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霍元甲玄孫全運會奪冠,霍家唯一習武的她38歲才開學“迷蹤拳”

說起天津, 留給人們最深印象的人物形象, 大概要數“津門大俠”霍元甲了。 當年一曲《萬里長城永不倒》, 讓這位昔日武術名家成為中國人心中的民族英雄, “霍家迷蹤拳”(現為霍氏練手拳)更是當年的一個熱門詞彙。

就在本次全運會上, 霍元甲的第五代玄孫霍靜虹, 代表天津隊拿下群眾比賽健身氣功團體賽冠軍。 作為霍家這一代中唯一習武之人, 霍靜虹理所應當的成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霍氏練手拳代表性傳承人。 如今, 她也正著手彙編新的霍氏練手拳大綱, 爭取將霍元甲留下的“迷蹤拳”發揚光大。

▲霍靜虹打“迷蹤拳”

不過, 在霍靜虹的設想中, “迷蹤拳”不再是克敵制勝的殺招, 而是強身健體的工具, “這才符合時代的發展和需要。 ”

“家傳武學快斷了”

跟著哥哥練習, 意外走上習武路

據相關記載, 大俠霍元甲有兩子三女, 分別是:霍東章, 霍東閣、霍東清、霍東琳、霍東琴。

長子霍東章不習武術, 次子霍東閣則武藝高強, 16歲前往上海精武會任教, 1924年在南洋泗水(現印尼東爪哇省省會泗水市)成立精武會南洋分會, 他是霍元甲武術精神的繼承人。

霍東閣生有三子:長子霍亞廷、次子霍文廷、老三霍文亮, 而霍亞廷就是霍靜虹的爺爺, 因此霍靜虹便是名副其實的霍元甲第五代玄孫。 然而, 據霍靜虹介紹, 霍家從她爺爺這輩開始, 就已逐漸不再以習武為主了, “南洋那一支的族人, 主要是以行醫、開藥廠。 我的爺爺他們幾兄弟, 要麼當工人, 要麼務農, 也都基本沒有習武, 而且也並不愛好這個, 家傳武學基本快斷了。 ”

在這樣的情況下, 霍靜虹能夠武術結緣, 更多的是機緣巧合, 她5歲半時, 因為哥哥身體不好,

父親便想送哥哥去體校練習武術套路, 以提高身體素質, 有時也就順便帶著她去, 她自己看著挺喜歡, 父親也就讓她跟著一塊練。 結果三個月後, 哥哥堅持不下來了, 她倒是越練越起勁, 後來還考到北體大武術系繼續學習武術套路。 ”

因此, 霍靜虹算是標準的“武術科班”出身, 在很長的時間裡, 她雖說是在練武, 但已經跟霍家家傳武學沒有一點關係。

“不想生活在霍元甲光環下”

直到38歲她才練習“迷蹤拳”

為何霍大俠後人中習武的人這麼少, 而且家傳武學近乎“失傳”?霍靜虹介紹, 主要是源於在特定的歷史時期, “曾祖父霍東閣在國外, 這樣的海外關係對家裡有很大影響, 爺爺和五爺爺(霍亞廷和霍文廷)為了保護家人不受衝擊,

就不允許家人再練霍家拳了, 我爸爸小時候還練過一段時間, 但爺爺和五爺管得比較嚴, 最後也只有作罷。 ”

在很長的時間裡, 霍靜虹並不想“生活在霍元甲的光環之下”, “我希望我能靠自己的本事得到周圍人的認可, 但還是會有人認為自己是霍家後人所以練習武術, 因為自己是霍家後人武術練得好是應該的。 ”

因此, 霍靜虹很低調, 她從不主動跟人提起自己是霍元甲後人, 也並不喜歡別人來關注自己的生活, 她2000年從北體大畢業, 進入天津商學院(現在的天津商業大學)擔任體育老師, 在出現跟霍元甲相關的事情時, 她也不會去出頭, “年輕時, 在我的理解中, 霍元甲就是一個民族英雄, 是自己的祖先, 但他的武術、他的事蹟,

跟我自己的工作、教學內容, 並沒有太大的聯繫。 ”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 霍靜虹的觀念也在改變, 2015年, 作為霍家年青一代中唯一習武人, 她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霍氏練手拳代表性傳承人, 這也讓她感受到了身上的壓力和責任, “我不能給霍元甲這個名字抹黑”。

於是, 在38歲這個年齡, 她開始修習霍家“迷蹤拳”。

“將霍元甲武術精神傳承發揚下去”她已著手修改“迷蹤拳譜”

在38歲才開始拾起霍家拳法“秘笈”, 會不會晚點了?

面對記者提出的問題, 霍靜虹呵呵一笑, “我是武術套路科班出身, 這看起來似乎跟霍家家傳武術沒什麼關係, 但學武講究一法通萬法通, 以前學習武術套路的經歷, 給我帶來很多優勢, 畢竟基本素質、基本功都還是相似的。”

霍靜虹修習的霍氏練手拳,集太極、長拳、曇拳等各門武術於一爐,注重手腳並用,嚴密圓活,在勁力上頗有講究。“剛勁”卻剛而不僵,“柔勁”則柔而不軟,姿勢舒展、架式端正、動作圓活、輕靈敏捷,全身動作與局部動作相間,其變化多在意料之外,長於技擊實用,不難於學,而難於練,更難於精。

視頻丨霍元甲第五代後人霍靜虹打“迷蹤拳” 歐鵬攝

1910年,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強健民眾身體,上海精武會對霍氏練手拳進行修改並彙編而成,共有72式。

▲上海精武會彙編的霍氏練手拳拳譜

而霍靜虹在這兩年的修習過程中,也發現其中一些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內容,她都一一進行了修改。

對於前段時間外界關於中國武術中擊技和健身之間的爭論,霍靜虹是如此看的:“傳統武術的兩個功能都是自帶的,不能有任何脫節,因為生活的年代不同,我們需要強調和推廣的功能有區別的。在霍元甲甚至比他更早的年代,時代的特性要求武術必須要有防身和搏擊功能。在現在這樣的和平年代,從推廣和強調的角度來講,健身功能還是重要一些。健身功能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鍛煉意志品質。練習時會刺激身體的各個方面,從不舒服到逐漸適應,是對自己一個意志和品質的磨練。”

在自己成為傳承人之後,霍靜虹在天津商業大學武術隊的隊員中推廣練手拳,有對這個感興趣的學生她都會無私地教授。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個學生學習過這個套路,他們掌握了之後又帶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此外,她還收了一個兼職教師的徒弟,他學習後也能在他的學校推廣,這對霍家練手拳是一個很好的推廣途徑和方式,“最重要的是,我要將霍元甲的武術精神傳承並發揚下去。生活在祖輩的光環下,我的壓力很大,但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何鵬楠

編輯丨王睿

畢竟基本素質、基本功都還是相似的。”

霍靜虹修習的霍氏練手拳,集太極、長拳、曇拳等各門武術於一爐,注重手腳並用,嚴密圓活,在勁力上頗有講究。“剛勁”卻剛而不僵,“柔勁”則柔而不軟,姿勢舒展、架式端正、動作圓活、輕靈敏捷,全身動作與局部動作相間,其變化多在意料之外,長於技擊實用,不難於學,而難於練,更難於精。

視頻丨霍元甲第五代後人霍靜虹打“迷蹤拳” 歐鵬攝

1910年,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強健民眾身體,上海精武會對霍氏練手拳進行修改並彙編而成,共有72式。

▲上海精武會彙編的霍氏練手拳拳譜

而霍靜虹在這兩年的修習過程中,也發現其中一些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內容,她都一一進行了修改。

對於前段時間外界關於中國武術中擊技和健身之間的爭論,霍靜虹是如此看的:“傳統武術的兩個功能都是自帶的,不能有任何脫節,因為生活的年代不同,我們需要強調和推廣的功能有區別的。在霍元甲甚至比他更早的年代,時代的特性要求武術必須要有防身和搏擊功能。在現在這樣的和平年代,從推廣和強調的角度來講,健身功能還是重要一些。健身功能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鍛煉意志品質。練習時會刺激身體的各個方面,從不舒服到逐漸適應,是對自己一個意志和品質的磨練。”

在自己成為傳承人之後,霍靜虹在天津商業大學武術隊的隊員中推廣練手拳,有對這個感興趣的學生她都會無私地教授。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個學生學習過這個套路,他們掌握了之後又帶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此外,她還收了一個兼職教師的徒弟,他學習後也能在他的學校推廣,這對霍家練手拳是一個很好的推廣途徑和方式,“最重要的是,我要將霍元甲的武術精神傳承並發揚下去。生活在祖輩的光環下,我的壓力很大,但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何鵬楠

編輯丨王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