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訪】李錦:聯通混改體現國企改革決心 更期待“化學式融合”

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牽頭規劃的聯通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 被看作是國企改革的標杆性事件, 一方面聯通集團將放棄絕對控股權, 另一方面以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民營資本將進入到壟斷行業, 改革方案之特殊, 可謂前所未有。

作為目前唯一一家在集團層面整體混改的中央企業, 聯通改革方案會不會被廣泛推廣?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結合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對此, 介面新聞近日採訪了國資問題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 他認為, 聯通集團的混改方案超越了檔的限制,

體現了改革的決心, 其思路和操作方法將成為未來國企改革的重要參考依據。

“此次聯通混改首次將改革層級提升到一級集團層面, 特別是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3.7%降低到36.7%, 失去了持股50%以上的絕對控股地位。 這是以前做不到的, 或者說不敢做的。 ”李錦表示。

不過, “物理式的結合是容易做到的, 而化學式的融合很難做到, ”李錦指出, “此次混改入圍的企業數量多、利益交錯複雜, 會形成多元化董事會和經理層。 董事會能否規範化運作, 激勵與約束機制怎樣構建, 如何做到市場化經營, 將會是接下來對聯通混改實踐的最大考驗。 ”

8月21日, 中國聯通公佈了交易總價將近780億元的混改方案, 除了國資系統的中國人壽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之外,

騰訊、阿裡巴巴、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巨頭悉數登場, 同時還推出了最多達8.48億股的股權激勵方案, 涉及超過7500名核心員工。 因股改方案違反了中國證監會關於定向增發的新規(如定向增發股票數量不得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20%), 證監會以“個案處理”的方式為聯通開了綠燈。

李錦說, 從某種意義看, 這是一場“倒逼”的改革。 以使用者規模、營收、利潤等指標計, 聯通在三大運營商中處於劣勢地位, 業績表現差, 包袱沉重。 從混改方案可以看出, 國企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快轉型升級的意願。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鶴曾指出,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必須通過加快推進改革, 解決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不明確、國有經濟佈局過寬、效率低下等問題。

李錦表示,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其實就是股份制改革, 資本更多元化,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管理企業。 但是, 股份制可能是央企之間, 也可能是私企之間, 只有不同所有制之間的股份制才是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 不僅是投資行為, 而且是產權整合, 參與公司法人治理與市場化經營。 為國企帶來活力, 這是國企搞混改的首要目的。 ”

今年年初, 中央公佈了央企混改的七大領域, 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軍工、電信、民航、鐵路。 6月以來, 國企改革再次升溫, 聯通混改方案落地、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併確認、發改委遴選出的第三批試點企業正在按程式報批。

李錦說, 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以兩條線、兩個領域展開。 一條線是國資委主抓的以經營性央企為主, 以2014年開始試點的中國建材、中國醫藥等為代表, 另一條線是發改委主抓的以特殊功能性央企為主, 從去年秋季以來推出三批試點企業, 突出的代表是東航物流與聯通集團。

除中央企業領域外, 在經濟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 地方推動國企改革的動機也更為強烈。 國企改革無一例外地被各地列為2017年重點工作, 比如, 上海市把國企分四個大類, 實行“分類定責, 分類監管”;廣東、江西、山西、雲南、寧夏等地重視“資本投資運營”, 組建大企業集團;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西藏等地力推“重組整合”。

“上下聯動, 可望在今年年底形成國企改革的突破之勢。 ”李錦說。

他指出, 未來國企改革要在重點難點問題上形成突破, 一部分經驗就將來自地方基層, 另一方面, 地方國企國資改革零碎性、實用性、短期性的特徵明顯, 不少深層次問題有待于中央企業形成經驗才能放開手腳。 比如這次聯通混改形成的衝擊波, 對地方國企改革的影響就很大。

除了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吸引社會資本參股國企, 做大國有資產總規模, 降低國企的資產負債率, 從而達到去杠杆的目的。 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中一個非常特殊的部門, 既是國家經濟主體部門, 也是債務的主要承擔者。 截至3月, 國企總體債務超過87萬億, 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7%, 而民營企業債務只占GDP的44%。

李錦表示,國務院最新提出的建立嚴格的分行業負債率警戒線管控制度是抑制高杠杆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還應推動企業優化資本結構,鼓勵企業通過上市、配股等方式從資本市場融資,改善資本結構,支援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通過盤活存量業務來籌集發展資金,儘量減少對負債的依賴。

他還建議,探索建立國有資本補充機制,出臺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國有資產的財務辦法,妥善解決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所需資本,同時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推進債轉股。

而民營企業債務只占GDP的44%。

李錦表示,國務院最新提出的建立嚴格的分行業負債率警戒線管控制度是抑制高杠杆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還應推動企業優化資本結構,鼓勵企業通過上市、配股等方式從資本市場融資,改善資本結構,支援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通過盤活存量業務來籌集發展資金,儘量減少對負債的依賴。

他還建議,探索建立國有資本補充機制,出臺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國有資產的財務辦法,妥善解決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所需資本,同時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推進債轉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