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磨劍十年 打造最佳本土化外資銀行——訪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長林志民

2017年, 外資銀行迎來了在華開啟法人化之路的第一個“十年里程碑”。

10年前, 伴隨中國銀監會對外資銀行在華機構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的正式發佈,

在華業務規模位居前列的外資銀行爭相進行法人化改制, 使外資銀行在華市場的發展打破既往“分行主導”的市場格局, 快速向“法人主導”轉變。

10年來,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市場的不斷開放, 為外資銀行在華市場的發展孕育了大量機遇和市場空間, 同時, 獨特的市場環境也對外資銀行在華的本土化轉型、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

在經歷了初期的高歌猛進和“黃金髮展期”後, 外資銀行的本土化之路如今走得怎麼樣?在當前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 外資銀行又將如何調整在華發展戰略, 保持核心競爭力?

東亞銀行自由貿易試驗區內開設網點等。

在公益領域, 東亞中國於2009年攜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率先發起設立了國內首個由外資銀行發起設立的公益基金——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東亞銀行公益基金,

致力於關愛和説明貧困地區青少年的教育成長。

截至2016年年底, 東亞銀行公益基金累計在全國落成啟用的“螢火蟲樂園”總數量達63所, 向貧困學生捐贈逾38000個“螢火蟲60包裹”, 共計組織12次志願者支教活動及37場鄉村教師培訓, 志願者累計貢獻逾550課時, 培訓鄉村教師681名。 此外, 我們還會每年引入新的專案, 以不斷擴大公益基金的惠及人群, 比如去年我們搭建了“公益對對碰”創新公益平臺, 為企業和民間公益組織之間搭建起愛心對接的橋樑, 讓更多優秀公益獲得支持。

記者:10年後的今天, 在當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 外資銀行對在內地市場的下一個10年發展有著怎樣的考慮?

林志民:在當前市場環境下, 外資銀行不太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每年保持30%到50%的增長。 從2007年首批外資法人銀行註冊成立至今, 外資銀行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 剛開始主要專注於圈地擴張、豐富產品線等, 後來慢慢逐步進入業務整合、網點調整等階段, 而在當前挑戰加劇的情況下, 外資銀行將會更加注重加強風險防控、提升運營效率。

東亞中國早於2015年就開始推行一系列有助於提升風險防控、改善資產品質的措施, 包括更嚴格的信貸指引、信貸審批集中制度等, 相關預防措施已初顯成效。 同時, 東亞中國的企業貸款業務將以穩定的大型國有企業為目標, 並以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及製藥、倉儲物流、環境保護及清潔能源、食品及教育六大優勢產業為重點,

以不斷優化貸款結構, 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放眼未來, 我們依然非常看好內地市場, 對東亞中國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 東亞中國正著力提升業務可持續發展能力, 穩步擴展資產負債規模, 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全面拓展各項業務, 積極探索創新, 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經濟轉型方向的行業及業務滲透, 打造差異化、特色化、本土化的發展道路。

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反彈、零售銷售上升及生產者價格指數改善, 內地經濟於2016年下半年逐步企穩。 2017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入將刺激消費, 並為服務業的新興產業提供支援。 此外, “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等,

將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為內地外資銀行創造更多市場新機遇。

下一步, 東亞中國將大力推進增長潛力強勁的業務、轉換增長模式。 隨著企業及零售客戶對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 東亞中國將回應需求, 發揮在跨境業務方面的優勢, 持續推出更多跨境業務方案及財富管理產品, 並不斷深化與戰略夥伴在消費貸款及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 此外, 東亞中國還將通過數碼化及流程的優化, 在現有資源基礎上把握更多市場機遇。

作者:杜冰

主編:王小平

編輯:王佳

網友的標籤:輿情通報員、財經小達人

大家都在看

歡迎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