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3370點主機板頻頻跳水,閃崩股特徵要記牢

指數在3370點一線多次出現指數沖高回落的走勢, 這期間啟動過銀行、保險、券商、煤炭、有色、鋼鐵、化工等好幾個板塊, 但均沒有改變這樣的情況, 金融股、次新股、週期股均出現了盤中跳水的情況。 同時個股閃崩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這樣的行情該如何應對呢?資金究竟在閃崩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個股閃崩背後的思考

4月以來, A股上市公司就發生多達70次以上的股價“閃崩”事件。 很多股票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大幅“跳水”, 有些股票盤中實現“V”型反轉, 更多則被巨單直接砸停。 而且,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上市公司一旦因為敏感因素閃崩, 就很可能多次發酵, 如媒體質疑的個股, 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在7月份多次上演閃崩, 傳聞董事長失聯的複星系個股, 複星醫藥等也是在多次遭遇單日的閃崩;飽受閃崩困擾的典型股要屬宜賓紙業了, 4月17日有過一次閃崩過後,

在7月17日再度閃崩, 如果考慮到市場當天中長陰因素的話, 那麼在8月份該股又出現過4次閃崩, 顯然該股的閃崩成為了一種習慣。 玉名認為股民對於這些經常閃崩的個股一定要小心, “是非之地”最好還是不碰為宜, 這樣避免突然踏雷, 畢竟很多未知風險沒有消除, 就很容易再度出現閃崩。

類似的還有龍溪股份在4月11日和5月2日兩次經歷“閃崩”;朗迪集團在4月17日和5月23日兩次經歷“閃崩”;皖天然氣分別在5月22日和6月1日兩次經歷“閃崩”;次新股成為今年“閃崩”的常客, 閃崩次數多達20次。 除此之外, 方大炭素、三聚環保等也出現過閃崩, 短期或歷史漲幅巨大是誘因。

而溫氏股份、網宿科技、貝因美的閃崩則明顯與業績變臉所致, 甚至有些是從盈利到虧損的大變臉。 玉名認為這些背後的風險因素是股民規避的, 避免踩雷後導致連續下跌, 因為大多閃崩股都會在隨後又一波連續調整, 局部風險較大, 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是深套。

不過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閃崩, 沒有出現上述風險因素, 也可能是主力刻意挖坑所致。 如7月25日股價"閃崩"後, 公司控股股東康得集團第一時間拋出了不少於5億元的增持計畫, 並於7月27日率先買入8871.35萬元。 同時, 二股東"中植系"旗下的中泰創贏也於7月27日跟進買入232.03萬股公司股票, 並宣佈未來6個月內繼續增持不超過10%的公司股份,

力挺康得新股價, 這樣閃崩成為了重要股東和董監高增持是更直接的對沖手段。

綜合來看, 隨著2015年股災, 市場出現了兩波比較明顯力量, 一股就是國家隊資金, 以大盤權重股作為主要的博弈對象, 這些品種也出現明顯的波段特性, 國家隊也是高拋低吸的,股民要跟對節奏;另外一股就是遊資,他們採取了新型的坐莊模式,選擇總股本較小、流通市值在30億以下的冷門股,低成本吸籌、控盤,然後利用追漲心理,人為製造漲停板,吸引投資者跟風買入推高股價,隨後拋售,這樣就容易出現閃崩,宜賓紙業、正虹科技、毅昌股份等皆是如此,次新股則是因為流通股數量少,也容易出現類似的情況。

國家隊也是高拋低吸的,股民要跟對節奏;另外一股就是遊資,他們採取了新型的坐莊模式,選擇總股本較小、流通市值在30億以下的冷門股,低成本吸籌、控盤,然後利用追漲心理,人為製造漲停板,吸引投資者跟風買入推高股價,隨後拋售,這樣就容易出現閃崩,宜賓紙業、正虹科技、毅昌股份等皆是如此,次新股則是因為流通股數量少,也容易出現類似的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