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世紀互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上周, 世紀互聯發佈了2017年第二季度的財報。 報告顯示, 世紀互聯第二季度淨營收為人民幣8.787億元(約合1.296億美元), 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人民幣9.108億元;淨虧損為人民幣1.193億元(約合1760萬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淨虧損人民幣1.238億元相比收窄3.7%。

顯露企穩跡象

毛利率企穩。 世紀互聯整體的營收整體而言處在溫和增長的區間, 毛利率開始企穩, 保持在21%的水準。 隨著公司加強成本控制, 預計有望小幅度攀升。

自建機櫃占比快速提升。 世紀互聯毛利率的提升, 也跟公司加大自建機櫃的力度有關。 從上面的統計來看, 世紀互聯管理的機櫃總量在緩慢增長, 其中自建機構的占比越來越高, 而租用的協力廠商機櫃數量則在加速減少。

機櫃利用率開始穩定。 從上面的統計可以看到, 世紀互聯的機櫃利用率自2015年第一季度開始, 進入了上漲的區間。 過去三個季度, 機櫃利用率穩定在75%左右。

託管客戶流失率呈現下降趨勢。 從統計來看, 世紀互聯的託管客戶流失率存在波動性, 但是過去3個季度的趨勢來看, 客戶流失率在不斷縮小。

機櫃單月營收仍在下降。 從統計來看, 世紀互聯的機櫃的月度營收仍在下行通道之中, 目前有企穩的趨勢, 8000元的線將是一個重要考驗。

從業績整體來看, 世紀互聯還處在低潮期, 但是從毛利率、機櫃月度營收和利用率、以及客戶流失率等核心經營指標來看, 世紀互聯可能已經在底部企穩, 但能否重新向上, 則要持續關注。

一手好牌, 打得稀爛

世紀互聯2011年在美國上市, 雖然上市之初大幅虧損, 但是隨著該公司在協力廠商獨立IDC領域深耕, 還是贏得了淡馬錫、微軟、IBM以及美國資本市場的認可, 在IDC市場的市場份額也一直是除運營商之外的最大IDC廠商。2014年年中的時候,世紀互聯的市值曾突破30多億美元,但股價曇花一現,開始了漫長的下跌行情。

世紀互聯為什麼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回顧世紀互聯的過去3年來的重要節點,收購四川艾普網路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拐點。

做空劫

在世紀互聯收購艾普網路4個月之後,美國研究機構Trinity Research Group發佈了針對世紀互聯的做空報告,導致世紀互聯股價暴跌,並且打亂了將該公司預計之中的債券發行。

事後來看,世紀互聯收購艾普網路確實有一些令人費解的地方。

首先,艾普網路的主要業務是消費寬頻轉售,並且還是一家區域性的公司,跟世紀互聯的主營業務的戰略互補性確實很差。

其次,世紀互聯僅收購了艾普網路50%的股權。這是一個尷尬的持股比例,讓人懷疑世紀互聯對於艾普網路的經營到底有多少話語權。

時任世紀互聯CEO陳升曾表示,“對艾普的投資讓世紀互聯進入了地區性‘最後一英里’接入網路。但是,作為一家核心業務是IDC的公司,服務企業客戶顯然才是它最擅長的。

世紀互聯貿然進入的消費寬頻市場,本來運營商之間的市場競爭就很激烈,留給寬頻轉售運營商的盈利空間更是有限。

世紀互聯在回應做空報告時稱公司的收購“經過了適當的盡職調查”。而在科技十點見看來,如果盡職調查報告是一家專業公司出具的話,一定會重點提示上面的風險因素。

事實上過去3年多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艾普網路的經營確實很一般,寬頻用戶總量一路下滑,經營虧損,成為世紀互聯業績的拖累。

最新的消息是,世紀互聯打算在未來半年內,對艾普網路的股權進行處置。這等於承認,當年的收購失敗了。

股權劫

2014年9月,世紀互聯遭遇做空之後,元氣大傷,財務吃緊。不知道什麼機緣巧合,缺錢的世紀互聯,跟要大力發展雲計算業務的金山軟體走在了一起。

2014年12月,金山軟體、小米和淡馬錫三家公司宣佈合計2.96億美元投資世紀互聯。其中金山軟體投資1.72億美元,持有世紀互聯11.6%的股份。小米投資5000萬美元,持有世紀互聯3.4%股份。

在這次股票增發完成之後,金山軟體和小米組成的“雷軍系”合計持股世紀互聯14.1%,投票權為30.4%,陳升持有世紀互聯的股票比例為7.6%,而其持有的投票權比例為30.4%。這意味著,陳升和“雷軍系”是世紀互聯並列的控股股東。

世紀互聯和“雷軍系”合作之初,應該還算和睦。2014年年底,金山軟體董事長、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金山軟體兼金山雲CEO張宏江,世紀互聯董事長兼CEO陳升三人同時亮相,向業界介紹金山軟體“All- In雲服務”戰略。當時三人面帶笑容,站在鎂光燈下。

2015年6月10日,世紀互聯宣佈私有化,原私有化方案是由陳升、雷軍系牽頭,清華紫光為跟隨方。

從最初的私有化方案來看,當時世紀互聯管理層還是很願意跟雷軍系綁在一起的。但是世紀互聯後來的舉動,則表明它改變了心意。

2016年5月23日,世紀互聯宣佈獲清華系公司啟迪控股3.88億美元投資,交易完成後,啟迪控股擁有世紀互聯21.4%的股權,並擁有51%的投票權,成為世紀互聯最大控股股東。由於啟迪控股入場,陳升和“雷軍系”的持股比例均被大幅攤薄。

2016年6月中旬,世紀互聯發佈公告,任命啟迪控股總裁袁桅為公司董事,立即生效。與此同時,公司原董事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黃江吉慢慢過渡為董事會觀察員。

緊隨控股權的轉讓,世紀互聯在2016年6月30日宣佈私有化事宜擱淺。

從最初“雷軍系”成為並列的控股股東,到清華系資本跳出來制衡“雷軍系”,並最終成為控股股東,這期間的變故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圍繞世紀互聯控股權的博弈一定很激烈。

過去2年時間裡,國內雲計算市場發展迅速,作為最專業的獨立IDC廠商,世紀互聯本該趁著這股浪潮再創佳績,享受在這個細分領域的估值溢價。

但是,收購上的失敗和股權上的博弈以及管理上的混亂,卻讓世紀互聯的估值不斷創下新低。看最新的財報說,世紀互聯為了控制成本,最近進行了一定的裁員,想必員工的士氣也很低落。

手握著一副好牌,卻打得稀爛。世紀互聯真該好好複盤了。

在IDC市場的市場份額也一直是除運營商之外的最大IDC廠商。2014年年中的時候,世紀互聯的市值曾突破30多億美元,但股價曇花一現,開始了漫長的下跌行情。

世紀互聯為什麼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回顧世紀互聯的過去3年來的重要節點,收購四川艾普網路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拐點。

做空劫

在世紀互聯收購艾普網路4個月之後,美國研究機構Trinity Research Group發佈了針對世紀互聯的做空報告,導致世紀互聯股價暴跌,並且打亂了將該公司預計之中的債券發行。

事後來看,世紀互聯收購艾普網路確實有一些令人費解的地方。

首先,艾普網路的主要業務是消費寬頻轉售,並且還是一家區域性的公司,跟世紀互聯的主營業務的戰略互補性確實很差。

其次,世紀互聯僅收購了艾普網路50%的股權。這是一個尷尬的持股比例,讓人懷疑世紀互聯對於艾普網路的經營到底有多少話語權。

時任世紀互聯CEO陳升曾表示,“對艾普的投資讓世紀互聯進入了地區性‘最後一英里’接入網路。但是,作為一家核心業務是IDC的公司,服務企業客戶顯然才是它最擅長的。

世紀互聯貿然進入的消費寬頻市場,本來運營商之間的市場競爭就很激烈,留給寬頻轉售運營商的盈利空間更是有限。

世紀互聯在回應做空報告時稱公司的收購“經過了適當的盡職調查”。而在科技十點見看來,如果盡職調查報告是一家專業公司出具的話,一定會重點提示上面的風險因素。

事實上過去3年多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艾普網路的經營確實很一般,寬頻用戶總量一路下滑,經營虧損,成為世紀互聯業績的拖累。

最新的消息是,世紀互聯打算在未來半年內,對艾普網路的股權進行處置。這等於承認,當年的收購失敗了。

股權劫

2014年9月,世紀互聯遭遇做空之後,元氣大傷,財務吃緊。不知道什麼機緣巧合,缺錢的世紀互聯,跟要大力發展雲計算業務的金山軟體走在了一起。

2014年12月,金山軟體、小米和淡馬錫三家公司宣佈合計2.96億美元投資世紀互聯。其中金山軟體投資1.72億美元,持有世紀互聯11.6%的股份。小米投資5000萬美元,持有世紀互聯3.4%股份。

在這次股票增發完成之後,金山軟體和小米組成的“雷軍系”合計持股世紀互聯14.1%,投票權為30.4%,陳升持有世紀互聯的股票比例為7.6%,而其持有的投票權比例為30.4%。這意味著,陳升和“雷軍系”是世紀互聯並列的控股股東。

世紀互聯和“雷軍系”合作之初,應該還算和睦。2014年年底,金山軟體董事長、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金山軟體兼金山雲CEO張宏江,世紀互聯董事長兼CEO陳升三人同時亮相,向業界介紹金山軟體“All- In雲服務”戰略。當時三人面帶笑容,站在鎂光燈下。

2015年6月10日,世紀互聯宣佈私有化,原私有化方案是由陳升、雷軍系牽頭,清華紫光為跟隨方。

從最初的私有化方案來看,當時世紀互聯管理層還是很願意跟雷軍系綁在一起的。但是世紀互聯後來的舉動,則表明它改變了心意。

2016年5月23日,世紀互聯宣佈獲清華系公司啟迪控股3.88億美元投資,交易完成後,啟迪控股擁有世紀互聯21.4%的股權,並擁有51%的投票權,成為世紀互聯最大控股股東。由於啟迪控股入場,陳升和“雷軍系”的持股比例均被大幅攤薄。

2016年6月中旬,世紀互聯發佈公告,任命啟迪控股總裁袁桅為公司董事,立即生效。與此同時,公司原董事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黃江吉慢慢過渡為董事會觀察員。

緊隨控股權的轉讓,世紀互聯在2016年6月30日宣佈私有化事宜擱淺。

從最初“雷軍系”成為並列的控股股東,到清華系資本跳出來制衡“雷軍系”,並最終成為控股股東,這期間的變故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圍繞世紀互聯控股權的博弈一定很激烈。

過去2年時間裡,國內雲計算市場發展迅速,作為最專業的獨立IDC廠商,世紀互聯本該趁著這股浪潮再創佳績,享受在這個細分領域的估值溢價。

但是,收購上的失敗和股權上的博弈以及管理上的混亂,卻讓世紀互聯的估值不斷創下新低。看最新的財報說,世紀互聯為了控制成本,最近進行了一定的裁員,想必員工的士氣也很低落。

手握著一副好牌,卻打得稀爛。世紀互聯真該好好複盤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