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房產大佬李嘉誠、王健林、潘石屹等,五點揭秘地產新戰略

最近, 由於李嘉誠、王健林、潘石屹等地產界大佬們紛紛拋售地產資產, 讓中國的地產界暫態動盪起來, 各種關於地產市場的猜測不斷, 更是有許多人說地產大佬們都跑了。

對此, 潘總有話說。

8月22日, 在SOHO中國中期業績會上, 董事長潘石屹說, “說我們跟李嘉誠、王健林一起都要跑了, 這是誤解, 我們能往哪兒跑去?說我們是從重資產模式向輕資產模式轉, 向平臺化的共用經濟模式, 這是對的。 ”

一、什麼是輕資產

輕資產, 即是輕資產運營模式, 英文名為Asset-light strategy, 是指企業緊緊抓住自己的核心業務, 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 從而讓自己的資本投入“變輕”, 而資產回報率卻達到最高, 是用有限資產獲取最大收益。 輕資產運營是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略, 是網路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戰略的新結構。

輕資產模式投資的最大好處是淨資產很低, 但是淨資產收益率非常高。 經營者無需每年把大部分利潤繼續投入, 就可以實現未來收益, 比如可口可樂每年靠這個品牌都可以賺幾百億。

二、輕資產與重資產區別

重資產指的是企業所持有的例如廠房原材料等的有形的資產。 其在當下所面臨的弊端有:佔用大量資金, 機會成本大;形成大量固定成本--折舊攤銷費用, 一旦轉產、或者資源使用不足將導致大量損失;資金投入大, 利潤回報少, 利潤率較低;後續投入大, 經營上的"瓶頸效應", 規模、效益擴張需大量資金投入。

舉個例子:巴菲特曾經說過, 如果可口可樂公司倒閉了, 就靠這個品牌, 它完全可以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盈利。 毫無疑問, 如果一家化工廠一天內突然化為灰燼, 也許沒個5年10年很難再爬起來了。

這就是輕資產和重資產的差別。

三、地產商業機密

無論是萬達還是SOHO中國, 他們拋售資產並不是跑路, 只不過是資產戰略轉型, 將經營傳略轉向了輕資產。

四、大佬們的輕資產戰略

根據萬達發佈的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萬達集團收入1348.5億元,地產業務收入568.3億元,服務業務收入780.2億元,二者百分比占比比例為42:58。

萬達將來的輕資產模式是去掉,逐漸淡化房地產化,要做的是商業地產服務。簡單來說,就是今後在投資建設萬達廣場時,資金由別人出,萬達只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和管理。萬達甩掉的是地產“包袱”,突出使用的是自身品牌和全球獨創的商業資訊化管理系統來產生租金收益,再將受益以一定比例的分成給投資方以獲取合作共贏的經營模式。

SOHO中國

不只是萬達,老牌房地產公司SOHO中國最近三年通過出售旗下地產專案回收了超200億現金。董事長潘石屹說,出售專案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拿回現金,償還公司的貸款,尤其是境外貸款,因為SOHO中國的收入和資產都是人民幣,所以境外貸款還需要承擔匯率風險;第二個目的是公司想要完成從重資產模式到輕資產模式和共用經濟模式的轉型。

五、地產新時代

轉讓重資產,變現資金投向輕資產業務,輸出品牌,減重輕行,才能以“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錢”的方式來搶食資產運營時代的市場蛋糕。

四、大佬們的輕資產戰略

根據萬達發佈的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萬達集團收入1348.5億元,地產業務收入568.3億元,服務業務收入780.2億元,二者百分比占比比例為42:58。

萬達將來的輕資產模式是去掉,逐漸淡化房地產化,要做的是商業地產服務。簡單來說,就是今後在投資建設萬達廣場時,資金由別人出,萬達只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和管理。萬達甩掉的是地產“包袱”,突出使用的是自身品牌和全球獨創的商業資訊化管理系統來產生租金收益,再將受益以一定比例的分成給投資方以獲取合作共贏的經營模式。

SOHO中國

不只是萬達,老牌房地產公司SOHO中國最近三年通過出售旗下地產專案回收了超200億現金。董事長潘石屹說,出售專案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拿回現金,償還公司的貸款,尤其是境外貸款,因為SOHO中國的收入和資產都是人民幣,所以境外貸款還需要承擔匯率風險;第二個目的是公司想要完成從重資產模式到輕資產模式和共用經濟模式的轉型。

五、地產新時代

轉讓重資產,變現資金投向輕資產業務,輸出品牌,減重輕行,才能以“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錢”的方式來搶食資產運營時代的市場蛋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