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隨筆:拜見賈平凹老師

對賈平凹老師的名字, 知道的很早, 那是在外縣一個鎮子上, 讀初中的時候, 在演一個電影《雞窩窪的人家》, 那時, 一個小夥子, 正在和大姐談戀愛, 一塊去看那電影, 他很驕傲的對我說, 這個電影, 是根據一個他們商量本地的一個作家的小說改編的。

從此, 我就記住了這個作家的名字。

不過, 那時, 我一心想的是考學, 讀書來去路途遙遠, 在學校裡, 學業重, 頓頓吃糊湯, 讓人除了學習, 沒有心思想別的, 或者有其他愛好。

在初中畢業, 考到了市里一個學校裡讀書, 學校的環境好, 不用頓頓吃糊湯, 有了米麵吃。 也沒有了考學的壓力,

知道幾年畢業後, 就有了正式的工作。 人沒有了壓力, 學習也就閒散了下來, 各個同學, 在尋找自己的玩伴, 也有了自己的愛好。

我在和宿舍裡的一個同學打賭, 在校報上發表一篇文章, 他給打一份紅燒肉時, 愛上了文學。 後來, 我在校報上發表了文章, 那同學卻沒有給我打紅燒肉, 卻讓我因此有了愛好, 讀書, 寫作。

我從老師那知道, 校報的名字, 就是賈平凹老師題寫的。 而那時, 文壇上, 賈老師的作品, 很是受歡迎。 我去書店裡看過之後, 立刻也喜歡上了。 喜歡賈平凹老師作品裡, 那種清新, 空靈。 也喜歡賈平凹老師作品裡, 寫的那些自然景色, 人和事情, 都仿佛就是我家鄉的景色, 家鄉的人和事情一樣。

從此, 我就深深的記住了賈平凹老師的名字,

也喜歡上了他的作品。 雖然讀書, 每個月, 家裡給的生活費並不多, 但是, 我在節省了飯錢之後, 去書店裡, 買了賈平凹老師的兩本書。 一本藍皮, 有他影像的散文自選集。 一本深藍皮, 是他的中短篇小說集。

很久, 很久的日子, 我就陶醉在賈平凹老師的散文裡。 喜歡老師散文裡的空靈, 意境。 許久, 許久, 陶醉在賈平凹老師小說的人和事情裡, 也陶醉在那些自然的環境裡。 腦子裡記住了天狗, 韓玄子, 滿月兒, 五魁, 等等名字。

許久, 許久的日子裡, 我唯讀賈平凹老師的書, 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我也模仿著賈平凹老師的作品, 寫著文章。

賈平凹老師的中短篇小說集裡, 有一張他的照片, 靜靜的坐在一個書架前,

雙手交叉, 放在腿上, 靜靜的望著前方。 身後, 書架裡, 滿滿的, 都是書。 讓我敬仰, 崇拜。

不過, 那時, 感到賈平凹老師, 不管是人, 還是作品, 都是神一樣的, 離我很遠, 從來沒有想過能見到他。

從城市裡畢業後, 我陪伴我的, 一直的賈平凹老師的作品。 我也模仿著賈平凹老師的作品, 寫著文章。 村莊裡, 是偏僻的, 死寂的, 頭上的狹窄的天空, 天空下, 是靜靜的群山, 群山間, 是田地, 和土牆黑瓦的寥落的人家。 雞拖長了聲音在鳴叫, 讓人感到空氣仿佛凝固, 讓人感到窒息, 壓抑。 是賈平凹老師的文字, 在清新, 空靈中, 能帶給人一種美好, 和想像, 撫慰了人的內心, 帶給人美好的感受, 支撐著人的靈魂, 度過那些寂寞, 艱難的日子。

在許多年之後,

我再接觸了沈從文, 和川端康成的作品後。 也讀了孫犁的作品後, 也深入的瞭解了賈平凹老師的作品之後, 我感到, 賈平凹老師, 和這些作家的作品, 有相似, 和傳承的地方。 從此後, 雖然我一直讀賈平凹老師的作品, 喜歡他的作品, 但是, 也喜歡和賈平凹老師風格相似的這些作家的作品。 是這些作品, 薰陶著我的靈魂, 支撐起我的精神, 指引我向前。

賈平凹老師的作品。 我感到, 是以《廢都》為分界線的。 《廢都》之前的作品, 清新, 空落。 《廢都》之後的作品, 多了一份凝重, 滄桑。 清新, 空靈, 有清新空靈的美麗。 凝重, 滄桑, 也有凝重滄桑的美麗, 都一樣讓人喜歡。

一晃, 人也從當初喜歡文學時, 一身朝氣, 青春的少年, 到了人過中年, 到了不惑年齡的滄桑。

對文學, 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不再對文學寄予名利, 而是寄託內心的一種方式, 尋找活著的希望的一種途徑。

而這時, 意外的能到古都西安落腳。 通過一些人的打聽, 終於知道了賈平凹的住處。

心裡, 一時欣喜。

其實, 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 我也有意, 無意的去找尋過賈平凹老師。 我去過賈平凹老師的家鄉, 棣花。 到了棣花鎮, 我邊讀老師的散文《棣花》, 邊根據散文裡描寫的, 欣賞著棣花的風景。 也渴望著, 能在棣花鎮子, 意外的碰到賈平凹老師。

賈平凹老師家鄉棣花, 的確是個很美的地方。 那裡的天美, 山美, 水美, 村莊更美。 還有一個很大, 很大的荷花塘, 去的時候, 荷花正盛開, 空氣中, 飄散著荷花的香味。 賈平凹老師的家, 就在荷塘對面一個坪兒上。 坪兒下,有一個戲臺。還有一條老街。和宋金邊城。我想,賈平凹老師的家鄉,是富有靈性的,是有文脈的,賈平凹老師,是吸納了家鄉的文脈,才寫的這樣一手好文章。

也去了賈平凹老師的老家,心裡懷著崇敬。賈平凹老家裡,許多的東西,他都寫進了文章,門前的醜石,轆轤。我坐在賈平凹老師門前的醜石上,想了許久,許久。

也去了賈平凹老師的家裡,見到了賈平凹老師的親人,買了賈平凹老師親筆簽名的書籍。然後,匆匆離去,遺憾的是,沒有見到賈平凹老師。

後來,在西安,也去了作協小院,還去了雁塔那老師的工作室,也都沒有能見到賈平凹老師。

知道了賈平凹老師居住的地方,和妻子一塊,去了前兩次。一次在夏初,一次在酷暑中,到了老師門前,敲了門,但是,沒有人。

那天,和妻子去玉祥門買個汽車配件,無意中經過賈平凹老師的住處,帶著激動,又去了賈平凹老師的家門前,讓妻子敲了門,又準備帶著以往來,一樣失望的心情離開時,沒有想到,門打開了,賈平凹老師出現在門前。

我的心裡,一時有說不出的激動,腦袋嗡一下大了。雖然未曾謀面,賈平凹老師,就是記憶裡,照片上的樣子。我帶著激動,給賈平凹老師介紹了自己,老師很客氣的讓進了屋子。

屋子裡,整齊的擺放著許多的物品,在一個桌子前,我和賈平凹老師相對坐下。

老師取出煙抽著,給我說著,他剛從北京回來,有些累,想休息一會兒。我知道自己打擾老師了,不能耽誤老師許多時間,就迫不及待的給老師說著,我讀過他的哪些書,什麼感受。老師聽著,微笑著,那微笑的樣子,就像孩童一般。

我也給老師,說著我也在寫作,對寫作的執著,和迷茫。老師說了一些鼓勵的話語。想讓老師看我寫的作品,才知道無意識而來,竟然沒有帶作品,手機裡有,不方便讓老師看。

就這樣在激動,和興奮中,心裡有許多許多的話,要和老師說,因為老師忙,累,沒有時間多說話。我感到,如果有時間,不打擾老師,我會和老師說一天的話。雖然第一次見到老師,可是,我感到我對老師,已經熟悉到心裡。

很快,老師一根煙抽完,我感到不好意思再打擾,就起身離開,提出要給老師照相,老師爽快的答應了。一臉的微笑。也提出要和老師合影,老師也答應了,只是,一旁的妻子,也大概激動,沒有抓出精彩的瞬間,把和老師第一次見面,合影的照片,拍成了很奇怪的樣子。

然後,老師送了我們,出了門,和老師道別離去。

心裡就盼望著,日後有什麼時間,再和老師見面,能多聊聊。說文學,也說文學之外的話題。也聆聽老師的教誨。

這天,是2017年8月26日,永遠銘記。

坪兒下,有一個戲臺。還有一條老街。和宋金邊城。我想,賈平凹老師的家鄉,是富有靈性的,是有文脈的,賈平凹老師,是吸納了家鄉的文脈,才寫的這樣一手好文章。

也去了賈平凹老師的老家,心裡懷著崇敬。賈平凹老家裡,許多的東西,他都寫進了文章,門前的醜石,轆轤。我坐在賈平凹老師門前的醜石上,想了許久,許久。

也去了賈平凹老師的家裡,見到了賈平凹老師的親人,買了賈平凹老師親筆簽名的書籍。然後,匆匆離去,遺憾的是,沒有見到賈平凹老師。

後來,在西安,也去了作協小院,還去了雁塔那老師的工作室,也都沒有能見到賈平凹老師。

知道了賈平凹老師居住的地方,和妻子一塊,去了前兩次。一次在夏初,一次在酷暑中,到了老師門前,敲了門,但是,沒有人。

那天,和妻子去玉祥門買個汽車配件,無意中經過賈平凹老師的住處,帶著激動,又去了賈平凹老師的家門前,讓妻子敲了門,又準備帶著以往來,一樣失望的心情離開時,沒有想到,門打開了,賈平凹老師出現在門前。

我的心裡,一時有說不出的激動,腦袋嗡一下大了。雖然未曾謀面,賈平凹老師,就是記憶裡,照片上的樣子。我帶著激動,給賈平凹老師介紹了自己,老師很客氣的讓進了屋子。

屋子裡,整齊的擺放著許多的物品,在一個桌子前,我和賈平凹老師相對坐下。

老師取出煙抽著,給我說著,他剛從北京回來,有些累,想休息一會兒。我知道自己打擾老師了,不能耽誤老師許多時間,就迫不及待的給老師說著,我讀過他的哪些書,什麼感受。老師聽著,微笑著,那微笑的樣子,就像孩童一般。

我也給老師,說著我也在寫作,對寫作的執著,和迷茫。老師說了一些鼓勵的話語。想讓老師看我寫的作品,才知道無意識而來,竟然沒有帶作品,手機裡有,不方便讓老師看。

就這樣在激動,和興奮中,心裡有許多許多的話,要和老師說,因為老師忙,累,沒有時間多說話。我感到,如果有時間,不打擾老師,我會和老師說一天的話。雖然第一次見到老師,可是,我感到我對老師,已經熟悉到心裡。

很快,老師一根煙抽完,我感到不好意思再打擾,就起身離開,提出要給老師照相,老師爽快的答應了。一臉的微笑。也提出要和老師合影,老師也答應了,只是,一旁的妻子,也大概激動,沒有抓出精彩的瞬間,把和老師第一次見面,合影的照片,拍成了很奇怪的樣子。

然後,老師送了我們,出了門,和老師道別離去。

心裡就盼望著,日後有什麼時間,再和老師見面,能多聊聊。說文學,也說文學之外的話題。也聆聽老師的教誨。

這天,是2017年8月26日,永遠銘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