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常州大學宣講團燃熾青年紅色火炬 傳承張太雷精神

中國青年網常州8月30日電(通訊員 呂彥立 熊英琳 張宇軒)昔有“願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的張太雷先生, 今有“甘凝作滋潤新時代幼苗雨滴”的傳承志願者。 揮動傳承先鋒旗幟, 掀起巨雷風暴浪潮。 從陵園畫壁走進百姓生活, 從歷史畫卷走近嘉澤“巨雷”。 常州大學“燃熾青春火炬, 傳遞巨雷風暴”之張太雷精神傳承理論宣講團在張太雷先生誕辰119周年時, 於7月9日至14日期間, 親歷中國花木之鄉——嘉澤, 開展以“燃熾青春火炬, 傳遞巨雷風暴”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調研在行動, 嘉澤“巨雷”代代傳

被費孝通譽為“綠色生命的搖籃”的嘉澤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當地姬山書院文化工作站負責人武明明首先向初到嘉澤的宣講團成員們講述了嘉澤鎮的文化發展情況。

隨後, 隊員們又與嘉澤鎮團委書記朱淩雲、社區熱心志願者薛阿姨、居民通“余委員”等人進行了一番深刻而親切的交談, 他們與宣講團的成員們共同交流了嘉澤鎮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所傳承、發揚的“張太雷精神”。

為進一步探索“張太雷精神”被賦予的時代內涵, 常州大學宣講團成員對當地的兩位知名手工藝文化傳承者行了訪談。 他們接觸的第一位手工藝者, 是精通“堆花團”手藝的錢玉英老人。 堆花團是民間賀禮的一種習俗, 它是將糯米團子作為底座, 然後再用各色顏料和米粉捏成花樣,

粘在糯米團子上, 用於各種喜慶場面。 另一位手工藝者是精通虎頭鞋的能手——蔣秦華老人。 宣講團成員們在蔣秦華老人一針一線的精湛工藝中, 充分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

兩位老人提及“太雷精神”都頗為動容, 她們向大家講述了自己所經歷的中國社會面貌的變化, 以及革命志士為此付出的艱苦努力。 她們希望實踐小分隊的成員可以將太雷文化傳播出去, 讓更多人瞭解其內涵與精神。

錢玉英老人說:“革命人士都希望我們的祖國要一直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年紀大了, 能做的很有限。 ”宣講團成員告訴兩位老人, 她們默默堅守的奉獻以及對手工藝文化傳承所付出的努力,

正是太雷精神的一種體現與綿延, 而宣講團成員也必將這種“太雷精神”更好地傳承與發揚下去。

隨後, 宣講團成員分為兩人一組, 沿著社區十字街道分組對當地居民進行了“張太雷精神”的問卷調查。 旨在瞭解嘉澤鎮居民對“張太雷精神”的認知情況, 從而為接下來的實踐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無論是散步的老人、商店老闆、商場店家, 不論老少男女, 社區居民都認真配合, 協助宣講團成員完成了調查工作。

嘉澤鎮團委書記朱書記為小隊成員講述嘉澤的時代變遷與發展。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宇軒 攝

“寫漂漂亮亮中國字, 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7月11日上午, “張太雷精神傳承理論”宣講團成員來到嘉澤鎮嘉新社會活動中心, 為書法班的同學們教授一節別開生面的課程。 伴隨著“上課”“起立”基本禮儀的結束, “巨雷風暴”, 這股帶著濃郁愛國、奉獻精神的春風正徐徐地吹向嘉澤的“幼苗”。

宣講團成員們與書法班的同學們講述了張太雷同志的革命事蹟, 並闡述了自己所理解的“太雷精神”。

宣講團成員鼓勵現場同學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太雷精神”的感悟。 同學們對宣講團成員所帶來的“巨雷浪潮”表示感興趣, 在哥哥姐姐們的宣導下, 同學們承諾之後將和父母一齊去拜訪烈士陵園以及常州三傑故居等愛國教育實踐基地, 親自去緬懷這些敬佩的革命烈士, 更多地去瞭解那些犧牲和感動, 增強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

書法班的侯銀春老師聽完同學們的發言後, 頗為動容, 他期待書法班的同學們能“寫漂漂亮亮中國字, 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在書法傳承上有所作為, 不斷延續張太雷同志的精神。

侯銀春老師題寫了一幅“巨雷風暴”的書法作品贈予小隊。 “煢煢不忘英烈, 他朝看風華”, 侯老師希望宣講團成員腳踏實地, 擔負好接班人的責任。伴著隔壁音樂班飄來的同學們“向前,向前……”激昂的解放軍軍歌,書法教室的每一位成員都堅定承諾將“太雷精神”牢記心間。

小隊成員為書法班同學講述自己理解的太雷精神。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宇軒 攝

書法老師為小隊題寫“巨雷風暴”。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宇軒 攝

攜手錘響時代驚雷,親歷下鄉紅色之旅

此次嘉澤行最後以宣講團成員攜手嘉澤社區多才多藝的阿姨們為嘉澤的父老鄉親帶去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主題文娛歡樂演出,旨在錘響新時代的“驚雷”。

伴隨著熱烈的掌聲,晚會正式拉開序幕。首先有十八般武藝皆全的叔叔阿姨們為眾人帶來“威武霸氣”功夫扇《中華有神功》,接著是曲水柔情的扇子舞,還有實踐宣講團成員熱血激昂的詩朗誦《十送紅軍》。在歡歌笑語與感動中,在熱心的嘉澤人民的陪伴下,實踐宣講團成員給嘉澤帶去了別樣的新時代的驚雷,在嘉澤鎮的老少團體中引起強烈反響。晚會最後,以一首全場聯動的《國家》將整場晚會推向高潮,驚雷炸裂,而後一陣寂靜,唯有“太雷精神”在觀眾的腦海中回蕩。

晚會結束後小隊成員與嘉澤的父老鄉親合影留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宇軒 攝

嘉乃丕績,澤潤萬物,這是嘉澤鎮鎮名的由來,其實也恰恰契合了嘉獎太雷之功績,並將其精神傳遍四方的訊息。嘉澤只是此次“太雷精神”宣揚的起點,在張太雷先生誕辰119周年之際,“太雷精神”勢將在各地刮起研究風暴,掀起愛國主義巨浪。

擔負好接班人的責任。伴著隔壁音樂班飄來的同學們“向前,向前……”激昂的解放軍軍歌,書法教室的每一位成員都堅定承諾將“太雷精神”牢記心間。

小隊成員為書法班同學講述自己理解的太雷精神。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宇軒 攝

書法老師為小隊題寫“巨雷風暴”。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宇軒 攝

攜手錘響時代驚雷,親歷下鄉紅色之旅

此次嘉澤行最後以宣講團成員攜手嘉澤社區多才多藝的阿姨們為嘉澤的父老鄉親帶去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主題文娛歡樂演出,旨在錘響新時代的“驚雷”。

伴隨著熱烈的掌聲,晚會正式拉開序幕。首先有十八般武藝皆全的叔叔阿姨們為眾人帶來“威武霸氣”功夫扇《中華有神功》,接著是曲水柔情的扇子舞,還有實踐宣講團成員熱血激昂的詩朗誦《十送紅軍》。在歡歌笑語與感動中,在熱心的嘉澤人民的陪伴下,實踐宣講團成員給嘉澤帶去了別樣的新時代的驚雷,在嘉澤鎮的老少團體中引起強烈反響。晚會最後,以一首全場聯動的《國家》將整場晚會推向高潮,驚雷炸裂,而後一陣寂靜,唯有“太雷精神”在觀眾的腦海中回蕩。

晚會結束後小隊成員與嘉澤的父老鄉親合影留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宇軒 攝

嘉乃丕績,澤潤萬物,這是嘉澤鎮鎮名的由來,其實也恰恰契合了嘉獎太雷之功績,並將其精神傳遍四方的訊息。嘉澤只是此次“太雷精神”宣揚的起點,在張太雷先生誕辰119周年之際,“太雷精神”勢將在各地刮起研究風暴,掀起愛國主義巨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