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處☆禁☆女朗讀獻給相識多年的好友 陸川:董卿是《朗讀者》的靈魂

對董卿刮目相看:她對知識的尊重是這個節目的DNA

採訪中, 陸川調侃自己是個“見光死的人”, “其實我在董卿那是耍了很多賴, 想逃掉這次朗讀,

但是最後還是被董老師送上了這個舞臺。 ”陸川透露董卿在一年前就找到自己說想做這樣的節目, 而自己很為她擔心, “當時整個電視行業全都是真人秀, 我說董卿你要做這麼一個嚴肅深情的東西, 會不會完全沒有人要看?她說她有點擔心, 但是她要做這事兒。 ”

而今天, 《朗讀者》成為文化類節目中的爆款, 受到觀眾的喜愛, 陸川表示自己很榮幸參與其中, “董卿曾跟我說需要一個導演, 當時我太忙了, 就說我給你當策劃, 出出點子, 參與過一部分策劃。 這個節目火了我挺感動的, 為董卿感動。 我認識董卿挺早的, 這次合作讓我對她刮目相看, 她本人的氣質和對閱讀的喜愛和尊重、對知識的尊重, 是這個節目的DNA,

如果沒有她這個靈魂的話, 這個節目可能不會這麼完美。 ”

自言是個淚點低的人:我最喜歡流淚的場合就是看電影

節目中, 陸川朗讀了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獻給多年來默默守護可哥西裡的人們。 在陸川的朗讀中, 觀眾可以感受到可哥西裡那片土地上孕育的每個神聖卻又脆弱的生命。 陸川坦言電影《可哥西裡》對自己的影響很深, “如果不拍《可哥西裡》, 可能就不會有《南京!南京!》和《王的盛宴》, 拍完《可哥西裡》之後感覺自己對生和死的探討沒有做完, 感覺只做了一半兒, 所以對後面的創作影響還是挺大的。 ”第六期《朗讀者》的主題是“眼淚”, 陸川表示自己是個淚點很低的人, “我最喜歡流淚的場合就是看電影, 看各種電影我都會哭。

《尋槍》《可哥西裡》《南京!南京!》《王的盛宴》《我們誕生在中國》, 陸川每部作品跨越了不同的題材, 他表示自己內心不喜歡套路的東西, “可能從小父親的教育就是說求新和創新, 這個‘新’字對一個作品來說, 好像是一個很高的評判。 所以我自己在做(電影)的時候也一直在求新, 可能有時候也求大了, 呵呵。 但是創新或者求新這事兒對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事兒, 如果沒有這個, 我可能會覺得做電影已經沒有意義了。 ”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 張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