資董事長、前德隆集團執行總裁

新三板企業終止掛牌的原因有多少?

1.轉板上市, 轉板上市的有16家(含1例借殼上市, 1例上市輔導材料獲當地證監局確認函), 占比15.1%。 這些掛牌公司退市前一年平均營收4.46億元, 退市前一年平均淨利潤6022萬元, 對於這些優質企業,

新三板沒有滿足他們的融資需求, 轉板也就成為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了。

2.被並購, 對於業績表現處於中產階級的新三板公司來說, 轉板上市有難度, 那麼被並購看起來就是一個最優選擇了。 有32家新三板公司因被並購而申請終止掛牌, 退市前一年平均營收2.09億元, 退市前一年平均淨利潤224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 在這32家公司中, 超過一半的公司掛牌不滿1年就被上市公司看中了。

3.公司經營發展戰略變化, 俗話說, “不能在沉默中爆發, 就會在沉默中滅亡”, 這句話對於新三板上那些被忽略的掛牌公司來說同樣適用。 在已終止掛牌的新三板公司中, 有45家公司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配合公司經營發展戰略的調整”或“提高經營決策效率”。

4.未披露定期報告, 犯了錯的, 該走就走。 2016年則有11家新三板公司因未能按時披露定期報告而主動申請終止掛牌或被股轉系統強制摘牌。

新三板怎麼定位?

新三板究竟是如何定位的?

新三板對掛牌企業不分行業, 不限規模, 它被定位為中國創新企業的孵化器。 在制度上, 新三板參考美國的納斯達克, 採用協議轉讓和做市轉讓兩種方式, 之後有可能在優選企業中, 或在精選層中推出和主機板交易方式一樣的競價交易模式。

新三板退市機制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掛牌公司有進有退, 這是新三板向健康、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 正如劉主席說的, “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 又要發揮土壤功能, 讓一批創新能力強、誠實守信、市場前景好的企業,

能夠轉板的就轉板, 不願意轉板的就在新三板裡面綻放。 ”

當然, 生病的而不能綻放的也要及時淘汰。 因此, 這股剛剛刮起的終止掛牌風, 既有主動終止, 也有被動終止, 不管哪一種, 這都是優勝劣汰, 對於行業的發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