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前兩月工業企業利潤顯著回升 黑色系大漲是主因

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工業企業財務資料顯示, 1至2月,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1.5%, 增速比去年12月加快29.2個百分點, 比去年全年加快23個百分點。

多位專家認為, 2016年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 供給的收縮使得這些行業的產品價格出現快速回升, 進而帶動整個工業品價格的上漲, 這也是1至2月工業企業利潤回升的主因。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工業效益處處長何平表示, 總體看, 目前工業企業利潤仍屬於恢復性增長, 生產加快、價格上漲、成本費用下降使企業利潤增長明顯加快。 尤其是產品價格明顯上漲。

1至2月,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3%, 漲幅比上年12月提高1.8個百分點。 其中, 2月上漲7.8%, 創2008年以來新高。

初步測算, 因出廠價格上漲7.3%, 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11664.3億元, 因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9.1%, 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約9362億元, 收支相抵, 利潤增加約2302.3億元, 增量比上年12月明顯擴大。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中心在報告中指出, 今年1至2月PPI累計增長7.3%, 主因是上游黑色產品價格暴漲, 而中上游與石油、煤炭、黑色、有色直接相關的行業(採礦、冶煉製造、化工)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占比超過30%, 部分行業1至2月利潤出現成倍上漲。 同時上游價格向下游價格傳導也略有體現, 因此工業品出廠價格對收入的貢獻度超過對成本的貢獻, PPI大幅上漲對工業利潤目前還是起到了相當正面的作用。

國家統計局資料也顯示, 反映企業效益的其他指標在明顯改善:一是利潤率同比明顯上升, 1至2月, 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2%, 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 升幅為2012年以來最大;二是回款難首現緩解, 2月末,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41.3天, 同比減少1天, 為近年來首次同比下降;三是存貨增長有所加快, 但產成品周轉天數繼續減少, 2月末,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同比增長6.1%, 增速比上年末加快2.9個百分點。 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5.4天, 同比減少1.1天, 同比呈現加快下降趨勢。

專家認為, 雖然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出現大幅回升, 但其中的結構性分化仍值得關注。

何平表示, 1至2月工業利潤出現較快增長,

較多地依靠煤炭、鋼材和原油等價格的快速上漲。 雖然煤炭、鋼鐵和石油開採等行業利潤增長較快, 但仍屬於恢復性增長。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 利潤回升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 中下遊行業的利潤回升並不明顯, 不少還出現下降, 如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的利潤下降39.3%, 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利潤下降10.9%, 其他製造業下降1.6%。

連平還表示, 今年前兩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9%, 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8個百分點, 但市場似乎忽視了與投資資料同樣重要的消費增速放緩, 而且幅度遠大於投資加快的幅度。 我國消費在GDP中占比及貢獻率已經超過投資, 一旦消費回落,

整個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回暖的基礎也會受到影響。

多家機構預測, 未來工業企業利潤將有所回落。

國泰君安研報預測, 工業企業盈利增速將因為基數效應和PPI價格因素而在未來幾個月有所回落, 但絕對增速將維持在較高水準。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中心也預測, 當前黑色品漲價動能減弱, 大宗商品屢現暴跌, 未來隨著PPI的見頂回落, 同時下游汽車、地產銷售的回落, 生產擴張的動力或衰減。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梁婧表示, 經濟企穩向好是工業企穩回升的基礎, 國內外需求總體改善, 經濟結構性調整持續推進, 政府降成本力度進一步加大, 企業盈利仍會延續改善趨勢。

但梁婧也表示, 要注意到目前利潤的高增長仍主要依賴于資源類、高耗能型工業行業,

在產能過剩領域總體供過於求的背景下, 相關產品價格持續大幅回升較難出現, 隨著上年基數上升, 利潤增速或將有所回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