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假裝成一位好媽媽?做到這6點,不“裝”也是好媽媽

前幾天, 朋友圈被一篇名為《如何假裝成一個好媽媽》刷屏。 為什麼?因為它以最簡單的文字, 和豐富的舊式海報, 精准地刻畫了一個媽媽有孩子前和有孩子後的區別,

以及媽媽的心理, 尤其是那句——“女人就算做了再多事情, 看起來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媽媽”擊碎了多少媽媽的心。 是啊, 當一個好媽媽實在太難了, 育兒、家務、婆媳各種問題如大山般壓來, 很多時候卻是費力不討好, 所以不得不將自己“偽裝”, 就像文中所說, “裝作很喜歡陪孩子玩遊戲, 裝作很喜歡和孩子一起閱讀, 裝作很喜歡聽孩子拉得像屎一樣的曲子……”

“裝”累嗎?累。 不裝更累!(心裡話)就在我們“裝”得一片火熱時, 日本媽媽卻依舊是那麼溫和、耐心、謙遜, 就像育兒的樣板書, 難道她們不是媽媽這個“物種”麼?難道沒有覺得累?沒有婆媳煩惱?沒有熊孩子成天搗亂?她們是如何做到的?這讓我很想對日本媽媽一探究竟,

順便也多學習學習。

特意選了《原來如此!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 作者黃文貞是位台籍媽媽, 跟著日籍丈夫, 帶著3歲半的兒子和6個月的女兒回到日本生活。 這樣一位在遊走在中日兩地文化與生活的媽媽, 更能夠對兩地的育兒有所觀察與對比,

想必是有發言權的。

她在開篇的序言中寫道:起初的日子, 對我們母子三人來說天天跟探險一樣, 驚喜與挫折交織。 在此期間, 我們學習到日本人守理守信的生活習慣和日本幼稚園的自立自律訓練, 以及日本媽媽耐心十足又有智慧的母愛。 ……在我自己身上, 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我一直瞧不起的“家庭主婦”, 也成了我現今的代名詞。 然而, 這些計畫與現實的落差所造成的沮喪, 在我搬回日本之後慢慢消失了。

是什麼讓她的觀念發生變化?日本媽媽到底有哪些育兒智慧呢?《原來如此!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一書中, 作者從媽媽于孩子的身份(啟蒙老師、諮詢師等), 以及0-6歲日本媽媽的育兒法等幾個方面, 詳細地講述了日本媽媽如何教養孩子的。

在她娓娓道來的案例裡, 我看到六個關鍵點, 如果這六個關鍵我們能做好, 即使不“裝”, 我們大概離好媽媽也不遠了吧。

心態:全職媽媽是一個“神聖”的工作

國內, 全職媽媽興起也是近幾年的事情, 在觀念裡還是有很多人都難以接受,

仍舊將“全職媽媽”等同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灰頭土臉, 思想封閉的黃臉婆”, 雖然全職媽媽早已不是這個形象, 做著“育兒、家務、自我提升”各項工作, 但仍抵不過外界的“鄙視”, 做個事情得繞過很多屏障(育兒誰說了算?老公是否尊重妻子?婆婆是否民主), 乃至十分影響一個媽媽的心情、心態以及決定。

而在日本呢?對一個家庭而言, 全職媽媽(又稱:家庭主婦)是一個神聖的工作, 對“媽媽”這個稱呼非常重視。 育兒上, 即使是公婆也認為, 當媽的說了算。 只要身為母親的不要出爾反爾、太過情緒化形式,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 通常都不會有什麼的混亂的情況出現, 而一般的日本奶奶後外婆, 也不會隨意對媳婦或者女兒的教養方式進行說教, 反而會尊重晚輩的看法。因為養兒育女是母親的職責,而非祖父母的或者外公外婆的責任。

日本人也認為,世界最幸福的孩子,就是由媽媽一手帶大的,整個成長的過程,由親愛的媽媽全程陪伴,享受豐富的母愛。可見,日本在文化傳統及觀念裡,都是認同全職媽媽的。

但而生活在中國社會文化,心態不好的媽媽,容易每天抱怨,不願面對現實,將負面情緒帶給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個性偏差。

如果,中國媽媽能有一個好心態,將“全職媽媽”作為一項神聖的工作——每天能陪伴孩子,見證他的成長,相信媽媽會成長很快。

空間:即使三代同堂,也互有自己的空間

中國的婆媳問題,再加一項育兒之權,那就如“火上加油”般熱鬧。近年來,經常有心理學家談“界限”的問題,然而一回到家庭,中國人的界限是黏糊得,劃不清的,媽媽覺得自己有權,奶奶也覺得我做的都是對的,為你好的,這就非常容易導致——一個育兒小問題導致家庭大戰。

那難道日本有沒有婆媳問題?作者是這樣描述的:日本的婆婆,並非如往昔,由婆婆操持整個大家庭。大多數在孩子婚後就會搬出,只週期性拜訪。他們對於子女教養兒孫的態度當然也不會多家干涉。

如果是與婆婆同住的家庭呢?日本家庭會儘量將生活的空間區隔開來。比如說,獨棟房子的一樓是祖父母的臥室、廚房、衛生間,而進出的大門也是設在一樓。然後大門的後方或者旁邊,會有另一個入口,讓在二樓生活的子女和孫子直接上去而不用打擾到一樓生活的祖父母,且在二樓,同樣設有臥室、廚房、衛生間,就像兩個家庭互不打擾。

若是建地不夠寬敞,家裡則會設計成孩子自主的小家庭需要與祖輩共用的廚房與浴室,但是客廳會有兩個,以便接待自己的客人或者週末與晚上時,能有獨立的空間看電視等。

也就是說,即使三代同住,也可以各自保持自由空間,互相不過度干涉對方的生活,卻在生活上有個照應,而各自的家庭則由各自的“主婦”做主。

這不就是婆媳同住最理想的境地麼?有照應,卻互不干涉。空間的區隔,是生活的界限的起點。真想說,那樣的房子,給我來一打,相信一到中國就會搶空!

尊重:尊重和耐心,是最有效的溝通

對孩子的尊重和耐心,大概是日本媽媽最讓人佩服的育兒行為。作者在書中提到不少細節。就拿日本媽媽對孩子穿衣上的民主,就可見一斑。

書中提到,在送孩子上學後,有些媽媽也會私下聊天說到孩子早上自己選擇衣服的時間太長了,但是最後他們還是會讓孩子去選擇,而不是為了趕時間,武斷地命令孩子穿哪件。

即使對待幼稚園的孩子,只是讓孩子將外套拿進幼稚園一件很小的事情,媽媽也會蹲下來,極其耐心地與孩子溝通。“媽媽沒有為了避免麻煩,便硬把外套塞給老師,然後將搞不清楚狀況的小孩推進幼稚園,等上體育課時,再讓老師向孩子解釋。相反,她細心地分析,耐心地等到孩子比較瞭解狀況,並且有意願接受建議時,才放手讓老師帶進教室。”媽媽多耐心了10分鐘,這種即席駕馭,正確而非恐嚇的溝通,讓孩子要是就懂得接受正確的觀念,從長遠來看,非常值得。

尊重是最有效的溝通姿態,我們都應該學習。

獨立:適時的放手讓孩子獨立

之前國內聽得最多的對孩子的稱呼是“小皇帝”,他們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雖然近兩年裡,有所改善,但中國家庭的長輩對孩子的溺愛仍是很大的問題。

然而,在日本接到,若仔細觀察,無論是雨天晴天,你會發現放學的孩子們都是自己背書包,從來沒有家長去幫助背書包,有新聞裡就報導過,即使日本皇室的小孩,也是自己背書包。因為從小孩小班開始,就會讓他們自己背書包,到達學校以後,日本媽媽會默默地在一旁看孩子自己脫掉鞋子、穿上室內鞋,再由老師引導孩子把所有的東西依照順序擺在固定的位置上。對此,他們的觀念是,背不住書包的學生,豈能將書本知識記牢。所以再不舍,也得放手讓孩子獨立。

吃飯問題估計是多數中國最為煩心的事情,吃飯叫不應,吃飯中途玩,要追著餵飯,總之讓人奔潰;再看日本媽媽,她們很少追著孩子餵飯,不論什麼時候吃飯,都是大家一同坐在餐桌上,同一個時間吃飯,而且儘量是自己吃自己的飯。媽媽會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孩子吃得快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自己願意嘗試來吃。

在長期引導與反復訓練的前提下,日本媽媽懂得適時的放手,無疑也是對自己的鼓勵,也會讓自己輕鬆不少。放手,無疑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

好習慣:好習慣是從小培養的

我們經常說旁邊的熊孩子各種“熊”,吃飯從不好好吃,出門在外大聲吵鬧、擦嘴巴用衣袖……總之,讓你煩不甚煩。那麼日本媽媽怎麼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

總結而言:從小培養。例如衛生習慣:日本的媽媽都會隨身攜帶一條小毛巾,讓孩子外出洗手時可以擦手擦汗。上小學以後,隨時攜帶手帕與面紙則成為明文規定。老師每天都會價差班上的孩子是否有帶手帕與面紙來上學,指甲是否有修剪乾淨。如果孩子忘記帶手帕、面紙或者指甲沒修,則以扣分來處理。因為帶手帕與面紙去學校,並不是為了檢查,而是讓孩子確實使用這兩樣東西,並成為規則。日本的老師和家長,會不斷地提醒孩子,不可以在手滴水的時候走動,因為這樣會將地板弄髒、弄濕,還影響他人的行走安全;對比我們,公共洗手間,不說廢紙入簍,大多數地面長期都是濕漉漉的,但似乎沒有成人去提醒孩子。

例如節約環保的習慣:玩泥巴也有專屬的用具,比如澆水桶、各式各樣的塑膠容器,各種不同的鏟子。這些玩泥巴專用的塑膠容易有專門放置的櫃子。當孩子玩完以後,媽媽便會教孩子將玩過的容器放進一個超大並裝滿水的盆子裡面清晰,洗完以後再將容器放在櫃子上晾乾。為了不浪費水源,日本幼稚園並不鼓勵家長和孩子把玩過的泥巴容器帶到洗手台一個個洗,因為這樣會流掉太多水。對比我們的幼稚園,差距就出來了。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媽媽的堅持與智慧,這方面我們太需要學習了。

感恩:想孩子以後幸福,先讓他學會感恩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懂得感恩的人,比較能夠知足。

然而,回想起,新聞裡充斥的那些讓人悲憤的新聞,比如某某孩子因為父母不給前買蘋果手機出手打父母;誰誰家孩子沒有給錢去玩電子遊戲,就以命要脅父母等等。我想,我們的教育,非常缺乏“感恩‘’的教育,認為所有的獲得都是理所當然,父母的愛應該天經地義,甚至於旁人的善意都是應該的。

然而,人不應該“忘恩”,在平日生活裡,日本媽媽從小開始就訓練孩子對他們的感激,也會告誡孩子周圍的人、事、物常懷感激的信念。感恩,會讓我們更容易看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自己和別人更快樂。感恩的路上,我們和孩子都需要修煉。

到最後,會發現所謂的日本全職媽媽育兒其實並沒有那麼神秘高大,正如作者所說:日本的幼稚園教育很平常,沒有多麼高大上的理論,只是用“心”而已。在日常的生活環境中,重複固定的作息,讓孩子練習獨立、感恩於負責。這種訓練是非常踏實,一步接著一步,當孩子還無法獨當一面時,母親變化再他們的身旁陪伴著,細心教導著。這樣,孩子就可以依循幼稚園與老師的而引導的方向,循序漸進。而其家庭教育亦師如此——媽媽用心陪伴、引導孩子,腳踏實地、循序漸進。若我們遵循這個原則,抓住日本媽媽育兒智慧的六大關鍵,不用“裝”,我們也一定能成為好媽媽!

文/範恒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更多請關注 頭條號/微信公眾號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反而會尊重晚輩的看法。因為養兒育女是母親的職責,而非祖父母的或者外公外婆的責任。

日本人也認為,世界最幸福的孩子,就是由媽媽一手帶大的,整個成長的過程,由親愛的媽媽全程陪伴,享受豐富的母愛。可見,日本在文化傳統及觀念裡,都是認同全職媽媽的。

但而生活在中國社會文化,心態不好的媽媽,容易每天抱怨,不願面對現實,將負面情緒帶給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個性偏差。

如果,中國媽媽能有一個好心態,將“全職媽媽”作為一項神聖的工作——每天能陪伴孩子,見證他的成長,相信媽媽會成長很快。

空間:即使三代同堂,也互有自己的空間

中國的婆媳問題,再加一項育兒之權,那就如“火上加油”般熱鬧。近年來,經常有心理學家談“界限”的問題,然而一回到家庭,中國人的界限是黏糊得,劃不清的,媽媽覺得自己有權,奶奶也覺得我做的都是對的,為你好的,這就非常容易導致——一個育兒小問題導致家庭大戰。

那難道日本有沒有婆媳問題?作者是這樣描述的:日本的婆婆,並非如往昔,由婆婆操持整個大家庭。大多數在孩子婚後就會搬出,只週期性拜訪。他們對於子女教養兒孫的態度當然也不會多家干涉。

如果是與婆婆同住的家庭呢?日本家庭會儘量將生活的空間區隔開來。比如說,獨棟房子的一樓是祖父母的臥室、廚房、衛生間,而進出的大門也是設在一樓。然後大門的後方或者旁邊,會有另一個入口,讓在二樓生活的子女和孫子直接上去而不用打擾到一樓生活的祖父母,且在二樓,同樣設有臥室、廚房、衛生間,就像兩個家庭互不打擾。

若是建地不夠寬敞,家裡則會設計成孩子自主的小家庭需要與祖輩共用的廚房與浴室,但是客廳會有兩個,以便接待自己的客人或者週末與晚上時,能有獨立的空間看電視等。

也就是說,即使三代同住,也可以各自保持自由空間,互相不過度干涉對方的生活,卻在生活上有個照應,而各自的家庭則由各自的“主婦”做主。

這不就是婆媳同住最理想的境地麼?有照應,卻互不干涉。空間的區隔,是生活的界限的起點。真想說,那樣的房子,給我來一打,相信一到中國就會搶空!

尊重:尊重和耐心,是最有效的溝通

對孩子的尊重和耐心,大概是日本媽媽最讓人佩服的育兒行為。作者在書中提到不少細節。就拿日本媽媽對孩子穿衣上的民主,就可見一斑。

書中提到,在送孩子上學後,有些媽媽也會私下聊天說到孩子早上自己選擇衣服的時間太長了,但是最後他們還是會讓孩子去選擇,而不是為了趕時間,武斷地命令孩子穿哪件。

即使對待幼稚園的孩子,只是讓孩子將外套拿進幼稚園一件很小的事情,媽媽也會蹲下來,極其耐心地與孩子溝通。“媽媽沒有為了避免麻煩,便硬把外套塞給老師,然後將搞不清楚狀況的小孩推進幼稚園,等上體育課時,再讓老師向孩子解釋。相反,她細心地分析,耐心地等到孩子比較瞭解狀況,並且有意願接受建議時,才放手讓老師帶進教室。”媽媽多耐心了10分鐘,這種即席駕馭,正確而非恐嚇的溝通,讓孩子要是就懂得接受正確的觀念,從長遠來看,非常值得。

尊重是最有效的溝通姿態,我們都應該學習。

獨立:適時的放手讓孩子獨立

之前國內聽得最多的對孩子的稱呼是“小皇帝”,他們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雖然近兩年裡,有所改善,但中國家庭的長輩對孩子的溺愛仍是很大的問題。

然而,在日本接到,若仔細觀察,無論是雨天晴天,你會發現放學的孩子們都是自己背書包,從來沒有家長去幫助背書包,有新聞裡就報導過,即使日本皇室的小孩,也是自己背書包。因為從小孩小班開始,就會讓他們自己背書包,到達學校以後,日本媽媽會默默地在一旁看孩子自己脫掉鞋子、穿上室內鞋,再由老師引導孩子把所有的東西依照順序擺在固定的位置上。對此,他們的觀念是,背不住書包的學生,豈能將書本知識記牢。所以再不舍,也得放手讓孩子獨立。

吃飯問題估計是多數中國最為煩心的事情,吃飯叫不應,吃飯中途玩,要追著餵飯,總之讓人奔潰;再看日本媽媽,她們很少追著孩子餵飯,不論什麼時候吃飯,都是大家一同坐在餐桌上,同一個時間吃飯,而且儘量是自己吃自己的飯。媽媽會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孩子吃得快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自己願意嘗試來吃。

在長期引導與反復訓練的前提下,日本媽媽懂得適時的放手,無疑也是對自己的鼓勵,也會讓自己輕鬆不少。放手,無疑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

好習慣:好習慣是從小培養的

我們經常說旁邊的熊孩子各種“熊”,吃飯從不好好吃,出門在外大聲吵鬧、擦嘴巴用衣袖……總之,讓你煩不甚煩。那麼日本媽媽怎麼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

總結而言:從小培養。例如衛生習慣:日本的媽媽都會隨身攜帶一條小毛巾,讓孩子外出洗手時可以擦手擦汗。上小學以後,隨時攜帶手帕與面紙則成為明文規定。老師每天都會價差班上的孩子是否有帶手帕與面紙來上學,指甲是否有修剪乾淨。如果孩子忘記帶手帕、面紙或者指甲沒修,則以扣分來處理。因為帶手帕與面紙去學校,並不是為了檢查,而是讓孩子確實使用這兩樣東西,並成為規則。日本的老師和家長,會不斷地提醒孩子,不可以在手滴水的時候走動,因為這樣會將地板弄髒、弄濕,還影響他人的行走安全;對比我們,公共洗手間,不說廢紙入簍,大多數地面長期都是濕漉漉的,但似乎沒有成人去提醒孩子。

例如節約環保的習慣:玩泥巴也有專屬的用具,比如澆水桶、各式各樣的塑膠容器,各種不同的鏟子。這些玩泥巴專用的塑膠容易有專門放置的櫃子。當孩子玩完以後,媽媽便會教孩子將玩過的容器放進一個超大並裝滿水的盆子裡面清晰,洗完以後再將容器放在櫃子上晾乾。為了不浪費水源,日本幼稚園並不鼓勵家長和孩子把玩過的泥巴容器帶到洗手台一個個洗,因為這樣會流掉太多水。對比我們的幼稚園,差距就出來了。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媽媽的堅持與智慧,這方面我們太需要學習了。

感恩:想孩子以後幸福,先讓他學會感恩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懂得感恩的人,比較能夠知足。

然而,回想起,新聞裡充斥的那些讓人悲憤的新聞,比如某某孩子因為父母不給前買蘋果手機出手打父母;誰誰家孩子沒有給錢去玩電子遊戲,就以命要脅父母等等。我想,我們的教育,非常缺乏“感恩‘’的教育,認為所有的獲得都是理所當然,父母的愛應該天經地義,甚至於旁人的善意都是應該的。

然而,人不應該“忘恩”,在平日生活裡,日本媽媽從小開始就訓練孩子對他們的感激,也會告誡孩子周圍的人、事、物常懷感激的信念。感恩,會讓我們更容易看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自己和別人更快樂。感恩的路上,我們和孩子都需要修煉。

到最後,會發現所謂的日本全職媽媽育兒其實並沒有那麼神秘高大,正如作者所說:日本的幼稚園教育很平常,沒有多麼高大上的理論,只是用“心”而已。在日常的生活環境中,重複固定的作息,讓孩子練習獨立、感恩於負責。這種訓練是非常踏實,一步接著一步,當孩子還無法獨當一面時,母親變化再他們的身旁陪伴著,細心教導著。這樣,孩子就可以依循幼稚園與老師的而引導的方向,循序漸進。而其家庭教育亦師如此——媽媽用心陪伴、引導孩子,腳踏實地、循序漸進。若我們遵循這個原則,抓住日本媽媽育兒智慧的六大關鍵,不用“裝”,我們也一定能成為好媽媽!

文/範恒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更多請關注 頭條號/微信公眾號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