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橫店影視IPO成功過會,瞄準三四線城市

為記者量身打造的行業資訊平臺

最快的傳媒要聞、最全面的財經輿情、最敏銳的傳媒投資風聲、最前沿的媒介變革趨勢, 是資訊門戶也是工作平臺, 近萬名財經記者註冊、二十萬主流財經人群即時關注。

作者 | 左嘉玉 編輯 | 張子龍

8月22日, 根據橫店控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的最新消息顯示, 橫店影視IPO申請順利通過了證監會審核。 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的民營全國性院線。

作為“橫店系”第五家上市公司, 橫店影視IPO之路備受業界矚目。 鑒於之前的時代院線IPO被否, 稻草熊、唐德影視、龍薇傳媒、新麗傳媒等多家影視公司借殼、重組計畫接連失敗,

進入資本市場對於影視行業似乎前路障礙較多且漫長, 而此次橫店影視的成功突圍讓奔赴IPO之路的其他文化影視產業看到了新的希望, 也無疑為影視文化產業注入了一針“興奮劑”。

公開資料顯示, 橫店影視是由橫店院線有限公司依法整體變更、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業務為院線發行、電影放映及相關衍生業務。 截至2017年6月30日, 公司旗下共擁有245家自營影院。

2014-2016年, 橫店影視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82億元、21.13億元和22.81億元, 同期淨利潤為1.19億元、3.45億元和3.56億元。 2017年1-6月公司實現營收12.42億元, 其中院線票房收入11.14億元, 同比降2%, 在全國院線中排名第8位。 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7億元。

資料顯示, 2016年底橫店影視共有283家影院, 其中直營影院188家, 銀幕數1736 塊, 2016年橫店影視的市場份額占比為4.55%, 位列國內院線中第8位。 而老牌院線萬達院線在2016年市場份額占比達到13.38%, 大地院線占比8.1%, 蟬聯一二。

三四線城市將成為院線新戰場

目前一、二城市仍是主要的電影票倉。 據資料顯示, 2016年一線城市票房總數達98億, 占全國票房總數的21.7%。 觀影人次達2.4億, 占全國觀影人次的17.4%;二線城市票房總數達185億, 占全國票房總數的40.6%。 觀影人次達5.7億, 占全國觀影人次的41.7%由此可見一、二城市的票房占比達到了62.3%。

據媒體分析, 萬達院線依靠商業地產製造消費中心,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選址等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業績波動。

和萬達這樣的一線院線相比, 橫店影視進入院線市場較晚, 因此在一、二線城市上存在占位上的劣勢。 受此影響, 橫店影視的10%毛利率在同行業中處在一個較低水準。

因此, 值得注意的是, 橫店影視此次將利用這次上市募集資金24.86億元, 新建設220家影院, 重點佈局三、四線城市的2800個縣級市。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橫店影視將市場對準三四線城市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隨著未來這些地區居民生活水準的快速提高, 三、四線城市的票房收入可能成為國內票房市場的主要增長點。 二是相比起一、二線城市院線日益增加的建設費用、運營成本, 三、四線城市院線成本更加低廉, 留存更多建設空間。 此次橫店影視重點佈局,

屬於另闢蹊徑, 意在打破一、二線城市被老牌院線籠罩並統治的舊格局, 實現產業戰場全突圍, 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指出, 不僅是同質化競爭激烈, 預計五年之後電影票房增長將會出現停滯, 到時候所有的電影院線都將會受到衝擊, 橫店影視也不例外, 因此橫店影視最大的出路不是大舉擴張, 而是應把院線往多元化的業務方向轉型。

2015中國電影市場的爆發時期已過, 16年逐漸放緩。 2016年國內票房只增長了3.7%, 表明國內市場收入開始走向下滑, 靠人口增加的紅利已經不多, 即使是在三四線城市, 橫店影視也面臨著巨大考驗。

進擊之路艱難, 院線走向大魚吃小魚的合併之路

“影院數量的快速增加和票房增長趨勢的放緩,

導致“本來在一個區域三家電影院大家可以做的很好, 現在有十家電影院了, 整體票房增加了, 但是每一家電影院要麼虧本, 要麼賺少了, 要麼利潤下降了。 ”UME影院創始人吳思遠在10月20日的第三屆浙江青年電影節高峰論壇上說道。

而在票補規模萎縮、人口紅利下降和市場泡沫擠出之後, 隨著區域內競爭的激烈加劇, 影院生存越發艱難, 院線開啟了並購模式。 最近幾個月, 院線並購已經成為行業的熱點話題。 據權威機構統計, 今年以來巨頭的小規模多頻次投資和收購, 發生了至少8起。

1、完美世界收購今典影院

今年稍早些時候, 完美世界收購了今典旗下的217家影院。 美媒對此報導稱, 中國電影票房火熱的增長勢頭或許正在冷卻,但另一個趨勢可能正在抬頭:合併。

2、阿裡控股杭州星際

2016年前6個月,阿裡陸續花了約21億投資大地影院和博納影業。6月份,又認購了大地影院10億的可換股債券,緊接著8月份又用了1億元收購了影院運營商杭州星際80%的股權,並計畫接下來投入至少10億繼續推進星際影院的業務發展。

3、中影控股大連華臣

今年10月16日,中國電影發佈公告稱,擬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大連華臣影業集團有限公司70%股權,收購價為5.53億。中國電影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後,大連華臣將成為中影控股子公司,有利於中影進一步提升公司電影放映板塊的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的全產業鏈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4、博納與新華聯合作

10 月 24 日,新華聯控股與博納影業集團在北京簽署長期合作框架協定。新華聯控股出資 1.5 億元人民幣,將與博納影業集團在影視院線方面展開積極合作。新華聯創建於 1990 年 10 月,曾投資萬達、樂視等公司。

在過去的10年中,一些經歷過資產重組整合的院線獲得了良好發展機會。如中影南方新幹線、金逸珠江、重慶保利萬和等多條院線都是經過整合重組後煥發生機。但隨著票房增長的漸趨穩定,新一輪重組到來後,如何謀求多元化發展,做好電影市場本身才亟需考慮的問題。

電影院線ipo之路辛苦,為什麼是橫店影視?

據雪球報導,針對輕資產類公司,如影視、遊戲等TMT行業收購、剝離、IPO和新三板等企業價值評估問題,證監會專門發佈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7號——輕資產類公司收益法評估》,從評估資料完整性及可靠性、評估方法的適用性、評估假設合理性、現金流測算、重要事項披露等五個方面進行明確。其中,證監會明確強調,輕資產類收益法評估是指採用收益法對上市公司收購或處置有形資產占比相對較小的公司企業價值進行評估,該類公司評估通常表現出評估增值率較大、預期收益增長較快等特點,如影視、遊戲等TMT產業。

Wind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1~7月共審核329家企業首發申請,審核通過率為81.46%,否決率為13.07%。證監會發行監管部披露,截至2017年8月18日,2017年度IPO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共67家。每經影視對主要客戶的銷售、結算政策及相關政策執行情況;電影票價的定價模式、價格區間、各種折扣、優惠、會員和積分政策情況,定價和實際收入間的差異和原因,資產聯結和加盟類影院的定價政策差異及定價權的歸屬方。

2)賣品業務的內控程式等,賣品業務收入與電影放映業務規模是否匹配。

3)廣告業務方面,發行人與廣告業務的最終客戶是否存在關聯關係等。

第一個問題基本屬於對一般情況的介紹,院線對資產聯結類影院控制力較強,除了票房分賬還有投資收益分成,而對加盟類影院的控制力較弱。第二個問題,賣品業務與電影放映業務規模是否匹配,實際問的是主業與副業比例關係問題,時代院線此前也被問及廣告投放與電影放映業務規模是否匹配。橫店影視賣品收入增加,背後與到橫店旅遊人群可能增加有關,或者開發相關衍生品獲取的收入。

據行業人士分析,總的來看,發審委對橫店影視詢問的問題比較溫和,尖銳程度不及時代院線過會那次。實際上媒體此前已披露,橫店影視2016年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營業收入等資料與今年提交的版本有差異。而且橫店影視主業毛利率為行業倒數,招股說明書顯示,橫店影視2014-2016年電影放映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27%、16.92%、10%,同期行業平均水準分別為20%、22%、16%。

無論如何,橫店影視IPO闖關成功,可視為資本市場監管機構對國內影視市場基本走勢投下的一次贊成票。但靠人口增加帶來紅利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如何做好電影內容本身是擺在眼前最大的問題。

「 精彩回顧 」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資訊 | 傳媒大咖 | 傳媒動態

中國電影票房火熱的增長勢頭或許正在冷卻,但另一個趨勢可能正在抬頭:合併。

2、阿裡控股杭州星際

2016年前6個月,阿裡陸續花了約21億投資大地影院和博納影業。6月份,又認購了大地影院10億的可換股債券,緊接著8月份又用了1億元收購了影院運營商杭州星際80%的股權,並計畫接下來投入至少10億繼續推進星際影院的業務發展。

3、中影控股大連華臣

今年10月16日,中國電影發佈公告稱,擬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大連華臣影業集團有限公司70%股權,收購價為5.53億。中國電影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後,大連華臣將成為中影控股子公司,有利於中影進一步提升公司電影放映板塊的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的全產業鏈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4、博納與新華聯合作

10 月 24 日,新華聯控股與博納影業集團在北京簽署長期合作框架協定。新華聯控股出資 1.5 億元人民幣,將與博納影業集團在影視院線方面展開積極合作。新華聯創建於 1990 年 10 月,曾投資萬達、樂視等公司。

在過去的10年中,一些經歷過資產重組整合的院線獲得了良好發展機會。如中影南方新幹線、金逸珠江、重慶保利萬和等多條院線都是經過整合重組後煥發生機。但隨著票房增長的漸趨穩定,新一輪重組到來後,如何謀求多元化發展,做好電影市場本身才亟需考慮的問題。

電影院線ipo之路辛苦,為什麼是橫店影視?

據雪球報導,針對輕資產類公司,如影視、遊戲等TMT行業收購、剝離、IPO和新三板等企業價值評估問題,證監會專門發佈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7號——輕資產類公司收益法評估》,從評估資料完整性及可靠性、評估方法的適用性、評估假設合理性、現金流測算、重要事項披露等五個方面進行明確。其中,證監會明確強調,輕資產類收益法評估是指採用收益法對上市公司收購或處置有形資產占比相對較小的公司企業價值進行評估,該類公司評估通常表現出評估增值率較大、預期收益增長較快等特點,如影視、遊戲等TMT產業。

Wind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1~7月共審核329家企業首發申請,審核通過率為81.46%,否決率為13.07%。證監會發行監管部披露,截至2017年8月18日,2017年度IPO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共67家。每經影視對主要客戶的銷售、結算政策及相關政策執行情況;電影票價的定價模式、價格區間、各種折扣、優惠、會員和積分政策情況,定價和實際收入間的差異和原因,資產聯結和加盟類影院的定價政策差異及定價權的歸屬方。

2)賣品業務的內控程式等,賣品業務收入與電影放映業務規模是否匹配。

3)廣告業務方面,發行人與廣告業務的最終客戶是否存在關聯關係等。

第一個問題基本屬於對一般情況的介紹,院線對資產聯結類影院控制力較強,除了票房分賬還有投資收益分成,而對加盟類影院的控制力較弱。第二個問題,賣品業務與電影放映業務規模是否匹配,實際問的是主業與副業比例關係問題,時代院線此前也被問及廣告投放與電影放映業務規模是否匹配。橫店影視賣品收入增加,背後與到橫店旅遊人群可能增加有關,或者開發相關衍生品獲取的收入。

據行業人士分析,總的來看,發審委對橫店影視詢問的問題比較溫和,尖銳程度不及時代院線過會那次。實際上媒體此前已披露,橫店影視2016年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營業收入等資料與今年提交的版本有差異。而且橫店影視主業毛利率為行業倒數,招股說明書顯示,橫店影視2014-2016年電影放映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27%、16.92%、10%,同期行業平均水準分別為20%、22%、16%。

無論如何,橫店影視IPO闖關成功,可視為資本市場監管機構對國內影視市場基本走勢投下的一次贊成票。但靠人口增加帶來紅利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如何做好電影內容本身是擺在眼前最大的問題。

「 精彩回顧 」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資訊 | 傳媒大咖 | 傳媒動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