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A股三大數據水漲船高:新增投資者數暴增 散戶入場意願增強

春節以來股市回暖, 投資者的熱情也逐步回升。 最能體現投資者情緒變化的, 有這三大指標:

一是新增投資者數環比大增58.42%。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

中國結算最新披露的投資者統計月報顯示, 今年2月份, 新增投資者數151.5萬人, 環比大增58.42%, 期末投資者數量創下自2016年3月以來的歷史記錄, 超過1.2億人。

二是偏好創業板的股民數量迅速增多。

今年2月份, 新開通創業板功能投資者數量達35.3萬, 較上月增加了7.35萬, 環比增長26.3%。 期末創業板投資者數量共計4067.25萬。

三是信用帳戶環比增長近三成。

中國結算統計, 今年2月份, 新開信用證券帳戶的投資者數量達20244人, 較上月增加4461人, 環比增長近三成。

2月新增投資者151.5萬

A股投資者入場意願增強。 中國結算日前發佈最新投資者統計月報, 2月份新增投資者數151.5萬人, 較1月份的95.63萬增加58.42%。

截至今年2月底, 持有未註銷、未休眠的 A 股、B 股、信用帳戶、衍生品合約帳戶的一碼通帳戶總數超過1.2億,

達到2016年3月以來的最高值。

環比增長明顯的, 除了新增投資者, 還有新開通創業板功能投資者數和新開信用證券帳戶的投資者數。

今年2月份, 新開通創業板功能投資者數量達35.3萬, 較上月增加了7.35萬, 環比增長26.3%。 期末創業板投資者數量共計4067.25萬。

此外, 今年2月新開信用證券帳戶的投資者數共計20244人, 較上月增加4461人。 其中, 個人投資者有19982戶, 而機構投資者僅262戶。 期末開立的信用證券帳戶的投資者數共計427.96萬。

上周伴隨著A股行情的回暖, 融資客參與熱情明顯升溫。

統計顯示, 3月23日融資融券餘額為9269.29億元, 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了7.02億元, 實現四連增。 融資淨買入額居前的行業板塊為有色金屬、機械設備、建築裝飾、採掘和汽車板塊,

均為週期板塊。 強週期板塊的“二次躁動”已激發融資客的佈局熱情。

2月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淨流入1415億

券商中國記者查閱中國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官網,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3月13日-3月17日)證券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帳淨流入463億元, 延續多周淨流入趨勢。

資料顯示, 今年2月份, 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淨流入1415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 新增投資者創新高和證券交易結算資金的連續淨流入釋放了積極信號, 顯示當前投資者對市場的認同和對後市的看好, 同時, 在近段時間大盤的震盪調整後, 已釋放了部分估值壓力, 投資者對於目前股票估值的認可度有所提升, 入場意願增強。

六項資料不再公示

券商中國記者對比中國結算此前的統計月報發現,

今年1月份、2月份的投資者月報中, 有六項重要資料“不見了”。

對比發現, 最新月報已不再公佈“月末投資者市值分佈表、最近一年參與二級市場集中交易及期末持倉投資者情況表、特殊機構及產品 A 股帳戶變動表、股票發行登記地區分佈表、流通股託管市值地區分佈、股改限售股份解禁減持情況統計”這六項指標。

事實上, 自2月7日以後, 中國結算發佈的每週市場概括都不再包含“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這一指標。

2月7日也是“(1月23日-2月3日) 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罕見跌破5000萬”發佈的日子。 據中國結算公佈, 今年1月23日-2月3日, 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為4993.61萬。 持倉投資者數量攀上5000萬這一資料要回顧到2015年6月份,

持續近20個月, 罕見被跌破。 (原標題:A股三大數據水漲船高:新增開戶數+開通創業板人數+信用帳戶人數)

滬深港通持股資料顯示:"A股君"越來越像港股隨著港交所開始披露互聯互通標的南北雙向個股持股情況, 南下和北上資金的重倉股也隨之浮出水面。 根據港交所資料統計顯示, 港股通持股比例超過20%的港股有神州控股等13家, 而深股通持股比例超3%的有格力電器等4家, 滬股通持股比例超10%的有上海機場等4家。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 未來兩地市場的融合將進一步深入, A股的價值投資理念也將逐漸形成。

港股通重倉股曝光

港交所日前在"披露易"網站新增滬港通和深港通持股量資料, 投資者可流覽香港及國際投資者透過滬股通和深股通持有個別A股的合計持股量完整清單, 以及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持有個別香港股票的合計持股量完整清單。

根據統計,截至上週五,港股通持股比例超過兩成的港股公司有13家,其中前五名為神州控股、白雲山、京城機電、南京熊貓和重慶鋼鐵,持股比例分別為43.81%、28.26%、27.51%、27%和26.77%。

其中,白雲山、南京熊貓和重慶鋼鐵均有A股,且南京熊貓和重慶鋼鐵H股均顯著低於A股。此外,持股比例較高的華電國際、洛陽鉬業、東方電氣、大連港也都有相應的A股。這可能與股價較低的H股對內地資金吸引力較強有關。

根據中金公司統計,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持股市值已達5029億港幣(4459億元),占港股通標的流通市值的2.1%(總市值1.3%)。南向持股中三分之一市值集中在銀行板塊,其次是房地產、保險、汽車等;港股通資金對低估值、高股息和AH兩地上市公司中高折價的港股表現出明顯的偏好。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表示,2017年保險取代銀行成為南向資金流入最多的板塊,增持最多的個股包括建設銀行、中國人壽、騰訊控股、中國移動、長城汽車、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友邦保險、新華保險等。今年3月以來南向資金大幅流入TMT板塊(主要是騰訊、美圖),銀行則遭到減持,體現出風格轉變跡象。

滬股通重倉股曝光

根據港交所資料統計,截至上週五,滬股通持股比例前五名分別為上海機場、福耀玻璃、宇通客車、方正證券、中國動力,持股比例分別為28.71%、11.5%、11.41%、10.47%和9.03%。緊隨其後的則是恒瑞醫藥、海螺水泥、青島海爾、長江電力、伊利股份。

截至上週五,深股通持股比例前五名分別為格力電器、海康威視、柳工、威孚高科、傑賽科技,持股比例分別為4.09%、3.99%、3.07%、3.05%和2.88%。

由此不難看出,上述個股大多為所在行業的龍頭股,業績較佳。港股通資金與QFII資金顯示出相似的持股風格,同樣偏好低估值、高股息和大市值A股,並對A/H溢價較高的A股表現出一定的回避。

根據中金公司統計,海外投資者通過滬股通、深股通持有A股市值已達2476億元,占北向標的自由流通市值約1.5%(總市值0.5%)。北向資金持股20%集中在食品飲料板塊,其次是非銀金融、醫藥、銀行等;明顯超配食品飲料、休閒服務、建築材料板塊。

王漢鋒指出,深港通開通以來消費成長股買入活躍。年初至今滬股通、深股通增持最多的五支股票是海康威視、方正證券、格力電器、五糧液、美的集團,其中四支為深股通標的。考慮到互聯互通投資者偏好及MSCI近期提出納入A股的新機制,北向建議關注估值不高、基本面穩健的藍籌A股。

A股港股化特徵明顯

近期,A股呈現部分行業龍頭股"強者愈強"的走勢,如家電行業的美的集團、格力電器,TMT的海康威視、信維通信,白酒行業的貴州茅臺、五糧液,其走勢均強於同行業及大盤表現。

部分機構認為,這種現象意味著A股港股化、美股化的趨勢將愈加明顯。海通證券此前表示,自去年底深港通正式開通後,A股和港股兩地資金流動更加順暢,行情聯動性也更強,兩個市場未來勢必會出現融合。

而申銀萬國則認為,在管理層從嚴監管,推進"四梁八柱"法制化建設的背景下,A股一些偏離價值投資的市場特徵被抑制,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土壤正在形成。A股美股化存在3個核心特徵:(1)行業內部龍頭股可以給予估值溢價,而小盤股溢價開始均值回歸。(2)波動率降低。(3)換手率降低。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隨著深港通滬港通的開通,A股和港股的投資風格會互相影響,兩地估值會逐漸縮減。未來A股仍然是藍籌主導的行情,一些業績較差的中小盤股將被市場所拋棄。而隨著內地資金的進入,港股中部分估值較為合理的中小盤股將受追捧。"

華融證券高級分析師徐廣福則對記者分析稱,"最近部分行業龍頭走勢越來越強,甚至不少創出歷史新高,但還不能簡單地得出A股未來將港股化、美股化。今年大部分股票走勢疲弱,而高估值的次新股卻頻頻被遊資爆炒,嚴重脫離基本面。在熱點整體匱乏以及無法大面積參與次新股炒作的背景下,基金等主流機構選擇行業龍頭也許是抱團取暖的無奈之舉。當然,未來隨著上市家數越來越多,不排除部分個股的波動率逐漸下降甚至無人問津,不過這需要時間。"

以及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持有個別香港股票的合計持股量完整清單。

根據統計,截至上週五,港股通持股比例超過兩成的港股公司有13家,其中前五名為神州控股、白雲山、京城機電、南京熊貓和重慶鋼鐵,持股比例分別為43.81%、28.26%、27.51%、27%和26.77%。

其中,白雲山、南京熊貓和重慶鋼鐵均有A股,且南京熊貓和重慶鋼鐵H股均顯著低於A股。此外,持股比例較高的華電國際、洛陽鉬業、東方電氣、大連港也都有相應的A股。這可能與股價較低的H股對內地資金吸引力較強有關。

根據中金公司統計,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持股市值已達5029億港幣(4459億元),占港股通標的流通市值的2.1%(總市值1.3%)。南向持股中三分之一市值集中在銀行板塊,其次是房地產、保險、汽車等;港股通資金對低估值、高股息和AH兩地上市公司中高折價的港股表現出明顯的偏好。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表示,2017年保險取代銀行成為南向資金流入最多的板塊,增持最多的個股包括建設銀行、中國人壽、騰訊控股、中國移動、長城汽車、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友邦保險、新華保險等。今年3月以來南向資金大幅流入TMT板塊(主要是騰訊、美圖),銀行則遭到減持,體現出風格轉變跡象。

滬股通重倉股曝光

根據港交所資料統計,截至上週五,滬股通持股比例前五名分別為上海機場、福耀玻璃、宇通客車、方正證券、中國動力,持股比例分別為28.71%、11.5%、11.41%、10.47%和9.03%。緊隨其後的則是恒瑞醫藥、海螺水泥、青島海爾、長江電力、伊利股份。

截至上週五,深股通持股比例前五名分別為格力電器、海康威視、柳工、威孚高科、傑賽科技,持股比例分別為4.09%、3.99%、3.07%、3.05%和2.88%。

由此不難看出,上述個股大多為所在行業的龍頭股,業績較佳。港股通資金與QFII資金顯示出相似的持股風格,同樣偏好低估值、高股息和大市值A股,並對A/H溢價較高的A股表現出一定的回避。

根據中金公司統計,海外投資者通過滬股通、深股通持有A股市值已達2476億元,占北向標的自由流通市值約1.5%(總市值0.5%)。北向資金持股20%集中在食品飲料板塊,其次是非銀金融、醫藥、銀行等;明顯超配食品飲料、休閒服務、建築材料板塊。

王漢鋒指出,深港通開通以來消費成長股買入活躍。年初至今滬股通、深股通增持最多的五支股票是海康威視、方正證券、格力電器、五糧液、美的集團,其中四支為深股通標的。考慮到互聯互通投資者偏好及MSCI近期提出納入A股的新機制,北向建議關注估值不高、基本面穩健的藍籌A股。

A股港股化特徵明顯

近期,A股呈現部分行業龍頭股"強者愈強"的走勢,如家電行業的美的集團、格力電器,TMT的海康威視、信維通信,白酒行業的貴州茅臺、五糧液,其走勢均強於同行業及大盤表現。

部分機構認為,這種現象意味著A股港股化、美股化的趨勢將愈加明顯。海通證券此前表示,自去年底深港通正式開通後,A股和港股兩地資金流動更加順暢,行情聯動性也更強,兩個市場未來勢必會出現融合。

而申銀萬國則認為,在管理層從嚴監管,推進"四梁八柱"法制化建設的背景下,A股一些偏離價值投資的市場特徵被抑制,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土壤正在形成。A股美股化存在3個核心特徵:(1)行業內部龍頭股可以給予估值溢價,而小盤股溢價開始均值回歸。(2)波動率降低。(3)換手率降低。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隨著深港通滬港通的開通,A股和港股的投資風格會互相影響,兩地估值會逐漸縮減。未來A股仍然是藍籌主導的行情,一些業績較差的中小盤股將被市場所拋棄。而隨著內地資金的進入,港股中部分估值較為合理的中小盤股將受追捧。"

華融證券高級分析師徐廣福則對記者分析稱,"最近部分行業龍頭走勢越來越強,甚至不少創出歷史新高,但還不能簡單地得出A股未來將港股化、美股化。今年大部分股票走勢疲弱,而高估值的次新股卻頻頻被遊資爆炒,嚴重脫離基本面。在熱點整體匱乏以及無法大面積參與次新股炒作的背景下,基金等主流機構選擇行業龍頭也許是抱團取暖的無奈之舉。當然,未來隨著上市家數越來越多,不排除部分個股的波動率逐漸下降甚至無人問津,不過這需要時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