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聯網+醫藥行業成網貸平臺嘗鮮新出路

在國家大力宣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 醫藥經濟也在互聯網的變革中孕育著機會。 互聯網金融+醫藥行業變革出了醫藥網貸這一供應鏈金融新形態, 一方面優化了醫藥行業的生態佈局, 另一方面深化了對普惠民生之路的探索。

互聯網+醫藥行業生態逐步形成

目前我國互聯網+醫藥行業尚處於發展初期。 在政策不斷促進、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參與者越來越多, 互聯網+醫藥行業的上下游配合度在迅速提升, 產業鏈中的協力廠商服務商也迅速成長。

醫藥行業中藥品和醫療器械供應商一般要8-12個月才能收回醫院的賬款, 對外融資成為供應商企業維持運營的必要手段。 在傳統的信貸模式下, 中小型醫藥供應商由於信用憑證不完善等因素難以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援, 出現融資難的問題影響了整個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

在供應鏈融資模式中, 基於互聯網和大資料等技術, 以醫院及大型分銷商作為核心企業, 利用其信用擔保, 將交易資訊集成到平臺, 使得金融機構可以方便獲取各企業的征信資訊, 進而向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可緩解醫藥供應商融資難的問題。 目前醫藥供應鏈金融的參與方包括商業銀行、電商B2B平臺、醫藥產業鏈服務平臺、互聯網金融公司等。

互聯網金融公司主要是指專注於醫藥供應鏈的網貸平臺, 致力於解決中小型供應商、醫院和經銷商的資金缺口。

深耕醫藥供應鏈的網貸平臺

醫藥供應鏈融資潛在需求尚未被深入挖掘, 存在較大機會。 目前涉及醫藥供應鏈的網貸平臺與其他領域相比, 數量還比較少。

圍繞核心資產的醫藥供應鏈金融業務中, 網貸平臺一般與商業保理等協力廠商機構進行合作, 這種模式中供應商將基於其與採購商訂立的貨物銷售/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公司, 由保理公司向其提供融資服務, 保理公司再將應收賬款的受益權轉讓給網貸平臺, 到期後商業保理從供應商處收回本息並支付給網貸平臺。 這種模式下需通過對合作保理公司的篩選和授信來控制業務的風險。

我國醫藥行業市場潛力巨大, 受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醫藥行業始終保持高速發展。 然而醫藥供應鏈金融網貸平臺由於起步較晚、門檻較高, 體量相對較小。 目前專注於醫藥供應鏈的網貸平臺的產品主要為應收賬款融資、存貨質押融資、個人信貸融資等,

運營模式主要是圍繞核心企業和核心資產展開, 比較單一。 未來醫藥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將更依賴金融科技的創新, 借助於物聯網技術可以結合供應鏈金融中的物流和資訊流,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資訊的不對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