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穿越之旅|縱橫古今探秘七夕

曉渝說

七夕節到底是不是情人節?過節主要是吃東西還是縫東西? 聽到問題盡是一片迷茫的眼神。 俗話說, “百聞不如一見”, 那就讓曉渝帶你跟著文史典籍和民俗專家, 來一場“穿越”之旅吧!暢遊歷史長河, 揭開七夕神秘面紗! 文末彩蛋也不要錯過哦~

漢時望銀河 牛郎織女鵲橋會

七夕節, 在沒有霧霾和粉塵的大漢夜空, 抬頭可見縱貫南北的一條大銀河。 銀河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遙遙相望, 正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漢代女子們七夕節的主要祈願對象便是“織女”神。 據《西京雜記》描述, 女子們在農曆七月七日這一天,

會上開襟樓, 穿七孔針;臨百子池, 作于闐樂。 加上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 這一天女子所結的五色縷, 有了“羈絆之愛”的意思。

其實, 有關牛郎織女的神話, 最早可追溯到《詩經·大東》。 《詩經》裡的牽牛、織女大體還只是天上的星座, 又說他們從事著駕車、織布的勞作, 有了初步擬人特徵。

到了漢代, 形成了流傳至今的神話故事原型:牛郎織女私自相愛, 忤逆神旨而雙雙受罰, 隔河相望不能聚首。 因此, 從漢代開始, 七夕節有了淒婉的情感底色。

有意思的是, 古代七夕節又稱“首秋節”, 初秋時節常能看到喜鵲成群飛過。 善良而智慧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 可憐牛郎織女這曠日持久的“異地戀”, 便在民間流傳的故事文本中, 加入了“喜鵲搭橋”助兩人相會的情節。

盛唐宮廷 乞巧樓上宮娥忙

若是“穿越”到七夕節那夜的盛唐宮廷, 可見朝野上下一同舉行隆重的乞巧儀式。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 那時候宮裡有專門的“乞巧樓”, 以錦緞鋪設, 高百尺, 上可勝數人, 陳以瓜果酒炙, 設坐具。 人們可以在樓上祭祀牽牛、織女雙星。 嬪妃們在月光下, 以五色線穿九孔針, 成功獲得“乞巧”技能加持。

雖然唐代以肥為美, 但靈巧的指上功夫依然是衡量女子才能的重要指標。 上海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者周思楊說, 嬪妃們用“九孔針”替代前朝的“七孔針”, 可見對“巧”的渴望和“巧”的標準已是大大提升。

全唐詩《宮詞百首》中說, “闌珊星斗綴珠光, 七夕宮嬪乞巧忙。 總上穿針樓上去, 競看銀漢灑瓊漿”,

正是描繪了宮廷女子在七夕夜乞巧、仰望銀河的習俗。 同時, 唐代宮廷引領的奢華文化使得節日氣氛變得愈發濃烈起來, “動清商之曲, 宴樂達旦, 士民之家皆效之”。

浙江省民間藝術研究會會長吳露生說, 唐代七夕風俗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把蜘蛛放在小盒子裡“蔔巧”, 以所結蛛網“圓正”為自己“得巧”的暗示。 從審美標準來說, 這體現了人們對“巧”的更高要求和更深理解。

宋元街市 人如潮湧馬如龍

如果“穿越”到了宋元時期, 就會發現七夕節乞巧已成為舉國上下非常隆重的節日活動, 還有了專門買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乞巧市”。 節日慶典臨近, 集市上人如潮湧、車水馬龍。

宋《醉翁談錄》載:“七夕, 潘樓前買賣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

車馬嗔咽, 至七夕前三日, 車馬不通行, 相次壅遏, 不復得出, 至夜方散。 ”

集市攤位上賣的, 除了標誌性的七孔針、五色線, 還有各種香燭、水果和零食。 值得一提的是, 隨著朝代更替, 七夕祈、乞的形式和內涵變得越來越豐富——“曝曬經書衣裳, 設酒脯食果, 散香氛於筵上”, 乞巧、乞富、乞壽、乞愛、乞子……

在“乞巧市”上, 可以買到一種名為“磨喝樂”的人偶, 多用蠟或土泥製成, 是女子們七夕“乞子”的必備神器。 據悉, “磨喝樂”是梵文音譯, 佛教中國化之後, 這種人偶也由蛇首人身, 演化為可愛的嬰童形象。 “七夕俗以蠟作嬰兒形, 浮水中以為戲, 為婦人宜子之祥, 謂之化生”。

清朝江浙閩 心靈手巧娃娃抓起

現在讓我們來到“穿越”之旅的最後一站, 清朝乾隆時期。

此時江、浙、閩一帶七夕生活習俗, 在國外也有了一定影響力。 據文獻《清俗紀聞》載:“七月七日稱為巧日, 在露臺放置桌子, 以點心鮮果七種、針七根、線七條向牽牛織女二星上供。 幼女等於夜半拜星, 並用線穿入上供之針, 稱為穿針乞巧。 ”

此時幼女也加入了乞巧的行列, 並且在半夜專門設置乞巧儀式, 果然是心靈手巧要從娃娃抓起。 還有一種說法是, 七夕以十四周歲的年輕女子為主要節日人群, 此時她們正值婚嫁的年齡。

看來, 說七夕是情人節, 不如說是古代女人節更貼切。 在古代中國, 一年中大約只有七夕節的晚上, 能在“戶外”看到那麼多未婚和新婚的女子。 這些女子誠心乞求巧藝和智慧, 當然, 也祈求忠貞、美滿的愛情。

吳露生說,民俗總是在傳統的根脈中、意識的流變中不斷注入時代性,不斷獲得精神內涵的豐富。歸根到底,我們傳承的是一種美好的人性。通過對傳統節日的溫故知新,溫馨提示和正面弘揚那些真善美的東西。

那麼!重點來了~由七夕到今天的情人節,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鳳棲梧》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 《詩經·邶風·擊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 《鵲橋仙》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 《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 《鳳求凰·琴歌》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鄭愁予 《賦別》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 《三五七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曹植 《明月上高樓》

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 納蘭性德 《虞美人》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張籍 《節婦吟》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 席慕蓉 《一棵開的樹》

嗟餘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陳衡恪 《題春綺遺像》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梁啟超 《臺灣竹枝詞》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 徐幹 《室思》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 司馬光 《西江月》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龔自珍 《己亥雜詩》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 張先 《千秋歲》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 黃景仁 《綺懷詩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 李商隱 《暮秋獨遊曲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 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李商隱 《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 張仲素 《燕子樓》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 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一》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李商隱 《無題》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 張可久 《塞鴻秋》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 《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箇安排處。 —— 李冠 《蝶戀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淒涼。 —— 蘇軾 《江城子》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 佚名 《詩經·唐風·綢繆》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白居易 《長恨歌》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 文廷式 《蝶戀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 李商隱 《無題》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 況周頤 《減字浣溪沙》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 歐陽修 《玉樓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 佚名 《詩經·周南·關雎》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 歐陽修 《玉樓春》

七夕彩蛋來襲

吳露生說,民俗總是在傳統的根脈中、意識的流變中不斷注入時代性,不斷獲得精神內涵的豐富。歸根到底,我們傳承的是一種美好的人性。通過對傳統節日的溫故知新,溫馨提示和正面弘揚那些真善美的東西。

那麼!重點來了~由七夕到今天的情人節,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鳳棲梧》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 《詩經·邶風·擊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 《鵲橋仙》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 《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 《鳳求凰·琴歌》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鄭愁予 《賦別》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 《三五七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曹植 《明月上高樓》

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 納蘭性德 《虞美人》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張籍 《節婦吟》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 席慕蓉 《一棵開的樹》

嗟餘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陳衡恪 《題春綺遺像》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梁啟超 《臺灣竹枝詞》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 徐幹 《室思》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 司馬光 《西江月》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龔自珍 《己亥雜詩》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 張先 《千秋歲》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 黃景仁 《綺懷詩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 李商隱 《暮秋獨遊曲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 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李商隱 《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 張仲素 《燕子樓》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 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一》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李商隱 《無題》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 張可久 《塞鴻秋》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 《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箇安排處。 —— 李冠 《蝶戀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淒涼。 —— 蘇軾 《江城子》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 佚名 《詩經·唐風·綢繆》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白居易 《長恨歌》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 文廷式 《蝶戀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 李商隱 《無題》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 況周頤 《減字浣溪沙》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 歐陽修 《玉樓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 佚名 《詩經·周南·關雎》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 歐陽修 《玉樓春》

七夕彩蛋來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