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走向衰落的嗩呐

上一年5月上演了一部電影《百鳥朝鳳》, 時隔一年, 某個場景依舊清晰:村裡某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辦壽宴, 請來了游家班吹上一曲, 正當游天明一行吹得起勁, 突然有村民歡呼到“洋樂隊來了, 洋樂隊來了”。 西洋樂器湧入, 歌舞相間的場景, 看著羅列在眼前的樂器, 嗩呐匠們懵了……

嗩呐(義大利語:suona), 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 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 由波斯傳入, 嗩呐的音色明亮, 音量大, 管身木制, 成圓椎形, 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 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 所以俗稱喇叭。 在臺灣民間稱為鼓吹,

廣東地區亦將之稱為“八音”, 廣泛應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 2006年5月20日, 嗩呐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嗩呐, 由哨子、氣盤、芯子、杆子、嗩呐碗五個部分組成。 在木制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後一),

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 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 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 嗩呐雖有八孔, 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 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這個看似“土得掉渣”的樂器, 追究其來源竟然也是來自“西方”。 只是那時的西方,

是西域而非西洋。 嗩呐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 學術界還有爭論。 但從一幅唐代騎馬俑的照片中, 我們看到俑人手裡舉著的樂器, 正是管身比較短粗的一支嗩呐。 或許, 在唐代的時候, 嗩呐這件來自於中東地區的樂器, 已經隨著絲綢之路的漫漫黃沙, 傳入了中國。 那時, 在長安城的街邊, 跳著胡旋舞的異域女子, 身旁或許就有一個吹嗩呐的伴奏。

中西文化的碰撞, 新舊文化的交替, 劇情總是那般相似。 在各種洋樂器、新型事物以雨後春筍般的充沛生命力湧進古老的中國、閉塞的農村時, 多少傳統的“匠活”受到了致命的衝擊, 因難以為繼, 只能被迫放棄。 畢竟, 匠活是匠活, 而生活, 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過去, 農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 “見了嗩呐班, 稀罕得不得了, 每每圍得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鄉里鎮上的班子, 旺季幾乎天天都得‘吹’”。

都說藝術之路沒有盡頭。 嗩呐, 在中國存在了一千多年, 這個中國話的“老土”樂器, 如同許許多多的傳統手工藝、民俗民樂一樣, 正在沒落。 面對這正在消逝的民族傳統又該如何傳承?大家有何看法和建議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