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首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版“納斯達克”還缺什麼?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鵬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 完善主機板市場基礎性制度,

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 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這是新三板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而且地位與創業板並列。 此外, 報告對新三板市場的措辭是“積極發展”, 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規範發展。 我們認為, 這顯示了高層對新三板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肯定, 以及新三板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可;新三板的市場地位將進一步提高, 制度改革有望加速落地。

新三板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俗稱, 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 設立的初衷是加快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發展。 從2012年成立至今, 新三板市場的發展與設立初衷相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掛牌門檻低且沒有盈利性要求,

發展速度之快超出市場預期。 資料顯示, 截至到今年3月7日, 掛牌企業達到10805家, 其中協議轉讓企業9179家, 做市企業1626家;如果以2016年為例, 全年掛牌企業2603家, 融資1390億元, 融資金額同比增長14.37%。 中小企業家數截至到2016年底占比約95%, 2016年合計發行融資1010元。 不得不說, 新三板市場為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創業企業的融資管道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切實有效解決了部分企業的融資難題。

正如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所言, 如此大量的中小微企業登陸新三板, 改善了融資結構, 提升了品牌價值, 引領和帶動了社會資本對初創型企業的投資, 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援。

不過, 經過四年多發展, 新三板市場也在經歷“成長的煩惱”,

遇到一些發展瓶頸。 比如, 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愈加凸顯, 2016年裡, 僅1個月的定增融資額度超過150億元, 特別是5月過後的7個月內, 其中6個月的定增融資規模在100億元以下。 同時, 日成交額在10億左右, 分散到幾千家企業, 平均每家成交量僅幾十萬, 且部分企業交易都存在“賤買賤賣”情況, 顯示投資熱情並不高, 因此, 邁過萬家大關之後, 如何改善市場流動性成為重中之重。 又如, 新三板的市場定位問題也引起熱議——是要成為一個獨立市場, 還是A股的預備市場。 這給掛牌企業帶來困擾——是留在新三板等待創新層制度紅利還是轉投IPO?

政府工作報告此時表態“積極發展”新三板, 為新三板未來發展定下了良好的基調,

顯示政府高層已經關注到新三板的問題, 相關制度改革有望加速落地。

事實上, 監管層也並非沒有看到新三板存在的問題, 也在推動相關的改革, 如引入分層機制, 將市場分為創新層與基礎層;引入私募做市商, 來緩解市場做市機構供需不均衡的格局, 提高流動性。

不過, 這些措施對於掛牌企業而言, 感覺遠水不解“近渴”, 期待中的制度政策紅利何時落地仍是一大懸念, 近期跡象顯示越來越多的掛牌優質企業選擇從新三板摘牌而奔赴IPO。

目前有消息稱, 監管層目前正在以再分層為抓手, 加大新三板制度供給改革研究, 未來有望在創新層上推出“精選層”, 並在此基礎上引入競價交易等制度。 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曾表示,

新三板改革是今年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既要有效監管、守住底線, 更要因勢利導、積極作為, 進一步提升融資、交易等核心功能, 使新三板在量的積累基礎上, 質也實現一個大的提升。 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市場分層, 通過分層管理, 把發行、交易、投資者准入和監管等多方面的改革貫穿起來, 為眾多的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的制度供給, 把市場的積極效應進一步釋放出來, 重點支持那些創新能力強、誠實守信、運作規範、前景廣闊的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

我們認為, 當以此為契機, 著力解決長期制約新三板發展的因素, 唯有如此才能讓有著“中國的納斯達克”、“註冊制試驗田”之稱的新三板市場培育出更多有活力、有創新力的企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