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其實,A股比巴菲特更賺錢,只是你不會!

即使在1990年12月A股交易的第一天, 等額買入所有股票, 到今天個股年化收益率超過28%。

著名導演李安有一部爭議極大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故事》, 電影講的什麼不重要, 我們也拋開所有的拍攝技術不說, 這部電影的核心講了一個哲學思考:看到的, 真的是事實嗎?基於每個人的角度, 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同, 他們看到的未必都是真實的世界。

對於A股, 我們常常會說牛短熊長, 常常感覺很難賺錢。 身邊無數人會說美股多好, 一直創新高, 而A股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市場。 甚至有許多大牌策略分析師寫過為什麼A股總是熊冠全球的報告。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並不是。

A股, 其實很賺錢

過去十年, 我們發現A股真正的熊市並不長, 相反牛市倒很長, 是一個非常賺錢的市場。

先別急著反駁, 我們先看一組資料:

2006到2007年是一次大牛市, 之後進入了2008年的大熊市。 但是熊了一年後, 2009年又是一次4萬億推動的牛市。 2010年是創業板, 醫藥, 新興產業牛市。 2011年因為無風險利率飆升, 資金收緊出現了一次熊市。 到了2012年市場整體是上漲的。 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開啟了一波創業板大牛市。 而在2015年的股災, 市場從5166點一路下跌, 至2016年的市場熔斷發生, A股在2016年4月跌至最低2600多點, 然後市場開始進入震盪期, 但總體來說, 還是向上的爬升的態勢。

我們再看2011年11月8日到2016年11月8日的五年, 剔除掉新股的漲幅, A股的平均漲幅是121%, 漲幅的中位數是75%。 也就是說A股過去個股平均年收益率24%, 已經超過了巴菲特的複合收益率(巴菲特的複合收益率是20.5%)。 即使對比過去五年的美股, 標普的年化漲幅也就12%, 納斯達克是15%。 賺錢效應未必比A股強多少。

那麼為什麼散戶七虧二平一賺錢?

為什麼身邊那麼多人覺得A股很難賺錢?

我們來看一組有意思的資料:如果在2000年開始, 每週都買入上周換手率最高的100個股票, 16年之後收益率會是多少呢?我們以一個指數為例:打開萬德的申萬活躍指數801862, 我們能看到這個指數從2000年的1000點基準, 到今天是14點, 跌了超過98%。

這是什麼意思?大部分散戶喜歡追漲殺跌, 看到別人家的股票漲了就忍不住追進去。 那這個策略, 長期看是不斷絞殺投資者的。

耐心, 是許多人做不好A股的絆腳石。 我們總會注意市場上連續封板的強勢股, 總會聽到身邊有人賺了十倍, 甚至更多。 但是大部分人的追漲殺跌最後都是負收益。 這是A股投資的第一個難點。

散戶投資者, 最難的是與時俱進

A股投資的第二個難點是與時俱進。 這也是為什麼指數表現不好的一個原因。

上證指數往往代表著“舊經濟”, 投資中的“過氣明星”。 甚至如果拿著茅臺, 在2007年之後的年化收益率也不超過10%。 所以A股的投資另一個難點是與時俱進。 需要瞭解新的行業和新的股票。 比如2010年之前是沒有創業板的, 但是如果忽視了這個對未來經濟影響極大的新興產業, 就等於拋棄了一個巨大金礦。

所以, A股投資的難點在於不斷學習, 進步, 瞭解時代的潮流。 這點比在海外投資更難。 由於中國名義GDP增長很快, 每隔8年GDP翻一倍, 導致社會變遷會很快。 相反, 美國每隔25年翻一倍, 社會變遷就很慢。

不斷發現市場的BUG

A股市場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就是市場會誕生不同的漏洞。 有些漏洞只能持續一段時間, 有些卻能持續很長時間。 很多時候, 去研究系統的漏洞, 反而比挖掘基本面推動的大牛股更賺錢, 也更容易。

一個最持久的漏洞就是“殼價值”。 由於IPO發行節奏是被管制的, 導致許多上市公司除了基本面價值以外, 還有一個殼價值。舉例說明——2008年10月底,A股市值最小的10個股票在2.2到2.8億之間。到了2016年10月底,A股市值最小的10個股在26到31億之間,漲幅超過10倍。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在每年年底買入市值最小的股票,到了第二年的年底再換一批。這個策略從2013年到今天,分別取得91%,55%,171%和7%的收益率。整體複合收益率達到了770%,秒殺大部分股神。

另一個漏洞是A股的“懲罰機制”很小。我們舉個例子吧:在美股市場上,四天暴漲2100%的航運股dryship其實已經是債務違約等待重組的,看到股價大漲之後公司馬上宣佈增發股票,股價一夜之間下跌90%!這就是海外市場割韭菜的方式,散戶可以一天把錢虧光。

而A股,因為有跌停板機制,大家又喜歡抄底,投資的犯錯成本很低。甚至是欣泰電器這種要退市的公司,幾個跌停都有人買。如此低的“懲罰機制”其實就是鼓勵大家冒險。

在A股冒險的收益風險比並不匹配,成功的收益遠遠高於失敗的風險。

長期看,A股年化收益率超越巴菲特

A股市場短期波動基於博弈,更多依靠估值的變化推動,但是長期看其實很價值,這點和過去那麼多名義GDP的高增長相關,帶動了一批龍頭公司的盈利增長。

也就是說,即使在1990年12月A股交易的第一天,等額買入所有股票,到今天個股年化收益率超過28%。這個收益率已經把巴菲特的21%甩在身後了。

我們下面做了一個對比圖,將大家心中公認的最為保值的房價的A股價值相比較。結果是在A股長期投資的回報率遠遠高於上海樓市。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堅持

中國股民有一個特性,就是在每次市場大漲的時候開始興奮,面對直線飆升的市場,大家都在焦灼的打聽:能買嗎?現在追可以嗎?還是需要再等等?應該會有回檔吧?不論是搶進去了人,還是繼續在等待的人,其實都難以心安。

誰都無法預知明天的市場,有人說這是超級大牛市才剛剛開始,也有人說這麼大的量拉升,很快行情就要結束了。仔細分析,似乎都有道理。但是你真的能夠判斷準確嗎?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行。

而只有抱有長期投資,長期不離開市場的人,才是最踏實的人。因為,這就是市場對所謂“長期投資”的忠誠回報!

還有一個殼價值。舉例說明——2008年10月底,A股市值最小的10個股票在2.2到2.8億之間。到了2016年10月底,A股市值最小的10個股在26到31億之間,漲幅超過10倍。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在每年年底買入市值最小的股票,到了第二年的年底再換一批。這個策略從2013年到今天,分別取得91%,55%,171%和7%的收益率。整體複合收益率達到了770%,秒殺大部分股神。

另一個漏洞是A股的“懲罰機制”很小。我們舉個例子吧:在美股市場上,四天暴漲2100%的航運股dryship其實已經是債務違約等待重組的,看到股價大漲之後公司馬上宣佈增發股票,股價一夜之間下跌90%!這就是海外市場割韭菜的方式,散戶可以一天把錢虧光。

而A股,因為有跌停板機制,大家又喜歡抄底,投資的犯錯成本很低。甚至是欣泰電器這種要退市的公司,幾個跌停都有人買。如此低的“懲罰機制”其實就是鼓勵大家冒險。

在A股冒險的收益風險比並不匹配,成功的收益遠遠高於失敗的風險。

長期看,A股年化收益率超越巴菲特

A股市場短期波動基於博弈,更多依靠估值的變化推動,但是長期看其實很價值,這點和過去那麼多名義GDP的高增長相關,帶動了一批龍頭公司的盈利增長。

也就是說,即使在1990年12月A股交易的第一天,等額買入所有股票,到今天個股年化收益率超過28%。這個收益率已經把巴菲特的21%甩在身後了。

我們下面做了一個對比圖,將大家心中公認的最為保值的房價的A股價值相比較。結果是在A股長期投資的回報率遠遠高於上海樓市。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堅持

中國股民有一個特性,就是在每次市場大漲的時候開始興奮,面對直線飆升的市場,大家都在焦灼的打聽:能買嗎?現在追可以嗎?還是需要再等等?應該會有回檔吧?不論是搶進去了人,還是繼續在等待的人,其實都難以心安。

誰都無法預知明天的市場,有人說這是超級大牛市才剛剛開始,也有人說這麼大的量拉升,很快行情就要結束了。仔細分析,似乎都有道理。但是你真的能夠判斷準確嗎?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行。

而只有抱有長期投資,長期不離開市場的人,才是最踏實的人。因為,這就是市場對所謂“長期投資”的忠誠回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