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富裕縣探索發展新方向開啟騰飛新動力

光明莫斯利安生產線。

莫斯利安生產線。 富裕網商中心。

長興合作社網上銷售的長遠辣椒。

有機水稻生產基地。

光明萬頭牧場。

壯觀的富裕老窖基酒庫

生態條件得天獨厚

素有“嫩水之畔明珠城”美稱的酒城乳鄉富裕縣, 地處松嫩平原, 沃野平疇,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 土壤以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為主;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四季分明、天藍水清, 年平均降水量427.4毫米,

年平均相對濕度61%, 年平均日照為2742.8小時, 有效積溫2580℃左右;水域廣闊, 一江三河縱橫交錯, 嫩江是全國兩大未受污染的河流之一;濕地面積廣袤, 是世界三大濕地之一, 烏裕爾河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資料記載, 像松嫩平原這樣的黑土, 每一釐米黑土的形成, 都要在200萬年以上, 特別適合發展無公害綠色農業和綠色(有機)食品。

產業基礎扎實穩固

近年來, 富裕縣緊緊圍繞酒城乳鄉的發展基礎和戰略定位, 按照市委關於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的總體要求, 把綠色食品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出臺政策, 創新機制, 優化環境。 2005年在縣城南2公里, 毗鄰嫩泰高速公路處, 建設了總體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的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園, 並成功晉升為黑龍江富裕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綠色(有機)食品發展,提供了重要承載平臺。

目前,富裕縣初步形成了以乳品加工、白酒釀造為主體,“酒、乳、米、肉、稻”協同發展的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格局,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已佔據了縣域經濟半壁江山,成為經濟增長、財政增稅、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和重要力量。

優勢產業強勢推進

擁有酒乳之鄉美譽的富裕縣,具有酒乳產業基礎厚實,相關配套齊全的綜合優勢,該縣堅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做好特色文章,多條腿走路、多途徑發力,依託光明乳業、明翔乳業等企業集團在開發高端乳品上做文章;轉型生產高端液體奶、小包粉,實現了提檔升級。實施光明莫斯利安生產線智慧化改造專案。總投資1億元,新上6台智慧型機器人,對莫斯利安優酪乳包裝生產線智慧化改造,目前,6台智慧型機器人已正式投入使用。依託恒陽集團、光明集團等在夯實奶源基地上做文章,建成光明生態牧場、光明哈川大型牧場建成使用,擁有亞洲最大單體牛舍的恒陽犇欣萬頭牧場已建成正在進牛;新建和改建了中小型牧場,組建了裕農同創奶牛聯合社,奶牛產業走出了一條“高端液體奶+大型企業牧場+中小牧場+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轉型發展新路子,實現了由千家萬戶散養向企業與合作社規模養殖的痛苦性轉折、歷史性跨越。

白酒產業是富裕的傳統產業、支柱產業,為鞏固好存量,提升“老字型大小”,富裕縣實施了技改擴能,投入1.25億元實施白酒生產線技術改造專案,改建廠房2萬平方米,新上了白酒生產線,使白酒年產能力可達2萬噸;通過校企和院企合作,成功打造了“黑龍江省生態釀酒”的新模式,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培育了北方獨有的高寒糯高粱釀酒專用品種,建立了綠色原料生產基地,創新了“生物工程技術+綠色原料基地+生態典範產品”的研發模式,創造了富裕老窖“飲時不刺喉、飲後不上頭”的產品特色,完善了“綠色、生態、健康、安全”食品釀酒體系。開發了濃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營養型、清香型五大系列百餘種白酒產品。先後在世界名酒名飲協會中華名酒名飲澳門博覽會上獲金獎、美國全美第58屆食品博覽會金獎等國內外多項殊榮。推進富裕老窖公司新三板掛牌上市,順應企業發展需求,全力加快企業上市工作,提升企業知名度,讓其在更大的平臺上實現更好的發展。

近年來,富裕縣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地理區位等比較優勢,推動投資額度大、綜合實力強、市場前景好的益海嘉裡糧食綜合體項目儘快落地開工,目前該項目已成功簽約;根據雙方約定,該專案將投資75億元,落戶在富裕縣塔哈綜合產業園區內。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62萬平方米,除糧食加工綜合體專案外,還包括與綜合體專案相配套的鍋爐、發電廠、鐵路專用線糧食倉儲設施等配套項目。項目達成後,年可實現產值150億元,安置900人就業。該糧食加工綜合體專案將解決富裕縣及周邊670萬畝耕地的訂單種植,同時,也將大大促進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有力推動地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農業發輾轉方式調結構

富裕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三好”原則,不斷提升農產品品質,向種養加銷一體化轉變。

首先該縣致力於“種得好”。他們根據市場供需調整,今年該縣以“減玉米,擴水稻,增經飼和中草藥,加大蔬菜種植面積”的思路來進行種植結構調整的。該縣調減玉米麵積20萬畝以上,玉米重點向優質籽粒玉米、鮮食玉米上調;水稻重點擴大“旱改水”面積,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加大中長粒品種種植規模,比重達到50%以上;加大優質大豆小麥雜糧青貯北藥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富裕縣以“北菜南銷”試點縣項目建設為契機,立足“一區三帶五園”規劃佈局,重點在碾北公路沿線打造3個高標準千畝蔬菜示範園區和一個設施農業示範區。以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載體,以訂單為導向,以冷庫、預冷庫、窖儲為牽動,突出抓好蔬菜(含瓜類)、馬鈴薯、鮮食玉米、食用菌等種植基地,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和專案支援,對建設蔬菜大棚、窖儲、冷庫、預冷庫的給予貸款貼息政策。在調整綠色(有機)種植上,該縣嚴格按照綠色有機生產標準,擴大綠色有機食品原料基地,面積達到30萬畝。做好綠色(有機)產品申請認證工作,新增綠色(有機)標識10個,總數達到46個,綠色有機食品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加強對原有“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範樣板基地的管理,增加設備投入,實現網路銷售可追溯。

再就是“養得好”。作為畜牧大縣,富裕縣圍繞“兩牛一豬”產業,大力實行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養殖。鞏固奶牛業發展肉牛業。大力推進恒陽肉食品深加工專案,帶動肉牛產業發展。鼓勵農民利用閒置牛舍飼養肉牛,擴大肉牛養殖規模。夯實生豬業。重點加快生豬養殖基地建設,推動豐源肉聯完成旭豐生豬規模養殖場建設,再建存欄母豬6000頭、年出欄12萬頭的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有機肥廠和飼料加工廠。儘快爭取河南牧原生豬養殖項目、正大集團百萬頭生豬項目簽約落地。

“種得好”“養得好”比不了最後“賣得好”。富裕縣依託自身的農業資源優勢,提高農產品品質,延伸產業鏈,強化市場行銷。富裕縣以富南灌區物聯網智慧化平臺為中心,新建農業物聯網系統20處、面積30萬畝,實現種植生產全程可追溯。完善農產品品質監管體系,富裕縣6家“三品一標”企業全部進入省農產品品質安全追溯平臺。

富裕縣始終致力於打造自身的特色品牌。立足區域特色和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富裕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做大做強綠豐面業、天箭泉大米、滿香園酸菜、長遠紅辣椒等老品牌。深入實施“北菜南銷”示範縣項目,重點推出忠厚馬鈴薯、塔哈西甜瓜等綠色有機品牌。富裕縣在守住傳統展會推介陣地基礎上,拓寬農產品銷售管道。大力提倡訂單銷售,全力抓好蔬菜、雜糧、中草藥的訂單簽訂。鼓勵開展網路行銷,依託黑龍江大米網、“神州買賣提”電商平臺,擴大優質農產品銷售品種和範圍;該縣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經紀人,發揮他們在農產品流通方面人脈廣、經驗豐富、資訊來源多的優勢,活躍農產品市場,暢通銷售管道。

並成功晉升為黑龍江富裕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綠色(有機)食品發展,提供了重要承載平臺。

目前,富裕縣初步形成了以乳品加工、白酒釀造為主體,“酒、乳、米、肉、稻”協同發展的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格局,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已佔據了縣域經濟半壁江山,成為經濟增長、財政增稅、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和重要力量。

優勢產業強勢推進

擁有酒乳之鄉美譽的富裕縣,具有酒乳產業基礎厚實,相關配套齊全的綜合優勢,該縣堅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做好特色文章,多條腿走路、多途徑發力,依託光明乳業、明翔乳業等企業集團在開發高端乳品上做文章;轉型生產高端液體奶、小包粉,實現了提檔升級。實施光明莫斯利安生產線智慧化改造專案。總投資1億元,新上6台智慧型機器人,對莫斯利安優酪乳包裝生產線智慧化改造,目前,6台智慧型機器人已正式投入使用。依託恒陽集團、光明集團等在夯實奶源基地上做文章,建成光明生態牧場、光明哈川大型牧場建成使用,擁有亞洲最大單體牛舍的恒陽犇欣萬頭牧場已建成正在進牛;新建和改建了中小型牧場,組建了裕農同創奶牛聯合社,奶牛產業走出了一條“高端液體奶+大型企業牧場+中小牧場+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轉型發展新路子,實現了由千家萬戶散養向企業與合作社規模養殖的痛苦性轉折、歷史性跨越。

白酒產業是富裕的傳統產業、支柱產業,為鞏固好存量,提升“老字型大小”,富裕縣實施了技改擴能,投入1.25億元實施白酒生產線技術改造專案,改建廠房2萬平方米,新上了白酒生產線,使白酒年產能力可達2萬噸;通過校企和院企合作,成功打造了“黑龍江省生態釀酒”的新模式,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培育了北方獨有的高寒糯高粱釀酒專用品種,建立了綠色原料生產基地,創新了“生物工程技術+綠色原料基地+生態典範產品”的研發模式,創造了富裕老窖“飲時不刺喉、飲後不上頭”的產品特色,完善了“綠色、生態、健康、安全”食品釀酒體系。開發了濃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營養型、清香型五大系列百餘種白酒產品。先後在世界名酒名飲協會中華名酒名飲澳門博覽會上獲金獎、美國全美第58屆食品博覽會金獎等國內外多項殊榮。推進富裕老窖公司新三板掛牌上市,順應企業發展需求,全力加快企業上市工作,提升企業知名度,讓其在更大的平臺上實現更好的發展。

近年來,富裕縣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地理區位等比較優勢,推動投資額度大、綜合實力強、市場前景好的益海嘉裡糧食綜合體項目儘快落地開工,目前該項目已成功簽約;根據雙方約定,該專案將投資75億元,落戶在富裕縣塔哈綜合產業園區內。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62萬平方米,除糧食加工綜合體專案外,還包括與綜合體專案相配套的鍋爐、發電廠、鐵路專用線糧食倉儲設施等配套項目。項目達成後,年可實現產值150億元,安置900人就業。該糧食加工綜合體專案將解決富裕縣及周邊670萬畝耕地的訂單種植,同時,也將大大促進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有力推動地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農業發輾轉方式調結構

富裕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三好”原則,不斷提升農產品品質,向種養加銷一體化轉變。

首先該縣致力於“種得好”。他們根據市場供需調整,今年該縣以“減玉米,擴水稻,增經飼和中草藥,加大蔬菜種植面積”的思路來進行種植結構調整的。該縣調減玉米麵積20萬畝以上,玉米重點向優質籽粒玉米、鮮食玉米上調;水稻重點擴大“旱改水”面積,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加大中長粒品種種植規模,比重達到50%以上;加大優質大豆小麥雜糧青貯北藥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富裕縣以“北菜南銷”試點縣項目建設為契機,立足“一區三帶五園”規劃佈局,重點在碾北公路沿線打造3個高標準千畝蔬菜示範園區和一個設施農業示範區。以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載體,以訂單為導向,以冷庫、預冷庫、窖儲為牽動,突出抓好蔬菜(含瓜類)、馬鈴薯、鮮食玉米、食用菌等種植基地,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和專案支援,對建設蔬菜大棚、窖儲、冷庫、預冷庫的給予貸款貼息政策。在調整綠色(有機)種植上,該縣嚴格按照綠色有機生產標準,擴大綠色有機食品原料基地,面積達到30萬畝。做好綠色(有機)產品申請認證工作,新增綠色(有機)標識10個,總數達到46個,綠色有機食品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加強對原有“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範樣板基地的管理,增加設備投入,實現網路銷售可追溯。

再就是“養得好”。作為畜牧大縣,富裕縣圍繞“兩牛一豬”產業,大力實行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養殖。鞏固奶牛業發展肉牛業。大力推進恒陽肉食品深加工專案,帶動肉牛產業發展。鼓勵農民利用閒置牛舍飼養肉牛,擴大肉牛養殖規模。夯實生豬業。重點加快生豬養殖基地建設,推動豐源肉聯完成旭豐生豬規模養殖場建設,再建存欄母豬6000頭、年出欄12萬頭的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有機肥廠和飼料加工廠。儘快爭取河南牧原生豬養殖項目、正大集團百萬頭生豬項目簽約落地。

“種得好”“養得好”比不了最後“賣得好”。富裕縣依託自身的農業資源優勢,提高農產品品質,延伸產業鏈,強化市場行銷。富裕縣以富南灌區物聯網智慧化平臺為中心,新建農業物聯網系統20處、面積30萬畝,實現種植生產全程可追溯。完善農產品品質監管體系,富裕縣6家“三品一標”企業全部進入省農產品品質安全追溯平臺。

富裕縣始終致力於打造自身的特色品牌。立足區域特色和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富裕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做大做強綠豐面業、天箭泉大米、滿香園酸菜、長遠紅辣椒等老品牌。深入實施“北菜南銷”示範縣項目,重點推出忠厚馬鈴薯、塔哈西甜瓜等綠色有機品牌。富裕縣在守住傳統展會推介陣地基礎上,拓寬農產品銷售管道。大力提倡訂單銷售,全力抓好蔬菜、雜糧、中草藥的訂單簽訂。鼓勵開展網路行銷,依託黑龍江大米網、“神州買賣提”電商平臺,擴大優質農產品銷售品種和範圍;該縣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經紀人,發揮他們在農產品流通方面人脈廣、經驗豐富、資訊來源多的優勢,活躍農產品市場,暢通銷售管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