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樓市又一爆炸性消息!13座城市共同出手,租房的全都有福了

樓市又傳來大消息!這一次的主角是集體建設用地!

據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官網, 今日(8月28日)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關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的通知:

通知顯示, 未來將在北京、上海等13座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租賃住房試點, 並規定2017年11月底之前報國土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批復。

此前, 我們聽到的各地增加租賃住房用地供應的消息, 針對的大都是國有建設用地。

比如, 上海明確“十三五”期間上海的年均供應住房用地中, 租賃住房用地約為340公頃(占比30.9%)。

杭州則在《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明確, 未來三年, 新增租賃住房總量占新增商品住房總量的30%。

而這次, 國家則把關注點聚焦到了另一個土地大戶——農民的集體建設用地。

這就是說, 租賃住房土地的供應將會進一步增加,

這對於緩解住房供需矛盾, 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一)

據有關統計分析, 目前我國大概有1.6億人在城鎮租房居住, 占城鎮常住人口的21%。 這當中以新就業的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為主要群體。

正如鏈家集團董事長左暉此前所說的,

“租賃在住房領域還不算是一種選擇, 僅僅是一種過渡。 ”

對於大部分租房一族來說, 因為缺乏足夠多的財富和收入去支付首付與按揭, 所以只能暫時靠租房居住。

但一旦經濟條件允許, 大家又會快速轉向購房, 造成這種現象無非有三個原因:

(1)租房市場長期處於賣方市場, 房東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作為租客免不了會受 “委屈”;

(2)身為租客, 沒法享受到房屋產權人同等的公共權力;

(3)房子具有的投資屬性。

(二)

對於第一點, 出租房源的供不應求是最根本的問題!

只有當房源供給足夠多了, 租房者才能擺脫弱勢的地位, 房東才有動力提升出租房屋的服務。

所以, 我們看到, 國家正在就擴大租賃住房用地不斷做文章。

另一方面,

國家也試圖通過法律, 來保護租客的利益。

5月19日, 我國首部專門針對住房租賃和銷售的法規——《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佈, 其中在租金、租期、承租人居住權利保障等方面作了規定。

簡單的說, 今後, 租客只需要按時繳納租金, 房東就不能胡亂趕人, 更不能亂漲房租, 當然, 他們還得尊重租客的隱私。

為了起到示範作用, 很多地產企業就在政策的宣導下, 搞起了住房租賃業務。

比如萬科, 從2016年12月開始, 先後拿下了四塊自持70年的地塊。

萬科並不孤單, 在發展長租公寓這塊, 世聯行、綠城服務、龍湖地產、招商蛇口等上市房企也都有涉足。

此外, 為了整治仲介對租客的各種“坑”, 政府也索性自己做起仲介。

目前, 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都在積極搭建政府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 通過該平臺, 大家可以看到規範、真實、有效的租賃資訊。

(三)

在租客權利方面, 不得不說的是前段時間大家經常聽到了一個名詞“租購同權”。

很多小夥伴都已表態表示不看好,認為其無益於降房價的同時,卻很可能會提高房租,甚至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反而讓學區房變得更加搶手。

但財搜君覺得,“租購同權”的積極意義在於,為那些在大城市打拼,卻暫不具備購房能力及資格的人口,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這對於穩定社會,聚集人才還是會起到積極作用的。

當然,“租購同權”的提出,也讓我們看到了,監管部門希望通過徹底剝離依附在房產上的其他福利來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的決心。

(四)

在房子投資功能方面。

3月中旬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從過去以限貸和限購為主要特徵的“兩限”,進一步升級到限貸、限購、限價、限商和限售等“五限”措施,目的就是要對住宅投機炒作行為進行全面圍剿。

如今五個月過去了,效果也開始逐漸顯現。

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7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資料顯示,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降至10個月以來最低,漲幅繼續全部回落。

對於未來的房價,講得最直白的當屬馬雲。

前不久,馬雲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曾說到:“過去8年內,中國的房價整體上處於大幅上漲的狀態,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五)

其實,國家不斷強勢出手的背後,目的早已明確:就是要使住房回歸居住屬性!

無疑,發展租賃市場就是達到這個目標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如今,一個接一個的重磅信號洶湧而出,也足以說明:中國房地產業的租賃時代,正在轟轟烈烈地到來!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房子就是房子,它不是金融,不是教育,也不是醫療……它只是供我們和家人團聚的地方。

真到了那個時候,相信房子再也不是全民的焦點,有錢的,想買、想租隨意,而沒錢的,也不必慌張,租房過一輩子未嘗不可!

很多小夥伴都已表態表示不看好,認為其無益於降房價的同時,卻很可能會提高房租,甚至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反而讓學區房變得更加搶手。

但財搜君覺得,“租購同權”的積極意義在於,為那些在大城市打拼,卻暫不具備購房能力及資格的人口,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這對於穩定社會,聚集人才還是會起到積極作用的。

當然,“租購同權”的提出,也讓我們看到了,監管部門希望通過徹底剝離依附在房產上的其他福利來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的決心。

(四)

在房子投資功能方面。

3月中旬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從過去以限貸和限購為主要特徵的“兩限”,進一步升級到限貸、限購、限價、限商和限售等“五限”措施,目的就是要對住宅投機炒作行為進行全面圍剿。

如今五個月過去了,效果也開始逐漸顯現。

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7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資料顯示,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降至10個月以來最低,漲幅繼續全部回落。

對於未來的房價,講得最直白的當屬馬雲。

前不久,馬雲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曾說到:“過去8年內,中國的房價整體上處於大幅上漲的狀態,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五)

其實,國家不斷強勢出手的背後,目的早已明確:就是要使住房回歸居住屬性!

無疑,發展租賃市場就是達到這個目標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如今,一個接一個的重磅信號洶湧而出,也足以說明:中國房地產業的租賃時代,正在轟轟烈烈地到來!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房子就是房子,它不是金融,不是教育,也不是醫療……它只是供我們和家人團聚的地方。

真到了那個時候,相信房子再也不是全民的焦點,有錢的,想買、想租隨意,而沒錢的,也不必慌張,租房過一輩子未嘗不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