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險企之戰:行業巨頭對決跨界生態,誰將獲勝?

“規模越大越好。 ”“現在是大資本時代, 只有獲得更多牌照, 才有協同優勢。 ”“必須要將管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 ”

多年以來, 市場佔有率, 網點覆蓋範圍、保費收入、價值鏈掌控與全牌照成為眾多險企孜孜以求的目標。 它們都有一個夢想, 成為一個強大的金融帝國, 按照宏大、恒久的空間感來設計推演自己企業。

想成為行業巨頭, 在今天迅速發展的保險市場格局下, 具有相當的合理性:沒有規模, 哪有成本優勢?沒有市場佔有率, 如何在行業內有話語權?不掌控價值鏈, 如何保證效率與客戶體驗,

如何打造端到端的執行力?

成為巨頭不再是唯一選擇

巨頭之路還是華山一條路嗎?當產業格局穩定時, 成為巨頭確實意味著某種意義上, 你已經超越了競爭。 但今天險企的競爭環境已變, 原有的固態、穩定的產業形態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溶解, 當磐石溶解, 構成產業的基地正成為流沙, 時間之戰正代替空間之戰。 保險業正面臨新的競爭規則, 成為巨頭不再是終極競爭法則, 拼連接, 拼生態將成為險企下一步競爭的熱浪, 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在大資料、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基因工程等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催化下, 今天保險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深度前所未有, 而且正呈現加速度的態勢, 產業邊界已經模糊不清,

而遠非先前零星的跨界所能比擬。

於是, 我們看到了:泰康保險投資醫院;BAT全面涉足保險領域;眾安保險正滲透到各個互聯網生態場景;平安產險聯合汽車維修商與各種服務商打造生態服務系統;人保金服也在開展跨界整合, 把產品、場景、服務緊密結合, 構建起創造客戶價值的綜合金融及綜合生活服務生態圈。 跨界融合如洶湧的海浪, 呼嘯而來。

“我一直覺得未來保險可能會變成服務產業鏈的一個環節。 ”一位保險公司的高管說。 風起之於萍末, 今天只是顫動, 未來的振盪將如地震般的猛烈, 產業結構將出現徹底的重構。 我們可以預見:

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將大規模進入保險業, 目前BAT投資和控股了10多家保險公司和代理公司。

它們正進入到保險業的定價、定損、理賠等價值鏈的核心部分。 可以看出, 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等大型平臺都是在追蹤著一些相對不成熟的行業市場化進程, 在某些時點逐步破局, 用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海量的流量、精細化的大資料、創造性的免費商業模式, 來顛覆和改造這些行業, 進而獲取全新的利潤來源。

從汽車業到零售業, 到旅遊業, 在各個保險所依託的細分生態裡, 企業通過自辦公司或者合作等方式, 如雨後春筍般進入保險產業鏈。 例如, 攜程做保險代理公司、蘇寧做保險銷售公司, 廣汽發起創立保險公司等等。 這些企業佔據地利, 擁有自身領域的使用者、資料、管道、場景與服務體系,

將蠶食保險公司的利潤。

保險業內的領軍企業們進一步走出, 深化跨產業的並購, 整合與合作, 在醫養、小額信貸、汽車服務、大健康、農村金額等領域, 形成廣泛的跨界運營模式, 目前泰康保險橫跨醫療、養老、保險、殯葬、互聯網, 以人為核心的全生命產業鏈就是其中一種。

跨界生態之戰悄然打響

在產業演變歷史中, 我們發現這樣的規律, 當產業結構穩定、漸進發展時, 基於規模與價值鏈的競爭優勢更為重要;當產業結構發生非連續的變化、跨界融合成為主旋律時, 基於集體行動的生態優勢更為重要。

今天的產業結構就是一種急劇震盪的跨界融合結構。 此時跨產業商業模式大規模形成。 同時而客戶一體化, 整合性的需求開始成為主流: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一的產品功能,

而是希望通過簡單、極致的交互, 從極小的接觸點上獲得一整套個性化解決方案。 這往往需要對多種產品、服務進行靈活組合, 通常會跨越多個行業。 一個壽險客戶所面對的, 可能有健康管理、基因檢測、壽險、養老服務、理財服務、法律服務、醫療服務等等。 甚至在他與保險公司的交互介面上, 也可能獲得車險、健康險、金融, 乃至商品服務。

此時, 企業的優勢不僅僅來源於內部價值鏈活動的優化和資源能力的積累, 還越來越依賴對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 也就是企業組合商業跨界生態要素, 協調、優化生態系統內夥伴關係, 並形成面對客戶的一體化競爭優勢的能力。 為了具備這樣的能力, 平安在打造開放平臺,眾安保險在搭建自己的場景化保險生態網路。

保險公司們的選擇

在保險業裡,中國平安也在力打造金融服務、房產金融、醫療健康、汽車服務四大領域的跨界生態系統,其中納入了廣闊的合作夥伴。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曾于2016年元旦致辭中言及:“我們不再局限于平安內部的綜合金融,而是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向全行業開放,攜手金融同業夥伴,共同利用新科技,打造更加強大的、開放式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泰康保險也在通過戰略投資等方式,在打造自己的大健康生態圈。2015年成功戰略投資南京仙林鼓樓醫院。2016年,泰康又啟動建設泰康同濟國際醫院,投資華大基因、京都兒童醫院、百匯醫療等國內外知名醫療領域公司。它還在整合醫療產業鏈社會資源,為客戶提供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就醫協助、慢病管理等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務。

對於保險巨頭而言,只有開放自己,搭建跨界生態系統,成為連接的中心點,才能夠贏得未來。“我們與同行的競爭已經不能只靠某一個階段,某一個點的得失來衡量,更多要看生態鏈條各個環節的銜接與整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跨界創新和持續顛覆能力。”一位企業家說。

而眾多中小保險公司也在積極地嵌入跨界生態系統。“這條越來越清晰的路徑由三部分構成:場景保險、平臺保險和生態保險。從場景保險開始,沉澱平臺能力,到生態保險,然後再回饋到保險產品中,但並不是只回饋到眾安保險的產品,而是服務於整個生態,整個保險行業甚至金融行業。”

眾安保險CEO陳勁曾這樣指出。從前年開始,眾安保險與各個互聯網平臺、細分生態的合作提速,目前已與幾百個場景展開業務合作。而在與這些場景的合作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保險產品,而是一種無縫銜接的生態服務。“眾安保險想輸出的就是一個綜合金融服務。從提供產品到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轉變一旦完成,眾安保險就會完成從場景保險向生態保險的轉變。”眾安保險助理總經理王敏此前接受採訪時說。

不主動打造跨界生態圈,就要主動嵌入跨界生態圈。跨界連接時代,新的競爭規則已經呈現,險企準備好了嗎?

記者 趙輝 杜亮

編輯 葉玨瓏

平安在打造開放平臺,眾安保險在搭建自己的場景化保險生態網路。

保險公司們的選擇

在保險業裡,中國平安也在力打造金融服務、房產金融、醫療健康、汽車服務四大領域的跨界生態系統,其中納入了廣闊的合作夥伴。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曾于2016年元旦致辭中言及:“我們不再局限于平安內部的綜合金融,而是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向全行業開放,攜手金融同業夥伴,共同利用新科技,打造更加強大的、開放式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泰康保險也在通過戰略投資等方式,在打造自己的大健康生態圈。2015年成功戰略投資南京仙林鼓樓醫院。2016年,泰康又啟動建設泰康同濟國際醫院,投資華大基因、京都兒童醫院、百匯醫療等國內外知名醫療領域公司。它還在整合醫療產業鏈社會資源,為客戶提供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就醫協助、慢病管理等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務。

對於保險巨頭而言,只有開放自己,搭建跨界生態系統,成為連接的中心點,才能夠贏得未來。“我們與同行的競爭已經不能只靠某一個階段,某一個點的得失來衡量,更多要看生態鏈條各個環節的銜接與整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跨界創新和持續顛覆能力。”一位企業家說。

而眾多中小保險公司也在積極地嵌入跨界生態系統。“這條越來越清晰的路徑由三部分構成:場景保險、平臺保險和生態保險。從場景保險開始,沉澱平臺能力,到生態保險,然後再回饋到保險產品中,但並不是只回饋到眾安保險的產品,而是服務於整個生態,整個保險行業甚至金融行業。”

眾安保險CEO陳勁曾這樣指出。從前年開始,眾安保險與各個互聯網平臺、細分生態的合作提速,目前已與幾百個場景展開業務合作。而在與這些場景的合作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保險產品,而是一種無縫銜接的生態服務。“眾安保險想輸出的就是一個綜合金融服務。從提供產品到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轉變一旦完成,眾安保險就會完成從場景保險向生態保險的轉變。”眾安保險助理總經理王敏此前接受採訪時說。

不主動打造跨界生態圈,就要主動嵌入跨界生態圈。跨界連接時代,新的競爭規則已經呈現,險企準備好了嗎?

記者 趙輝 杜亮

編輯 葉玨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