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敦克爾克》:沒有邱吉爾,也沒有希特勒,卻是最打動人的二戰片

驚懼的士兵, 未知的歸途。 昏暗的天空, 陰雨的天氣。 《敦克爾克》並不是那種陳舊的戰爭片, 實質上是一部懸疑片。 視覺上, 有很多經典電影的影子在, 致敬了讓·雷諾瓦導演的《大幻影》和亨利·喬治·克魯佐的《恐懼的代價》。 沒有冗長的對白, 也沒有浪費一個鏡頭。 多重敘事, 三條故事線並進, 懸疑色彩濃厚。

期待《敦克爾克》已久, 看電影之前一直好奇, 對於這種歷史, 觀眾已經都知道結局的情況下。 諾蘭如何一直保持劇情的懸念?簡潔的劇情, 精煉的臺詞。 在《敦克爾克》中, 諾蘭試圖用情感的共鳴去打動普通觀眾。 他的電影作品, 一直專注于對於人心的挖掘。 《星際穿越》再執著的求生之念, 也比不過父愛無敵, 科幻片的外殼下包著一顆炙熱的心。 真·中二·諾蘭老師, 用169分鐘詮釋愛。 片中荒蕪地球, 好像帝都未來。 而在蝙蝠俠前傳系列中, 因有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這一經典反派,

第二部表現的暗夜騎士, 黑暗到令人癡迷。 與之相比, 第三部全片氛圍更忠於原著漫畫:無盡黑暗後, 終將駛向光明。

片中隱射的社會主義暴力專制及資本主義民主缺陷令人玩味。 而在本片中, 對於敦克爾克大撤退的歷史事實的還原很到位,

構建了幾個虛構的主角, 卻展現了當時的真實狀況。 沒有用綠幕進行拍攝, 進行後期特效合成, 而是採用實景拍攝的方式, 使用真實的驅逐艦, 把IMAX攝影機放在水中, 拍攝落水的場景。 拍攝空戰場景的時候, 讓演員開著飛機, 攝像機近距離抓拍, 視覺效果更為真實。 漢斯·季默為本片創作的電影配樂, 也是一大亮點, 本片的臺詞很少, 配樂在很多時候, 充當了臺詞的作用, 推動劇情的發展。 此君的《獅子王》曾經拿過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而在《敦克爾克》中, 音效與視覺相得益彰, 營造了緊張的氣氛。 強烈推薦去電影院, 選擇IMAX版本, 體驗震到飛起。

第一條主線, 在港口等待撤退的小兵湯米。 分分鐘處於恐懼當中, 時刻提防著德國飛機放的炸彈。 好不容易上船, 又是一陣被炸。 湯米和同伴們試圖用各種手段逃跑, 觀眾們也為他們的生死而揪心。 混在英軍當中, 企圖一起逃跑的法國士兵, 則生動的反映了當時法國普通軍人的現狀, 國土將要淪陷, 英國試圖救援, 但卻不是特別重視,

如同歐羅巴的孤兒。 這麼一個大製作, 卻啟用新人演員, 諾蘭的這次選擇, 有點冒險, 但效果卻不錯。 新人演員對於拍攝, 配合度極高。 各種水淹戲, 泥濘沙灘戲, 折騰的夠嗆。 沉船戲, 看的人喘不過氣來。 他們想回家, 他們想爸媽。 渺小如同螻蟻的士兵們, 無處可逃的絕望。

我在哪裡?

我是誰?

我被炸了嗎?

第二條主線,普通民眾道森先生開著船,去營救撤退的士兵們。敦克爾克大撤退號稱二戰最成功的失敗,損失慘重,卻保住了30多萬條生命。從海軍到英國普通民眾,自發提供了400多艘船。漁船、遊艇、拖船紛紛上陣,漁夫、工人、司機駕船參與拯救。保存了英國軍隊的有生力量,包括二戰名將蒙哥馬利、亞歷山大。可以說,敦克爾克影響了以後歐戰的走向。道森先生,他的大兒子是空軍,已經犧牲在戰場當中,他卻義無反顧的帶著小兒子以及船員,前往敦克爾克這個修羅場。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英倫紳士傲嬌卻仗義的品質。普通人亦是真英雄。當他們穿越英吉利海峽,逃過德國空軍轟炸,出現在港口時,壓抑很久的情緒終於爆發,全片的第一個高潮降臨。

第三條主線,湯姆·哈迪出演的飛行員法瑞爾。個人覺得是本片中最具英雄氣概的角色。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面對數倍於自己的德國飛機,擊落數架敵機。為了掩護更多士兵們的撤退,法瑞爾放棄返航。飛機油已經燃盡,迫降在沙灘。孤膽英雄,毅然燒掉飛機,不留給敵人。全片的第二個高潮,是法瑞爾以古典騎士般的英雄表現打動世人。

一周,一日,一時。三條線索交叉,環節相扣,推動劇情進度。遞毛巾的盲人大爺,摸著士兵的臉龐,可能在期待他當兵的兒子能夠安全回來,可能是想記住這些士兵們。追逐列車給士兵送啤酒的英國大爺,沒有責駡,而是熱情。士兵們原本以為是失敗,在最後群眾的迎接與歡呼中,帶來了第三個高潮,很具人情味。絕望到最後,變成希望。陰暗久了,終於看到光明。活著意味著一切,這亦是一場勝利。大浪淘沙,多少風流人物。歷史車輪向前,英雄梟雄煮酒。可在《敦克爾克》中,沒有出現邱吉爾,也沒有出現希特勒。不說大人物的傳奇,只講普通小兵們的故事,卻是近期來最打動人的二戰片。9月1日內地正式上映後,準備再去影院刷幾遍。

我在哪裡?

我是誰?

我被炸了嗎?

第二條主線,普通民眾道森先生開著船,去營救撤退的士兵們。敦克爾克大撤退號稱二戰最成功的失敗,損失慘重,卻保住了30多萬條生命。從海軍到英國普通民眾,自發提供了400多艘船。漁船、遊艇、拖船紛紛上陣,漁夫、工人、司機駕船參與拯救。保存了英國軍隊的有生力量,包括二戰名將蒙哥馬利、亞歷山大。可以說,敦克爾克影響了以後歐戰的走向。道森先生,他的大兒子是空軍,已經犧牲在戰場當中,他卻義無反顧的帶著小兒子以及船員,前往敦克爾克這個修羅場。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英倫紳士傲嬌卻仗義的品質。普通人亦是真英雄。當他們穿越英吉利海峽,逃過德國空軍轟炸,出現在港口時,壓抑很久的情緒終於爆發,全片的第一個高潮降臨。

第三條主線,湯姆·哈迪出演的飛行員法瑞爾。個人覺得是本片中最具英雄氣概的角色。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面對數倍於自己的德國飛機,擊落數架敵機。為了掩護更多士兵們的撤退,法瑞爾放棄返航。飛機油已經燃盡,迫降在沙灘。孤膽英雄,毅然燒掉飛機,不留給敵人。全片的第二個高潮,是法瑞爾以古典騎士般的英雄表現打動世人。

一周,一日,一時。三條線索交叉,環節相扣,推動劇情進度。遞毛巾的盲人大爺,摸著士兵的臉龐,可能在期待他當兵的兒子能夠安全回來,可能是想記住這些士兵們。追逐列車給士兵送啤酒的英國大爺,沒有責駡,而是熱情。士兵們原本以為是失敗,在最後群眾的迎接與歡呼中,帶來了第三個高潮,很具人情味。絕望到最後,變成希望。陰暗久了,終於看到光明。活著意味著一切,這亦是一場勝利。大浪淘沙,多少風流人物。歷史車輪向前,英雄梟雄煮酒。可在《敦克爾克》中,沒有出現邱吉爾,也沒有出現希特勒。不說大人物的傳奇,只講普通小兵們的故事,卻是近期來最打動人的二戰片。9月1日內地正式上映後,準備再去影院刷幾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