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爾街連續唱空神州租車,其實是專車造的孽

穆迪(Moody's)近期將神州租車評級從ba1降到了ba2, 未來展望是“負面”。 有些投資者或許不清楚穆迪的評級標準, 簡單地說, 這個下調大致可以理解為神州租車本就不高的投資價值又往下掉了一檔,

幾乎變成投機股了。

穆迪下調評級後, 彭博社(Bloomberg)也找上了神州租車的麻煩。 不但直指神州租車寄生于神州優車之上, 還明確指出神州優車業績無法支撐估值, 需要進行價值重估, 抹掉現存的巨大泡沫。 隨後不久, 神州租車的股價開始一路狂瀉, 24日至今下挫近6個點。

其實, 早在幾個月前, 知名做空機構GeoInvesting就率先發難, 發佈了沽空神州租車的報告。 雖說這份報告不乏爭議點, 但這份報告發佈後也讓神州租車在兩天裡跌幅也高達6個多點。

全球知名的做空機構、著名評級機構、業內頂級財經資訊服務商, 3個月內不約而同地對神州租車這家不算多引人注目的中國租車公司連番發難,

這樣的待遇是不是有些受寵若驚?看起來大家都是備好了彈藥, 只是開槍有先後罷了。

這些機構明面上是懟神州租車, 實際上懟的是租車背後的神州優車。 這兩家公司雖然分別在港股和新三板上市, 但背後有非常緊密的業務關聯和股權關聯。 而且搖身一變之後, 曾經為租車子公司的優車已搖身變為租車的控股公司。

神州租車總共有96449輛車, 長期車隊有19499輛車, 其中只有956輛不為神州優車服務。 另外神州租車其持有的7.42%的優車股份帳面價值增加了9.962億元, 這筆非營業收入的增長占到了租車淨利潤的68%之多。 神州優車佔用神州租車兩成車輛的業務卻貢獻了七成的淨利潤, 可以說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是榮損與共。

但因為處在港股這個相對更開放的平臺上, 神州租車成為各路機構明確的靶子, 也就背上了優車的鍋。

穆迪下調評級, 給出的原因正是由於神州優車轉變為神州租車控股公司的資本運作。 陸正耀和Hertz分別將15.47%和8.5%的股份出手給了神州優車, 大股東因此發生變更, 持有29.21%股份的神州優車成了神州租車的最大股東, 從而令業務策略出現不確定性。

穆迪說有不確定性, 實際上哪有什麼不確定性?正因為神州優車成了神州租車的最大股東, 所以租車的業務策略幾乎可以確定將圍繞神州優車搭建, 包括神州買買車等新增業務也需要神州租車的支援, 這已經是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了。 而這個變化發生之後, 穆迪就果斷地給了神州租車一個ba2的評級,

這背後是針對哪個公司已經顯而易見了。

我猜穆迪這個ba2背後大概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穆迪認為神州優車市值過高, 而優車估值回歸必將影響神州租車的帳面業績, 進而導致租車市值下降。 第二層意思是穆迪不看好神州優車的盈利預期, 認為其巨大的虧損將最終導致神州專車業務的收縮, 而專車的收縮將導致租車業務減少, 並引起相應的淨資產損失影響市值。 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可能?

其實沽空神州有啥稀奇的?早在神州優車要在新三板上市的時候, 我就寫過一篇文章《不是所有B2C都能對標京東, 比如神州專車》, 大致就是從模式到規模效應到盈利前景各種不看好神州專車。

雖說我對神州多少有些情緒性偏見, 但整體來說還是當時說的那些問題。

神州優車2016年財報粗粗一看似乎有點起色, 比如用55.54%營業成本增長和23.26%的銷售費用增長換取了235.23%的營業收入增長, 但我們看看資料背後每一個資訊都值得推敲。

1、營收。 雖然專車業務全年實現了50.6億的營業收入, 增幅達到235.23%。 但分開看, 上半年23.18億元, 下半年27.4億元, 增幅只有18%。 這樣的增幅可以說是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 換言之專車業務的增長點已經非常有限了。 神州的所有其他業務大體都是建立在專車業務基礎上的, 這一部分停滯了後面還怎麼玩?

2、虧損額。 神州優車2016年的35.8億的虧損額相較2015年只降低了1.4億元。 我既可以說虧損沒有和營收同比放大證明神州的商業模式具備一定的規模效應, 也可以說即使神州營收擴大2倍多,淨虧損也只下降了區區3%,聊勝於無。而且翻遍了財報也沒找到對應的訂單量或者其他可以説明判斷單車毛利率的資料,根本無從判斷神州專車的盈利預期。

3、員工人數。神州優車員工從2015年末的42,288人降低到30,778人。其中司機崗人數減少了11,324人(減幅26.8%),對應的運營服務崗減少了336人(減幅19.3%)。往好了想這是精細化運營的結果,而往壞了去想,大概就是之前供給過剩,根本接不到這麼多業務。司機減少後,訂單到底會增加還是減少?按常理看要麼減少,要麼維持不變提高分配效率,要說快速增長當然是不太可能。

4、新業務。以買買車為主的新業務這次貢獻了13.47%的營收,相比去年的占比增加了將近100倍,但考慮到經營二手車電商業務的買買車主要車源來自神州自身的車輛更替,所以有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原本歸屬于神州優車或神州專車的車輛資產轉變為營收的過程。再者說二手車電商現在其他幾家都是虧的一塌糊塗,買買車鑰匙真要放開手來搞,弄不好又是一個資金天坑。

財報解讀就和閱讀理解似的,每個人看到的東西可能都不一樣,反正從我的角度看神州就是專車增長有限,虧損難再收窄,新業務前景不是太清晰的公司。至於華爾街是怎麼看的?從Geo的沽空報告、穆迪的ba2評級、彭博毫不留情的批判來看,想必看得角度只會更加豐富。

神州專車動輒請媒體質疑友商推動了外界報告,但中國恐怕沒有哪家公司有能力同時搞定沽空機構、搞定曾經在神州上市時期為其背書的穆迪評級、搞定彭博社。所以這種甩鍋的方式略微欠缺合理性。

目前我個人比較期待渾水、香櫞等做空機構會不會進來參一腳,說不定要看到這個結果並不需要等太久。不過也可能會遺憾,因為神州專車上市的新三板屬於人傻錢多,但關注度和流動性都不夠,這要是在美股,大概早被打成篩子。

-----------------------

也可以說即使神州營收擴大2倍多,淨虧損也只下降了區區3%,聊勝於無。而且翻遍了財報也沒找到對應的訂單量或者其他可以説明判斷單車毛利率的資料,根本無從判斷神州專車的盈利預期。

3、員工人數。神州優車員工從2015年末的42,288人降低到30,778人。其中司機崗人數減少了11,324人(減幅26.8%),對應的運營服務崗減少了336人(減幅19.3%)。往好了想這是精細化運營的結果,而往壞了去想,大概就是之前供給過剩,根本接不到這麼多業務。司機減少後,訂單到底會增加還是減少?按常理看要麼減少,要麼維持不變提高分配效率,要說快速增長當然是不太可能。

4、新業務。以買買車為主的新業務這次貢獻了13.47%的營收,相比去年的占比增加了將近100倍,但考慮到經營二手車電商業務的買買車主要車源來自神州自身的車輛更替,所以有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原本歸屬于神州優車或神州專車的車輛資產轉變為營收的過程。再者說二手車電商現在其他幾家都是虧的一塌糊塗,買買車鑰匙真要放開手來搞,弄不好又是一個資金天坑。

財報解讀就和閱讀理解似的,每個人看到的東西可能都不一樣,反正從我的角度看神州就是專車增長有限,虧損難再收窄,新業務前景不是太清晰的公司。至於華爾街是怎麼看的?從Geo的沽空報告、穆迪的ba2評級、彭博毫不留情的批判來看,想必看得角度只會更加豐富。

神州專車動輒請媒體質疑友商推動了外界報告,但中國恐怕沒有哪家公司有能力同時搞定沽空機構、搞定曾經在神州上市時期為其背書的穆迪評級、搞定彭博社。所以這種甩鍋的方式略微欠缺合理性。

目前我個人比較期待渾水、香櫞等做空機構會不會進來參一腳,說不定要看到這個結果並不需要等太久。不過也可能會遺憾,因為神州專車上市的新三板屬於人傻錢多,但關注度和流動性都不夠,這要是在美股,大概早被打成篩子。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