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商所12個“保險+期貨”試點專案全部驗收合格

本網訊記者從大連商品交易所獲悉, 3月27日, 該所在大連舉辦2016“保險+期貨”試點專案驗收評審會及2017年試點工作座談會。 經過嚴格評審, 12個試點專案全部驗收合格。

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在座談會上表示, 大商所自2005年以來開啟了期貨服務創新之旅, 繼“千村萬戶”、“千廠萬企”等一系列市場服務工程, 又探索推進了“公司+農戶”、“期貨+訂單”、場外期權等一系列試點專案。 2015年開始聯合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推出了“保險+期貨”這一新模式, 實現了試點主體優勢互補, 風險共擔, 各方共贏。 該模式連續兩年寫入了中央一號檔。

2016年, 大商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安徽等5個省區開展了12個“保險+期貨”試點, 涉及玉米、大豆現貨20萬噸, 為4158個農戶提供價格保險服務, 共理賠482萬元, 有效保障了農民的收益。 由於試點還處於初步探索階段, 試點規模有限, 專案涉面尚小, 運作尚不能收放自如, 今年亟待有新的突破。

大商所按照中央一號檔要求, 2017年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將主攻以下幾方面:一是繼續加強一線監管, 維護市場穩定運行, 繼續為產業企業提供權威價格參考及套期保值服務。 二是加快推進新工具、新品種上市。 新工具方面, 繼豆粕期權上市, 將積極推進玉米、大豆等農產品期權上市, 不斷降低“保險+期貨”試點的成本, 為涉農主體提供更加精細化的風險管理服務;繼生豬價格指數,

將推出油脂油料、玉米、禽蛋等其他大宗農產品現貨價格指數。 新品種方面, 大商所將加快推動生豬等期貨品種上市。 三是做好老品種維護。 目前, 正積極推進黃大豆2號新合約上市。 玉米集團化交割制度已經落地, 將不斷優化交割倉庫佈局, 持續降低企業交割成本。 四是完善“保險+期貨”試點分佈, 因地制宜, 推動試點向主產區傾斜, 服務好國家戰略。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需期貨市場和保險市場提供價格引導和避險服務, 但這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探索出一個適合國情的成熟模式。 王鳳海表示, 大商所將與市場各方合作, 共同推進金融市場服務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