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母儀天下的嫘祖是哪裡人?

黃帝元妃嫘( léi)祖, 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 華夏文明的奠基人。 嫘祖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和精華, 是世界絲綢文化的寶貴財富,

是炎黃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也是東方女性文化的光輝典範。

民間傳說, 黃帝和蚩尤都是伏羲後人, 年青時遊牧四方, 聽聞西蜀的西陵國王有女賢淑貌美, 遂千里赴蜀找尋, 終於在一片桑林旁發現正在採桑的嫘祖。

蚩尤向嫘祖獻儷皮求婚遭拒, 黃帝和嫘祖兩人一見傾心, 黃帝接受了嫘祖八拜成婚的要求, 終成蜀人乘龍快婿, 並在蜀地生了兩個兒子。

黃帝迎娶嫘祖的故事在《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中都可以找到記載, 但均寥寥數語, 比較確定的是, 嫘祖是西陵氏之女。 晉人常璩《華陽國志·蜀志》言:“蜀之為邦, …故上聖大禹生其鄉, 孃姻則黃帝婚其族。 ”也是說黃帝在蜀地成婚。

但當今學術界對西陵氏部族和嫘祖故里的認定分歧較大, 認為與嫘祖有關的地域有十餘處。 其中河南有三地:開封、滎陽、西平;湖北有四地:宜昌、遠安、黃崗、浠水;四川有三地:鹽亭、茂縣、樂山;還有山西的夏縣、山東的費縣和浙江的杭州。 由於古代文獻上或多或少地有過這些地方為“西陵”或者與嫘祖傳說相關的記載, 所以認定這些地方為“西陵”並非空穴來風, 也就無法完全排除這些地方為嫘祖故里的可能。

其中嫘祖故里湖北宜昌說、河南西平說和四川鹽亭說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河南的西平, 在西漢以前, 文獻中曾稱西陵。

西漢以後, 西平也被設置過與西陵相關的地名。 西平與黃帝的故鄉新鄭很近。 持西平說的學者認為, 嫘祖是黃帝的第一位妻子, 原始社會交通不發達, 聯姻要受地域局限, 西平縣有始祖山, 還建有嫘祖廟, 認為西平是嫘祖故里可能性較大。 將宜昌定為嫘祖故里, 也是依據史書上西陵縣的記載。 但一些學者認為, 宜昌在西漢以前沒有西陵縣的說法。

而將嫘祖故居定在鹽亭的依據除晉人《華陽國志·蜀志》外, 還有李白之師、唐開元年間著名韜略家鹽亭人趙蕤撰的《嫘祖聖地》碑文, 文中直書嫘祖生在鹽亭, 長在鹽亭。 鹽亭是古西陵的證據還有:夏商以前《禹貢》有載:“岷山導江, 東別為沱, 又東至為澧, 過九江, 至東陵。 ”東陵即今湖南岳陽, 鹽亭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低山區, 長江支流梓江穿城而過, 與岳陽東陵遙遙相向。 故古人據地理方位稱今鹽亭為西陵。 蒙文通先生著《漢:潺亭考》稱:“潺水在今鹽亭境內, 古時稱西陵河”。 當地地方誌記載:上古各小部落, 沿西陵河建起了西陵國, 他們奉種桑養蠶、抽絲制衣的發明人嫘祖作酋長。西陵河水與梓江匯合,奔向了長江。如今沿西陵河兩岸有西陵灣、西陵寨、西陵寺、西陵埡、西陵宮、西陵綢等大量的古地名和絲綢名,這些地名歷代傳承,成了今天研究古西陵所在的“活化石”。

至於說蜀地離黃帝故都遠,黃帝不可能入蜀娶親,也不足駁。《路史》載:“太昊伏羲氏,母華胥,居於華胥之渚。”《路史》注說:“所都國有華胥之州,蓋因華胥居之得名,乃閬中,渝水也”。渝水就是四川閬中的嘉陵江。皇帝的太祖娶蜀地的姑娘生了伏羲,而黃帝和嫘祖的二兒子昌意娶蜀山姑娘生了顓頊。黃帝為什麼不能入蜀娶親呢?今天,峨眉山、青城山還留有黃帝的遺跡,說明他確曾入川。

嫘祖後隨黃帝一路遷徙,在成都平原生下了青陽,在金沙江畔生了昌意。晚年,又隨黃帝到南方巡查,不幸生病,辭世於衡山。臨死前,她想起了自己的故鄉,一定要讓自己的屍骨在故鄉鹽亭下葬。黃帝悲痛不已,將嫘祖安葬在鹽亭青龍山。梁州是顓頊的封地,顓頊稱帝后專程到青龍山為嫘祖修建了墓地。該墓地至今猶存,為川中有名的嫘祖陵風景區。

他們奉種桑養蠶、抽絲制衣的發明人嫘祖作酋長。西陵河水與梓江匯合,奔向了長江。如今沿西陵河兩岸有西陵灣、西陵寨、西陵寺、西陵埡、西陵宮、西陵綢等大量的古地名和絲綢名,這些地名歷代傳承,成了今天研究古西陵所在的“活化石”。

至於說蜀地離黃帝故都遠,黃帝不可能入蜀娶親,也不足駁。《路史》載:“太昊伏羲氏,母華胥,居於華胥之渚。”《路史》注說:“所都國有華胥之州,蓋因華胥居之得名,乃閬中,渝水也”。渝水就是四川閬中的嘉陵江。皇帝的太祖娶蜀地的姑娘生了伏羲,而黃帝和嫘祖的二兒子昌意娶蜀山姑娘生了顓頊。黃帝為什麼不能入蜀娶親呢?今天,峨眉山、青城山還留有黃帝的遺跡,說明他確曾入川。

嫘祖後隨黃帝一路遷徙,在成都平原生下了青陽,在金沙江畔生了昌意。晚年,又隨黃帝到南方巡查,不幸生病,辭世於衡山。臨死前,她想起了自己的故鄉,一定要讓自己的屍骨在故鄉鹽亭下葬。黃帝悲痛不已,將嫘祖安葬在鹽亭青龍山。梁州是顓頊的封地,顓頊稱帝后專程到青龍山為嫘祖修建了墓地。該墓地至今猶存,為川中有名的嫘祖陵風景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