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天價大紅袍是什麼茶?看完這篇就懂了

岩茶, 這個“石頭裡蹦出來的茶”, 這兩年忽然變得很潮, 喝茶的不喝茶的, 都知道它。 每次聽人提起來, 總覺得好神秘、好複雜, 有種高不可攀的感覺……

大紅袍你肯定聽過吧?大紅袍, 就是最高級的岩茶呀!

什麼, 神乎其神的大紅袍, 聽了那麼多年, 竟然不是紅茶?

還有還有, “肉桂”、“水仙”又是什麼鬼?聽說他們都是岩茶?

哪些是岩茶?猜對有獎

如果要我說, 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哪種茶, 比岩茶更複雜了。 從產區、品種、工藝到季節, 要梳理一遍, 真的是個大~工~程~

但是, 這種茶, 偏偏讓人愛得死去活來。

這個茶, 不似龍井鮮落眉毛, 也不像茉莉花茶花香入骨;如果要比喻, 它像個歷盡世事的暖男大叔, 一點都不搶風頭, 溫潤飽滿, 香氣層層展開, 平心靜氣, 成熟內斂, “穩穩”的感覺裡, 卻又藏著說不完的驚喜。

好啦, 今天就稍微帶你認識一下, 這個好喝又複雜的岩茶~

1 | 岩茶是什麼?

首先,

我們需要在烏龍茶大家族裡, 給它一個座標:

岩茶主要產自福建武夷山, 又叫閩北烏龍, 是烏龍茶大家族的重要成員。

按照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 武夷岩茶的範圍包括: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轄區域範圍, 含嵐谷鄉、吳屯鄉、洋莊鄉、星村鎮、興田鎮、五夫鎮、上梅鄉、新豐街道、崇安街道、武夷街道等地區

粗暴簡單點, 一句話概括:武夷山上的烏龍茶, 叫岩茶。

2 | 岩茶如何分類?

岩茶不像龍井, 前面至多有季節或者產區限定, 叫“明前龍井”、“獅峰龍井”即可;而岩茶, 沒有一款叫“xx岩茶”, 都是以“山場+品種”的組合命名。

品種, 顧名思義, 就是茶樹品種;山場, 聽起來很難懂, 指的是茶園和茶園的自然環境, 說得再通俗一點, 就是, 種茶樹的那塊地。

山場和品種, 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岩茶的香氣。

這就意味著, 你至少要知道武夷山裡有哪些山場和茶樹品種, 才能明白一款岩茶名字的意思。

按山場

所謂山場, 其實就是茶園的意思;但在武夷山, 山場同時還意味著茶園的自然環境, 這件事情, 與當地的風土、氣候都息息相關。

武夷山核心區屬於丹霞地貌, 一座山垂直而下, 光照、水流、土壤都有非常大的區別, 一路高低錯落、陰陽不定, 可謂移步換景。

變數如此之多,以至於武夷山無形中被分割成了無數小山場,每個山場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氣候區。

不同的山場及氣候,是武夷岩茶之所以複雜的第一個原因。

很早以前,武夷岩茶就被分為三個區域:正岩,半岩和洲茶。正岩以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留香澗和悟源澗)為代表;九曲溪邊的河灘,則被稱為洲茶;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半岩:

正岩茶品質最好,半岩其次,生於平地的洲茶最次

但如今,關於這三個區域的界定又進一步擴大:三坑兩澗被稱作名岩;武夷山核心景區,包括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統統算入正岩;核心景區外、武夷山境內,算半岩茶;而武夷山外的茶,才叫洲茶:

也就是說,從前最次的九曲溪邊洲茶,按現在的標準,都是正岩茶了呢。

按品種

在武夷山,茶有數以百計的品種。

品種之間也有等級,最最頂級的是大紅袍。母樹只有六株,長在九龍窠斷崖上,據說從清朝就世代有人看守,代表了武夷岩茶的最高水準。

但在今天,大紅袍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

比大紅袍低一等級,是“四大名叢”: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和半天夭。這些名叢都只能無性繁殖,不能雜交竄種,否則品質就會改變,培育起來很複雜,至少需要二十年時間。

若是普通茶(當地稱菜茶),就任其雜交,自生自滅了。

肉桂和水仙

我們最常喝到的岩茶品種,既不是商業拼配的大紅袍,也不是矜貴的四大名叢,而是另外兩種:肉桂和水仙。關於它倆,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聞著特別香,一個喝著特別醇厚。

水仙,大葉小喬木,多長在潮濕幽深的溝壑。

口感醇厚,具有礦物質的口感和幽揚的蘭花香氣。

肉桂,中葉大灌木,喜歡向陽的山坡。

有明顯桂皮香味,也是“肉桂”名稱的由來;經過一系列工藝,還會有明顯奶油香和果香。

如果弄明白了,下次碰見馬頭岩肉桂、水簾洞水仙,請露出一個會心的微笑:)

3 | 岩茶有什麼特點?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岩茶,那一定是複雜。巨複雜。

氣和味

這種複雜,最直觀體現在香氣上。

如果說不發酵的綠茶是0,全發酵的紅茶是1,那麼半發酵的烏龍茶就是在0和1之間變化,或若有似無、或撲面而來的炭焙香、蘭花香、熟果香甚至奶油香,都在口腔內不斷排列遊走,帶來極其豐富的感官體驗。

茶的風味

岩茶最講究“岩韻”,一種說起來比較玄乎的味道——口感圓潤,回味綿長,類似礦物質口感,沙沙的,仿佛真有岩石風味在裡面。

工藝

這麼複雜的滋味從哪裡來?就是靠同樣複雜的工藝:

多次搖青、反復焙火,讓岩茶有可能經歷多達二十道工序;五月採摘的春茶,八九月才收工製成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如今用手工製作的岩茶,太少太少。

一袋好的手工岩茶,可能需要制茶師傅連續兩天不眠不休。不僅如此,岩茶尤其注重一切自然條件的配合,等到天時、地利、人和,岩茶賣上天價也就不奇怪了。

總算解釋個大概,鵝君心好累……

不過,就像咖啡、葡萄酒一樣,複雜才有趣嘛。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

變數如此之多,以至於武夷山無形中被分割成了無數小山場,每個山場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氣候區。

不同的山場及氣候,是武夷岩茶之所以複雜的第一個原因。

很早以前,武夷岩茶就被分為三個區域:正岩,半岩和洲茶。正岩以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留香澗和悟源澗)為代表;九曲溪邊的河灘,則被稱為洲茶;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半岩:

正岩茶品質最好,半岩其次,生於平地的洲茶最次

但如今,關於這三個區域的界定又進一步擴大:三坑兩澗被稱作名岩;武夷山核心景區,包括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統統算入正岩;核心景區外、武夷山境內,算半岩茶;而武夷山外的茶,才叫洲茶:

也就是說,從前最次的九曲溪邊洲茶,按現在的標準,都是正岩茶了呢。

按品種

在武夷山,茶有數以百計的品種。

品種之間也有等級,最最頂級的是大紅袍。母樹只有六株,長在九龍窠斷崖上,據說從清朝就世代有人看守,代表了武夷岩茶的最高水準。

但在今天,大紅袍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

比大紅袍低一等級,是“四大名叢”: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和半天夭。這些名叢都只能無性繁殖,不能雜交竄種,否則品質就會改變,培育起來很複雜,至少需要二十年時間。

若是普通茶(當地稱菜茶),就任其雜交,自生自滅了。

肉桂和水仙

我們最常喝到的岩茶品種,既不是商業拼配的大紅袍,也不是矜貴的四大名叢,而是另外兩種:肉桂和水仙。關於它倆,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聞著特別香,一個喝著特別醇厚。

水仙,大葉小喬木,多長在潮濕幽深的溝壑。

口感醇厚,具有礦物質的口感和幽揚的蘭花香氣。

肉桂,中葉大灌木,喜歡向陽的山坡。

有明顯桂皮香味,也是“肉桂”名稱的由來;經過一系列工藝,還會有明顯奶油香和果香。

如果弄明白了,下次碰見馬頭岩肉桂、水簾洞水仙,請露出一個會心的微笑:)

3 | 岩茶有什麼特點?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岩茶,那一定是複雜。巨複雜。

氣和味

這種複雜,最直觀體現在香氣上。

如果說不發酵的綠茶是0,全發酵的紅茶是1,那麼半發酵的烏龍茶就是在0和1之間變化,或若有似無、或撲面而來的炭焙香、蘭花香、熟果香甚至奶油香,都在口腔內不斷排列遊走,帶來極其豐富的感官體驗。

茶的風味

岩茶最講究“岩韻”,一種說起來比較玄乎的味道——口感圓潤,回味綿長,類似礦物質口感,沙沙的,仿佛真有岩石風味在裡面。

工藝

這麼複雜的滋味從哪裡來?就是靠同樣複雜的工藝:

多次搖青、反復焙火,讓岩茶有可能經歷多達二十道工序;五月採摘的春茶,八九月才收工製成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如今用手工製作的岩茶,太少太少。

一袋好的手工岩茶,可能需要制茶師傅連續兩天不眠不休。不僅如此,岩茶尤其注重一切自然條件的配合,等到天時、地利、人和,岩茶賣上天價也就不奇怪了。

總算解釋個大概,鵝君心好累……

不過,就像咖啡、葡萄酒一樣,複雜才有趣嘛。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